搜索
首页 《竹》 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

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

意思:天地得正之气,四时不容易心。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竹》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生来本孤节,高处独千寻。月影龙蛇动,风枝萧籁吟。如何枫与柳,亦拟傍清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诗人心境的诗。 首联“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描绘了天地之间正气长存,四季更迭,但正气不变的景象。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生来本孤节”和“高处独千寻”两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具体描绘。前者描述植物的独特姿态,后者则描绘了高处的风景,表现出一种高远、孤傲的气质。 “月影龙蛇动,风枝萧籁吟。”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描绘,将月光下的景色比作龙蛇在舞动,风中的树枝如萧籁在吟唱。这种比喻既富有想象力,又充满了生动的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色的魅力。 最后,“如何枫与柳,亦拟傍清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感慨。诗人看到枫树和柳树也想要靠近清阴,仿佛是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和坚韧。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坚韧精神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高远孤傲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色的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
生来本孤节,高处独千寻。
月影龙蛇动,风枝萧籁吟。
如何枫与柳,亦拟傍清阴。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四时

    读音:sì shí

    繁体字:四時

    英语:the four seasons; four o\'clock

    意思:(四时,四时)

     1.四季。
      ▶《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 正气

    读音:zhèng qì

    繁体字:正氣

    英语:uprightness; integrity; probity; rectitude

    意思:(正气,正气)

     1.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之气。

  • 天地

    读音:tiān dì

    繁体字:天地

    短语:世界 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园地

    英语:(n) heaven and earth; world

    意思:
     1.天和地。指自

  • 得正

    读音:de zhèng

    繁体字:得正

    意思:谓得正道。
      ▶《礼记•檀弓上》:“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孔颖达疏:“吾今更何求焉,唯求正道易换其箦而即仆焉。”

    解释:<

  • 易心

    读音:yì xīn

    繁体字:易心

    意思:改变心志;改变想法。
      ▶《韩诗外传》卷六:“小人易心,百姓易俗。”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他是个正人君子,不以存亡易心。”
      ▶清·李渔《闲情偶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