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过白沟北望燕山》 因循天宝兴戎易,痛惜雍熙出将难。

因循天宝兴戎易,痛惜雍熙出将难。

意思:因循天宝战争易,痛惜和乐出将很难。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初过白沟北望燕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未来的思考,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那个地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首句“青山如壁地如盘,千里耕桑一望宽”,描绘了当地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广袤的农田,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第二句“虞帝肇州疆域广,汉家封国册书完”则提到了当地的古代历史,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意。 接下来的诗句“因循天宝兴戎易,痛惜雍熙出将难”,表达了对当地历史变迁的反思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最后两句“今日圣朝恢远略,偃兵为义一隅安”则表达了对当前时代的赞美和对未来的信心,认为在当前的时代,人们应该偃武修文,实现和平与发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当地自然景色、历史文化和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那个地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它既有对历史的敬意,又有对未来的信心,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山如壁地如盘,千里耕桑一望宽。
虞帝肇州疆域广,汉家封国册书完。
因循天宝兴戎易,痛惜雍熙出将难。
今日圣朝恢远略,偃兵为义一隅安。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天宝

    读音:tiān bǎo

    繁体字:天寶

    英语:Tian Bao

    意思:(天宝,天宝)

     1.天然的宝物。
      ▶《商君书•来民》:“夫实圹什虚,出天宝,而百万事本,其所益多也。”<

  • 雍熙

    读音:yōng xī

    繁体字:雍熙

    意思:谓和乐昇平。
      ▶《文选•张衡<东京赋>》:“百姓同于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薛综注:“言富饶是同,上下咸悦,故能雍和而广也。”
      ▶前蜀·贯休《阳春曲》:“

  • 因循

    读音:yīn xún

    繁体字:因循

    短语:拖 宕 耽搁 蘑菇 延宕 拖延 迁延

    英语:temporization

    意思:
     1.道家谓顺应自然。
      

  • 兴戎

    读音:xīng róng

    繁体字:興戎

    意思:(兴戎,兴戎)
    发动战争;引起争端。
      ▶《书•大禹谟》:“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孔颖达疏:“兴戎,谓疾人而动甲兵。”
      ▶《左传•僖公十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