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廷秀再用韵见寄末句易檀为兰故亦不复从前韵》 西清垂意君知否,应记青绫握旧兰。

西清垂意君知否,应记青绫握旧兰。

意思:西清有意您知道吗,应记青兰绫握着旧。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廷秀再用韵见寄末句易檀为兰故亦不复从前韵》

全文创作背景

《廷秀再用韵见寄末句易檀为兰故亦不复从前韵》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周必大与友人廷秀之间的唱和诗。在古代,诗人之间常常通过诗歌进行交流和应答,这就是所谓的“唱和”。廷秀先写了一首诗寄给周必大,周必大则以此诗作为回应。 在这首诗中,廷秀将“檀”改为“兰”,可能是为了营造一种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周必大在回应时,也遵循了这一改变,没有再从前的韵脚,而是以此为基础创作了新的诗歌。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们当时的处境、心情,或是他们之间的友谊有关,这些都可能影响到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然而,具体的背景信息需要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解读,才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修竹凌寒剑戟攒,何如绮绣媚千般。
炉薰锦帐朝衣夹,花颤金钗舞袖禅。
少态山茶空艳艳,多姿梅蕊恨栾栾。
西清垂意君知否,应记青绫握旧兰。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青绫

    读音:qīng líng

    繁体字:青綾

    意思:(青绫,青绫)

     1.青色的有花纹的丝织物。古时贵族常用以制被服帷帐。
      ▶北周·庾信《谢赵王赉白罗袍裤启》:“永无黄葛之嗟,方见青绫之重。”
      ▶宋

  • 西清

    读音:xī qīng

    繁体字:西清

    意思:
     1.西厢清凈之处。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青龙蚴蟉于东葙,象舆婉僤于西清。”
      ▶郭璞注引张揖曰:“西清者,葙中清净处也。”后指帝王宫内游宴之处。

  • 应记

    读音:yìng jì

    繁体字:應記

    意思:(应记,应记)
    谓与所记的符合。
      ▶《汉书•薛宣传》:“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姦臧,封与湛……谌自知罪臧皆应记,而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
      ▶颜

  • 垂意

    读音:chuí yì

    繁体字:垂意

    意思:
     1.注意;留意。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寡人垂意听子之言。”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翫泽方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