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石泉》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意思:向来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入黑暗有声。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别石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自然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其中所蕴含的灵性和宁静之美的欣赏。 首联“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描绘了河底白沙与暗流涌动的青石,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了景色的空旷与寂静。 颔联“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进一步描绘了微风穿过竹林,月光透过松树的景象,以动衬静,烘托出环境的清幽。 颈联“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则通过秋天桂花上的露珠和香茗的嫩芽,表现了自然的灵秀与雅致。 尾联“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将整首诗的场景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暗示这个清幽的地方是与神秘的梵宫洞府相连,而浴池的水清如泉水,给人以清新醒神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精细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相结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潜流

    读音:qián liú

    繁体字:潛流

    短语:逃之夭夭 遁 逃亡 望风而逃 跑 潜 开小差 潜逃 落荒而逃 亡命 逃遁 乱跑 临阵脱逃 脱逃 逃脱 逸 远走高飞 逃走 奔 金蝉脱壳 逃逸 逃 逃匿 逃跑

  • 青石

    读音:qīng shí

    繁体字:青石

    意思:
     1.青色的巖石。可作建筑材料、碑版等用。
      ▶汉·东方朔《神异经•中荒经》:“东方有宫,青石为墻……门有银牓,以青石碧镂。”
      ▶唐·白居易《青石》诗:“青石

  • 无色

    读音:wú sè

    繁体字:無色

    意思:(无色,无色)

     1.没有颜色。
      ▶《淮南子•原道训》:“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 素沙

    读音:sù shā

    繁体字:素沙

    意思:
     1.见“素纱”。
     
     2.白沙。
      ▶南朝·梁·江淹《悼室人》诗之四:“素沙匝广岸,雄虹冠尖峰。”
      ▶唐·杜甫《曲江》诗之一:“白石素沙亦相荡

  • 见底

    读音:jiàn dǐ

    繁体字:見底

    意思:(见底,见底)

     1.形容水流清澈。
      ▶南朝·梁·江淹《丽色赋》:“水炤景而见底,烟寻风而无极。”
      ▶唐·白居易《题浔阳楼》诗:“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

  • 空无

    读音:kōng wú

    繁体字:空無

    意思:(空无,空无)

     1.佛教语。谓一切事物从因缘生,唯心所造,瞭无自性。
      ▶《维摩经•菩萨行品》:“观于空无而不捨大悲。”
     
     2.指虚无之境。<

  • 有声

    读音:yǒu shēng

    繁体字:有聲

    英语:sound

    意思:(有声,有声)
    有声誉;着称。
      ▶《诗•大雅•文王有声》:“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