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望江南/忆江南》 澄霁後,远岫更青苍。

澄霁後,远岫更青苍。

意思:元澄转晴后,远处山谷更青苍。

出自作者[宋]李纲的《望江南/忆江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新雨足,一夜满南塘。粳稻向成初吐秀,芰荷虽败尚馀香。爽气入轩窗。澄霁後,远岫更青苍。两部蛙声鸣鼓吹,一天星月浸光芒。秋色陡凄凉》是一首对秋季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的优美诗篇。 首句“新雨足,一夜满南塘。”描绘了雨一夜过后填满了南塘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为整首诗奠定了浪漫的基调。 “粳稻向成初吐秀,芰荷虽败尚馀香。”这两句描绘了稻谷即将成熟,开始吐露出新的生机,而虽然芰荷已经凋谢,但它们的余香仍弥漫在空气中。这里既描绘出了秋季的丰收景象,也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 “爽气入轩窗。澄霁後,远岫更青苍。”描绘了雨后清爽的空气进入轩窗,晴朗的天空让远处的山峦显得更加青翠。这里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清新和生机。 “两部蛙声鸣鼓吹,一天星月浸光芒。”这里用蛙声和明亮的星月来描绘夜晚的宁静和美丽,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 “秋色陡凄凉。”最后一句点明了季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即凄凉与美丽并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的敏感和观察,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新雨足,一夜满南塘。
粳稻向成初吐秀,芰荷虽败尚馀香。
爽气入轩窗。
澄霁後,远岫更青苍。
两部蛙声鸣鼓吹,一天星月浸光芒。
秋色陡凄凉。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关键词解释

  • 澄霁

    读音:chéng jì

    繁体字:澄霽

    意思:(澄霁,澄霁)

     1.谓天色清朗。
      ▶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唐·吴筠《秋日望倚帝山》诗:“秋天已晴朗,晚日更

  • 青苍

    读音:qīng cāng

    繁体字:青蒼

    意思:(青苍,青苍)

     1.深青色。常用以形容树色、山色、天色、水色等。
      ▶唐·刘慎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诗:“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清·吴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