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同年黄法曹送道服》 老去自堪将野鹤,客来休更佩金龟。

老去自堪将野鹤,客来休更佩金龟。

意思:老去自己可以将野鹤,客人来休息再佩带金龟。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谢同年黄法曹送道服》

全文赏析

鲍照赠予我羽人仙家的衣裳, 直着身子何妨整天去披挂。 人到老年自比仙鹤出笼远尘世, 客人来了休要再佩戴那金龟。 官府虚言高雅送青绫被遮体, 个人舒适实在胜过白细麻布蔽膝。 未抛官帽恋着明主难舍弃, 耿耿情怀作诗向谢灵运诉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鲍照的深深感激和留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首联“鲍照贻我羽人衣,下直何妨尽日披”,开门见山,直接表达了收到鲍照赠予的羽衣仙裳的欣喜之情,并表明自己愿意整天穿着它,不受时间限制。这一联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鲍照的赠衣之举比作仙鹤出笼、野鹤出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鲍照的感激之情。 颔联“老去自堪将野鹤,客来休更佩金龟”,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作者以“老去”自喻,将自己比作野鹤出山,远离尘世纷扰;同时又以“客来休更佩金龟”表达了对官场虚伪、官场客套的厌恶之情。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突出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 颈联“官供谩说青绫被,私便全胜白接{上四下离}”,则是对官场生活的讽刺和批判。作者认为官府虚言高雅,送来的青绫被遮体之衣不过是一种虚伪的装饰,而自己穿着舒适的白细麻布蔽膝则更为实用。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揭示了官场虚伪、不切实际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实用、舒适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未脱朝簪恋明主,耿怀空作谢君诗”,表达了作者对明主的留恋和对官场的无奈之情。尽管作者已经厌倦了官场生活,但仍然无法摆脱朝簪的束缚,无法完全放下对明主的留恋之情。这一联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鲍照的感激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官场虚伪、不切实际的一面。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反讽等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鲍照贻我羽人衣,下直何妨尽日披。
老去自堪将野鹤,客来休更佩金龟。
官供谩说青绫被,私便全胜白接{上四下离}。
未脱朝簪恋明主,耿怀空作谢君诗。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野鹤

    读音:yě hè

    繁体字:野鶴

    意思:(野鹤,野鹤)
    鹤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隐士。
      ▶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韦应物《赠王侍御》诗:“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

  • 金龟

    引用解释

    1.黄金铸的龟纽官印。 汉 代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将军等所用。见《汉官仪》卷下、《汉旧仪补遗》卷上。后泛指高官之印。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金龟紫綬,以彰勋则。” 唐 卢照邻 《失群雁》诗:“金龟全写 中牟 印,玉鵠当变 莱芜 釜。” 元 萨都剌 《再赠李溉之学士》诗:“笑掷金龟上酒船,不须图像在 凌烟 。” 唐 权德舆

  • 老去

    读音:lǎo qù

    繁体字:老去

    意思:
     1.谓人渐趋衰老。
      ▶唐·杜甫《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欧阳修《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汪

  • 自堪

    读音:zì kān

    繁体字:自堪

    意思:自己能胜任,能忍受。
      ▶《晋书•隐逸传•谯秀》:“吾气力犹足自堪,岂以垂朽之年累诸君也。”
      ▶唐·黄滔《旅怀》诗:“萧飒闻风叶,惊时不自堪。”
      ▶《新五代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