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

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

意思:离在看到新月,怎么能不想你。

出自作者[唐]钱起的《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首句“翠羽虽成梦,迁莺尚后群。”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鸟儿们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梦中。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翠羽”和“迁莺”这两个象征性的词语,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诗人也暗示了季节的变迁,迁莺虽然晚一些,但它们仍然在群中歌唱,象征着新生的力量和希望。 “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逃脱了过去的困扰和压力,但心中仍然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这里的“郤诜策”和“谢玄文”都是典故,分别代表了过去的困扰和未来的希望。 “昏旦扁舟去,江山几路分。”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别的场景,他乘着扁舟在昏晨的江水上离去,面对着分开的山水,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 “上潮吞海日,归雁出湖云。”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开时的景象,潮水吞没了海日,归雁从湖中飞出,象征着诗人的离去和新的开始。 “诗思应须苦,猿声莫厌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期待。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表达出内心的苦痛和情感,同时也希望猿声能够给他带来灵感和安慰。 最后,“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朋友的思念。新月代表着新的开始和离别后的孤独,诗人无法不思念朋友。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和诗意,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羽虽成梦,迁莺尚后群。
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
昏旦扁舟去,江山几路分。
上潮吞海日,归雁出湖云。
诗思应须苦,猿声莫厌闻。
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
作者介绍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关键词解释

  • 新月

    读音:xīn yuè

    繁体字:新月

    英语:crescent moon

    意思:
     1.农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
      ▶南朝·陈·阴铿《五洲夜发》诗:“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 离居

    读音:lí jū

    繁体字:離居

    意思:(离居,离居)

     1.离开居处,流离失所。语出《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孔颖达疏:“播荡分析,离其居宅,无安定之极。”
      ▶南朝·

  • 见新

    读音:jiàn xīn

    繁体字:見新

    英语:renovate

    意思:(见新,见新)
    方言。犹言整旧如新。如:把门面油漆见新。

    解释:〈方〉修理装饰旧房屋、器物

  • 得不

    读音:dé bù

    繁体字:得不

    意思:能不;岂不。
      ▶《史记•秦本纪》“伐南山大梓”司马贞索隐引《录异传》:“秦若使人被髮,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志忠晚乃谬计耳,其初立朝,得不为贤相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