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恨无史氏笔,为君振耀之。

恨无史氏笔,为君振耀之。

意思:遗憾的是没有史氏笔,为你振耀的。

出自作者[明]戴良的《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天运相寻绎,世道亦如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天运”和“世道”两个概念,揭示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变迁。 接着,诗中描述了王孙在路边哭泣,表达了对开元盛世的怀念。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 然后,诗人引用了古代贤达之士的言论,强调了内心纯洁的重要性。这些言论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和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公正和道德标准的坚持。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一个与世长辞的隐士,他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富贵所动。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坚守道义的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认为只有道胜才能心靡欺。这种观念强调了道德和品格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引用古代贤达之士的言论和隐士的生活态度,诗人展示了他的道德观念和对人生的追求。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启示性的诗歌,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运相寻绎,世道亦如兹。
王孙泣路旁,宁似开元时。
所以古达人,是心无磷缁。
弁髦视轩冕,草泽去不疑。
西方有一士,与世亦久辞。
介然守穷独,富贵非所思。
岂不瘁且艰,道胜心靡欺。
恨无史氏笔,为君振耀之。
谁是知音者,请试弦吾诗。
¤

关键词解释

  • 振耀

    引用解释

    亦作“ 振耀 ”。照耀;显耀。《汉书·扬雄传上》:“昭光振燿,蠁曶如神,仁声惠於 北狄 ,武义动於南邻。”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子孙不振耀,歷代皆有之。” 宋 欧阳修 《<仲氏文集>序》:“宜其驰骋上下,发挥其所畜,振耀於当世。” 明 李东阳 《倪文僖公诔》:“悲悼感慕,宜不在诸士大夫之后,独材力卑謭,惧不足以振

  • 史氏

    读音:shǐ shì

    繁体字:史氏

    意思:史家;史官。
      ▶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史氏裒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
      ▶金·王若虚《史记辨惑一》:“夫三篇之书,虽曰伊尹作,然自始至终,皆史氏所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