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感》 若是无真安有妄,无形岂得影随身。

若是无真安有妄,无形岂得影随身。

意思:如果是没有真哪有我,无形怎能影随身。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杂感》

全文创作背景

《杂感》的创作背景与马一浮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马一浮生于1883年,逝世于1967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期、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思想感情。 在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马一浮的诗歌表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弘扬。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一浮继续从事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他的诗歌也反映了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杂感》的创作背景与马一浮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是他的思想感情和学术研究的结晶。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变而不动妙能神,诸妄销亡只一真。
若是无真安有妄,无形岂得影随身。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随身

    读音:suí shēn

    繁体字:隨身

    英语:take with

    意思:(随身,随身)

     1.带在身边;不离身。
      ▶《汉书•货殖传•程郑》:“裒(罗裒)贾京师,随身数十百万,为

  • 无形

    读音:wú xíng

    繁体字:無形

    英语:invisible

    意思:(无形,无形)

     1.不见形体。
      ▶《礼记•曲礼上》:“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孔颖达疏:“

  • 若是

    读音:ruò shì

    繁体字:若是

    英语:if

    意思:
     1.如此,这样。
      ▶《仪礼•有司彻》:“司马在羊鼎之东,二手执桃匕枋以挹湆,注于疏匕,若是者三。”
      ▶《史记•老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