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佛教禅宗用以比喻心无一点挂碍。《景德传灯录·普愿禅师》:“ 陆 ( 陆亘 )异日又谓师曰:‘弟子亦薄会佛法。’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 陆 云:‘寸丝不掛。’”
2.赤身裸体。 明 李贽 《答陆思山》:“热甚,寸丝不掛,故不敢出门。” 清 张永铨 《海啸行》:“儿童妇女死成团,寸丝不掛浮江干。”
读音:wàng xíng
繁体字:忘形
英语:ecstasy
意思: 1.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 ▶《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
读音:wù wǒ
繁体字:物我
意思:彼此,外物与己身。 ▶《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明·沈鲸《
读音:chuí gān
繁体字:垂竿
意思:垂钓。 ▶南朝·齐·谢朓《始出尚书省》诗:“乘此终萧散,垂竿深涧底。” ▶唐·韩愈《独钓》诗之一:“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清·孙枝蔚《善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