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胥门》 芦苇萧萧生晚潮,伍员何地更吹箫。

芦苇萧萧生晚潮,伍员何地更吹箫。

意思:芦苇萧萧生晚潮,伍员什么地方再吹箫。

出自作者[宋]周弼的《胥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芦苇、潮水、夕阳、寒鸦等自然元素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凄凉而寂静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 首句“芦苇萧萧生晚潮,伍员何地更吹箫”,芦苇在晚潮中摇曳生姿,这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让人联想到伍子胥在吴越之战后,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情景。伍员,即伍子胥,他是一位历史人物,也是楚平王的儿子,因遭陷害而流亡。在这里,诗人用芦苇和潮水来象征他的悲惨遭遇和内心的痛苦。 “伍员何地更吹箫”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箫是一种悲伤的乐器,常用于表达哀伤的情感。伍子胥吹箫乞食的故事,也是众所周知的。在这里,诗人用“吹箫”象征伍子胥的悲惨境遇,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同情和哀悼。 “夕阳自逐寒鸦去,万片宫花共寂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夕阳、寒鸦和宫花都是寂静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凄凉而冷清的场景。夕阳是落日的象征,寒鸦则代表着孤寂和哀伤。万片宫花则象征着繁华落尽后的空虚和寂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哀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元素为背景,通过描绘凄清、寂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孤独。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芦苇萧萧生晚潮,伍员何地更吹箫。
夕阳自逐寒鸦去,万片宫花共寂寥。

关键词解释

  • 吹箫

    读音:chuī xiāo

    繁体字:吹簫

    意思:(吹箫,吹箫)

     1.吹奏箫管。
      ▶《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

  • 芦苇

    读音:lú wěi

    繁体字:蘆葦

    短语:芦 苇

    英语:reed

    意思:(芦苇,芦苇)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湿地或浅水,叶子披针形,茎中空,光滑,花紫色。茎可造纸、葺屋、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