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矛俞新福歌》 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

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

意思:在我的师友,我用御天,丞乐无忧。

出自作者[魏晋]王粲的《矛俞新福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汉朝建立国家,统一九州的伟大功绩。同时,也表现了国家对武备的重视,以及对宴饮宾客的礼敬。诗歌表达了百姓对永乐无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子孙后代福祉的祈愿。整首诗洋溢着对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团结和谐的赞美之情。 诗歌开头“汉初建国家,匡九州”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歌颂了汉朝建立国家、统一九州的伟大功绩。接下来,“蛮荆震服,五刃三革休”两句,表现了国家的强大武力使得四方蛮夷震服,兵器铠甲得以休息,展现了国家的威武之治。 “安不忘备武乐修”一句,强调了国家对武备的重视,即使在安定的时候也不忘修缮武器,保持警惕。而“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三句,则表现了国家对宴饮宾客的礼敬,以及人们祈求永乐无忧的美好愿望。 “子孙受百福,常与松乔游”两句,表达了人们对子孙后代福祉的祈愿,希望他们能够享受百福,与神仙松乔一起游玩。最后,“烝庶德,莫不咸欢柔”两句,则强调了百姓的品德,表现了民族团结和谐的景象。 整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歌颂了国家的伟大功绩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初建国家,匡九州。
蛮荆震服,五刃三革休。
安不忘备武乐修。
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
子孙受百福,常与松乔游。
烝庶德,莫不咸欢柔。
作者介绍 王粲简介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

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国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王粲善属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著《英雄记》,《三国志·王粲传》记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

关键词解释

  • 无忧

    读音:wú yōu

    繁体字:無憂

    意思:(无忧,无忧)

     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从王命以纾诸侯,晋国无忧。’”
      ▶《史记•张仪列传》:“

  • 宾师

    读音:bīn shī

    繁体字:賓師

    意思:(宾师,宾师)

     1.古指不居官职而受到君主尊重的人。
      ▶汉·王粲《俞儿舞歌•矛俞新福歌》:“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
      ▶宋·叶适《夫人王氏墓

  • 御天

    读音:yù tiān

    繁体字:禦天

    意思:
     1.控御天道,统治天下。
      ▶《易•干》:“时乘六龙以御天。”
      ▶孔颖达疏:“干之为德,以依时乘驾六爻之阳气,以控御于天体。”
      ▶南朝·齐·王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