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仲弟十绝》 行遍高台到曲池,闲将白发照清漪。

行遍高台到曲池,闲将白发照清漪。

意思:走遍高台到曲池,熟悉将白头发照清漪。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和仲弟十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漫步在池塘边,欣赏风景,感慨人生的诗。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句“行遍高台到曲池”,诗人开始描述自己走过高大的台榭,来到弯弯曲曲的池边。高台曲池,这是一个富有层次感的场景,给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感觉。诗人漫步其中,仿佛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平静。 “闲将白发照清漪”一句,诗人用“闲”字表达了自己在池边漫步的闲适心情,用“白发”暗示自己年岁已高,用“清漪”描绘出池水清澈的景象。这一句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外在环境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 “未应官舍无幽事”一句,诗人表示虽然身在官舍,但并不是没有清幽的事情可做。这既是对官舍生活的自我调侃,也是对其中潜藏的美好事物的发现和肯定。 “亦有临流啸咏时”则是诗人对自我精神的描绘,他在池边临流高歌,吟咏诗词,展示了自己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优雅和从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自信,也传递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漫步在池塘边,欣赏风景,感慨人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坚韧和从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遍高台到曲池,闲将白发照清漪。
未应官舍无幽事,亦有临流啸咏时。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高台

    读音:gāo tái

    繁体字:高檯

    英语:hathpace

    详细释义:本指楼台、房屋。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后比喻高堂、父母。南朝陈?丘迟?与陈伯之书:『将

  • 清漪

    读音:qīng yī

    繁体字:清漪

    意思:《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后以“清漪”谓水清澈而有波纹。
      ▶南朝·齐·谢朓《泛水曲》:“日晚厌遵渚,採菱赠清漪。”
      ▶宋·苏轼《渚宫》诗:“臺中绛帷谁复见,

  • 曲池

    读音:qǔ chí

    繁体字:曲池

    意思:
     1.人体经穴名。在两肘横纹外端骨凹陷处。
      ▶《灵枢经•本输》:“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
     
     2.曲折回绕的水池。
      ▶

  • 发照

    读音:fā zhào

    繁体字:發照

    意思:(发照,发照)

     1.呈现出耀眼的光彩。
      ▶《宋书•沈攸之传》:“銮戎薄临,龙虎百万,六军齐轨,五辂舒旆,丹槛发照,素甲生波。”
     
     2.表现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