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拼音大全 y是什么意思 yao的汉字 yao第一声有什么字

yao第一声有什么字(yāo)

    • 拼音:āo
    • 形容词 细小。《说文解字.幺部》:「幺,小也。」《汉书.卷一零零.叙传上》:「又况幺髍,尚不及数子,而欲闇奸天位者虖!」《晋书.卷九九.殷仲文传》:「若桓玄之幺么,岂足数哉!」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拼音:ch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jiào
    • 动词 巡察。  【组词】:「徼循」。《荀子.富国》:「其候徼支缭,其竟关之政尽察。」《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序》:「揆景测辰,徼宫戒井。」
    • 名词 边界、边塞。《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南至牂柯为徼。」
    • 名词 小路。《汉书.卷一零零.叙传上》:「据徼乘邪,以求一日之富贵。」唐.李贺〈春归昌谷〉诗:「花蔓阂行輈,縠烟暝深徼。」
    • ,
    • 动词 抄袭、窃取。《论语.阳货》:「恶徼以为智者,恶不孙以为勇者。」
    • ,
    • 参见「徼幸」条。
    • ,
    • 动词 要求。《左传.文公十二年》:「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以事君。」《汉书.卷六四 .严安传》:「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
    • 动词 招致。《左传.昭公三年》:「余不能治余县,又焉用州?其以徼祸也。」《荀子.儒效 》:「小人则日徼其所恶。」
    • 动词 拦阻、拦截。《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然后囿驺虞之珍群,徼麋鹿之怪兽。」
    • 拼音:qiào
    • 动词 从旁击打。《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
    • 拼音:yāo
    • 形容词 细小。参见「么么」条。
    • 形容词 排行最小的。  【组词】:「么妹」、「么叔」。
    • 名词 一的别称。  【组词】:「么二三……。」
    • 名词 姓。如明代有么谦。
    • 拼音:yāo
    • 动词 大声呼叫。《红楼梦.第六零回》:「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也失了体统。」
    • 拼音:yāo
    • 名词 稚嫩的动植物。《诗经.桧风.隰有苌楚》:「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国语.鲁语上》:「且夫山不槎櫱,泽不伐夭。」
    • 名词 灾祸。《诗经.小雅.正月》:「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后汉书.卷六零下.蔡邕传》:「速速方毂,夭夭是加。」
    • 形容词 茂盛的样子。《书经.禹贡》:「厥草惟夭,厥木惟乔。」《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
    • 形容词 屈抑不伸。《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德不试,空言禄,兹谓主窳臣夭,蒙起而白。」
    • 动词 少壮而死。  【组词】:「夭折」。《书经.高宗肜日》:「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 绝命。」《文选.束晳.补亡诗》:「人无道夭,物极则长。」
    • 动词 摧残。《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唐.张昌龄〈对高洁之士策〉:「山林不夭,风云以之通气。」
    • ,
    • 名词 幼嫩的动、植物。《集韵.上声.皓韵》:「夭,少长曰夭。」《国语.鲁语上》:「且夫山不槎櫱,泽不伐夭。」三国吴.韦昭.注:「屮木未成曰夭。」《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众庶熙熙,施及夭胎。」唐.颜师古.注:「少长曰夭,在孕曰胎。」
    • 拼音:yāo
    • 名词 怪异反常的事物或现象。通「妖」。《荀子.天论》:「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奸伪不萌,祆孽伏息。」
    • 拼音:yāo
    • 形容词 妩媚、艳丽。《文选.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宋.苏轼〈牡丹记叙〉:「盖此花见重于世三百余年,穷妖极丽,以擅天下之观美。」
    • 形容词 装束奇怪、仪态不庄重。《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只见她……卷着大宽的桃红袖子,妖气妖声,怪模怪样的问了那女子一声。」
    • 名词 违反自然常理的事物或现象。《左传.庄公十四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唐.元稹〈酬刘猛见送〉诗:「种花有颜色,异色即为妖。」
    • 名词 传说中奇怪反常而能害人的东西,多具有法术,能作各种变化。《西游记.第一七回》:「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癞道人除怪》:「邪怪为妖,入山洞穴中捉出。」
    • 拼音:yāo

      yǎo ㄧㄠˇ

       ◎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其它字义

      yāo ㄧㄠˉ

       ◎ 〔~~〕古同“夭夭”,茂盛:“桃之~~。”

    • 拼音:yāo
    • 形容词 邪惑、怪诞。《荀子.非十二子》:「如是而不服者,则可谓訞怪狡猾之人矣。」《汉书.卷四.文帝纪》:「今法有诽谤訞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
    • 拼音:yāo
    • 参见「喓喓」条。
    • 拼音:yāo
    • 「妙」的异体字。
    • 拼音:yāo
    • 名词 植物名。远志科远志属,多年生草本。根由细根丛生而成。叶互生,平滑,呈线形或长椭圆形。五月开花,有不整齐之紫色花冠。果实略凹,呈扁球状。俗称为「远志」。
    • 形容词 草木茂盛的样子。《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丰草葽,女罗施。」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葽,盛貌也。」《文选.左思.蜀都赋》:「皛貙氓于葽草,弹言鸟于森木。」
    • 拼音:yāo
    • 名词 人体躯干中间,胯骨以上肋骨以下的部位。  【组词】:「柳腰」、「扭腰」、「叉腰」。
    • 名词 事物的中间部分。  【组词】:「山腰」、「廊腰」。北周.庾信〈枯树赋〉:「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
    • 名词 参见「腰子」条。
    • 名词 量词。古代计算腰带的单位。相当于「条」。《北史.卷七四.柳裘传》:「以奉使功,赐彩三百匹,金九环带一腰。」
    • 动词 佩在腰上。《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金若一出,前后数十骑,腰弓矢相摩戛。」
    • 拼音:yāo

      yāo ㄧㄠˉ

       1. 《集韻》於喬切,平宵,影。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鸟。有三个头,六只眼,六个翅膀,六条腿。

       2. 〔~〕传说中的鸟名。

      其它字义

      鴁 ǎo ㄠˇ

       1. 《集韻》烏浩切,上晧,影。鸟名。

       2. 同“”

    • 拼音:yāo

      yāo ㄧㄠˉ

       ◎ 古书上说的一种枣。

    • 拼音:yāo
    • 动词 招请、约请。  【组词】:「应邀出席」。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动词 求取。  【组词】:「邀功」。唐.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诗:「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不妄希求恩顾以全禄位,不私徇人情以邀名望。」
    • 动词 拦截、阻挡。《旧唐书.卷一三五.卢杞传》:「长安为之罢市,百姓相率千万众邀宰相于道诉之。」
    • 拼音:yǎo
    • 动词 夭折,少壮而死。《玉篇.歹部》:「殀,殁也。亦作夭。」《孟子.尽心上》:「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楚辞.屈原.离骚》:「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
    • 动词 残害。《礼记.王制》:「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殀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 拼音:yǎo
    • 名词 房屋的东南角。《玉篇.宀部》:「??,《尔雅》曰:『东南隅谓之。』??亦隐闇。本亦作窔。宎,同上,俗。」《庄子.徐无鬼》:「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
    • 拼音:yǎo
    • 动词 用牙齿切断、压破或夹住东西。  【组词】:「把绳子咬断」、「咬了一口馒头」、「别咬着牙签说话!」
    • 动词 用工具钳住或卡住东西。  【组词】:「齿轮已经磨蚀,互相咬不住。」
    • 动词 诬谄、牵连。  【组词】:「反咬一口」、「说话凭良心,可别随便乱咬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边王老员外与女儿并一干邻右人等,口口声声咬他二人。」
    • 动词 吐字、发音。  【组词】:「说的人咬字不清,听的人便很容易会错意。」
    • 动词 皮肤与植物或化学制品碰触而过敏或受侵蚀。  【组词】:「这洗衣粉会咬手,要记得戴手套。」
    • 副词 认定不变。  【组词】:「一口咬定」。
    • ,
    • 参见「咬咬」条。
    • 拼音:yào
    • 名词 关键、重点。  【组词】:「提要」、「纲要」、「摘要」。
    • 动词 索取、讨取。  【组词】:「要帐」、「要饭」。
    • 动词 收为己有。  【组词】:「这件衣服我要了。」
    • 动词 请求、拜托。  【组词】:「他要我替他办一件事。」
    • 动词 需要。  【组词】:「我要一枝笔。」
    • 形容词 重大的、重要的。  【组词】:「要港」、「要人」、「要职」。
    • 形容词 切当的。参见「要道」条。
    • 副词 概括、总括。用于文言文。  【组词】:「要言之,为人应以诚字居心。」《史记.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
    • 副词 应该。  【组词】:「你要知道,这是不容易的事。」
    • 副词 即将。  【组词】:「我要出门了。」、「天要下雨了。」
    • 副词 表示提醒或命令人做某事。  【组词】:「不论环境如何困厄,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好好做人。」、「别忘了要告诉他,要仔细检查,别再出错。」
    • 副词 表示想、希望做某事。唐.韩愈〈竹迳〉诗:「若要添风月,应除数百竿。」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一二出》:「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
    • 连词 如果。表示假设的关系。  【组词】:「明天要是下雨,我就不去了。」
    • 连词 要么的简称。表示选择的关系。  【组词】:「这件事要就是不做,要就是一口气将它完成。」
    • ,
    • 名词 人体躯干的中段部分。通「腰」。《说文解字.零部》:「要,身中也。」《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 名词 盟约。《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也可以为成人矣。」三国魏.何晏.集解:「孔曰:『久要,旧约也。』」
    • 名词 姓。如汉代有要竞。
    • 动词 约定、约束。《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 动词 邀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动词 求取。  【组词】:「要求」。《孟子.告子上》:「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 动词 胁迫。  【组词】:「要挟」。《论语.宪问》:「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 动词 拦阻、截击。《孟子.公孙丑下》:「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期。』」
    • 拼音:yào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yóu
    • 名词 原因。  【组词】:「事由」、「原由」、「理由」。《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
    • 名词 机会、机缘。《红楼梦.第一一五回》:「久仰芳名,无由亲炙。」
    • 名词 途径、方法。南朝梁.何逊〈赠诸游旧诗〉:「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三下.粤游日记二》:「而溪崖亦悬嵌,无由上跻。」
    • 名词 姓。如秦代有由余。
    • 动词 遵循、听从。《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动词 听任、任凭。  【组词】:「信不信由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般皆是命, 半点不由人。」
    • 动词 走、经过。《孟子.离娄上》:「舍止路而不由,哀哉。」《宋史.卷三一困.范仲淹传》:「鄜、延密迩灵、夏,西羌必由之地也。」
    • 动词 践行。《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 介词 自、从。表示所从出。  【组词】:「言不由衷」、「由北到南」。《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
    • 介词 因为。表示原因。  【组词】:「由于」、「咎由自取」。《书经.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 介词 表示凭藉。  【组词】:「人体是由很多细胞组织而成的。」
    • 介词 属、归。表示职责范围的画分。  【组词】:「这个案子是由我负责承办。」
    • 介词 于。表示所在。《书经.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 拼音:yuē
    • 动词 缠束、束缚。《文选.曹植.美女篇》:「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唐.李商隐〈又效江南曲〉:「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 动词 限制、管束。《论语.子罕》:「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三国演义.第六七回》:「主公可约马退后,在放马向前,跳过桥去。」
    • 动词 协议、预先说定。《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
    • 动词 定期相会。  【组词】:「约会」。宋.朱淑贞〈山查子.去年元夜时〉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动词 邀请。宋.陆游〈谢池春.七十衰翁〉词:「玉壶春酒,约群仙同醉。」《儒林外史.第二回》:「新年正月初八日,集上人约齐了,都到庵里来议闹龙灯之事。」
    • 动词 省略。《史记.卷一四.十二诸侯年表》:「约其辞文,去其烦重。」《汉书.卷四.文帝纪》:「汉兴,除秦烦苛,约法令。」
    • 动词 掠过。唐.韩愈〈独钓〉诗四首之三:「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
    • 动词 数学上指约分。  【组词】:「10/20可以约成1/2。」
    • 形容词 俭省。《论语.里仁》:「以约失之者,鲜矣。」《新唐书.卷八五.窦建德传》:「建德性约素,不喜肉食。」
    • 形容词 简要、精练。《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
    • 形容词 穷困。《楚辞.宋玉.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南史.卷五五.吉士瞻传》:「在郡清约,家无私积。」
    • 形容词 柔弱、美好。  【组词】:「婉约」、「风姿绰约」。唐.郑壁〈和袭美伤顾道士〉诗:「空留华表千年约,才毕丹炉九转功。」
    • 形容词 隐微不明显。  【组词】:「隐约」。唐.王孝通〈上缉古算经表〉:「其理幽而微,其形秘而约。」
    • 副词 大略、大概。  【组词】:「约计」、「约略」。《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虵辈约以十数。」宋.许棐〈鹧鸪天.翠凤金鸾绣欲成〉词:「归来玉醉花柔困,月滤窗纱约半更。」
    • 名词 预先说定共同遵守之事。  【组词】:「合约」、「毁约」、「条约」。《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必负约不偿城。」
    • 拼音:yuē
    • 动词 缠束、束缚。《文选.曹植.美女篇》:「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唐.李商隐〈又效江南曲〉:「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 动词 限制、管束。《论语.子罕》:「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三国演义.第六七回》:「主公可约马退后,在放马向前,跳过桥去。」
    • 动词 协议、预先说定。《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
    • 动词 定期相会。  【组词】:「约会」。宋.朱淑贞〈山查子.去年元夜时〉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动词 邀请。宋.陆游〈谢池春.七十衰翁〉词:「玉壶春酒,约群仙同醉。」《儒林外史.第二回》:「新年正月初八日,集上人约齐了,都到庵里来议闹龙灯之事。」
    • 动词 省略。《史记.卷一四.十二诸侯年表》:「约其辞文,去其烦重。」《汉书.卷四.文帝纪》:「汉兴,除秦烦苛,约法令。」
    • 动词 掠过。唐.韩愈〈独钓〉诗四首之三:「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
    • 动词 数学上指约分。  【组词】:「10/20可以约成1/2。」
    • 形容词 俭省。《论语.里仁》:「以约失之者,鲜矣。」《新唐书.卷八五.窦建德传》:「建德性约素,不喜肉食。」
    • 形容词 简要、精练。《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
    • 形容词 穷困。《楚辞.宋玉.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南史.卷五五.吉士瞻传》:「在郡清约,家无私积。」
    • 形容词 柔弱、美好。  【组词】:「婉约」、「风姿绰约」。唐.郑壁〈和袭美伤顾道士〉诗:「空留华表千年约,才毕丹炉九转功。」
    • 形容词 隐微不明显。  【组词】:「隐约」。唐.王孝通〈上缉古算经表〉:「其理幽而微,其形秘而约。」
    • 副词 大略、大概。  【组词】:「约计」、「约略」。《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虵辈约以十数。」宋.许棐〈鹧鸪天.翠凤金鸾绣欲成〉词:「归来玉醉花柔困,月滤窗纱约半更。」
    • 名词 预先说定共同遵守之事。  【组词】:「合约」、「毁约」、「条约」。《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必负约不偿城。」
名句 | 成语大全 | 宠物百科 | 杂谈 | 谜语 | 字典 | 词典 | 拼音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