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辛勤劳动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晨星里荒汇。 戴月荷锄归刺绣五彩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赞美劳模的诗句有哪些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唐李商隐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3.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4.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5.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韩愈 6. 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礼记》 7.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冯梦龙 8. 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刘禹锡 9.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0.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1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2.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1.选自《龚自珍全集》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2.浩荡:无限。3.吟鞭:人的马鞭。4.东指:东方故里。5.天涯:指离京都遥远。6.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7.花:比喻国家。8.即:到。 3.【描写劳动场面的古诗句】1、《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3、《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4、《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6、晨星里荒汇.戴月荷锄归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9、刺绣五彩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4.赞美劳模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只问耕耘,不计收获 克己奉公 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我们离不开教师的劳动、父母的劳动、农民的劳动、商人的劳动、工人的劳动、警察的劳动,因为有了劳动,才有了我们生活的蒸蒸日上,才有了如今的国泰民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智慧、勤劳付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养活了整个社会。 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人类是如此的进步,一切的一切无不来自于我们的艰苦劳动平凡的劳动,劳动是那样的默默无语。世界如此灿烂,生活如此美丽,就是因为有你--辛勤的劳动者,最伟大的人!水一样流走的是日子,记忆被时间流逝得日益斑驳,人们却没有遗忘这一幕,“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他们英勇壮举的特别纪念。 劳动模范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在劳模身上,凝聚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他们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如果说,五月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歌,那么,劳动者就是诗篇里最美丽的音符。我们赞美劳动者,这是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们。 每天,劳动者匆匆的脚步,总是奔波往返于事业和家庭之间;每天,劳动者忙碌的身影,总在需要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精彩。劳动者是社会的一分子,国家繁荣昌盛离不开全体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 多年来,在中国各级英模的行列里,始终行进着石油劳模的队伍,也闪现着宝管人的身影。这些英模的思想品德集中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中国当代劳动者的时代精神,他们以实际行动昭示人们:劳动创造历史、奉献无上光荣!金山银山和万千世界,一切都是对劳动的褒奖。 劳动者,你用手上的老茧,换来明天的太阳,换来田野瓜果飘香,换来钢花飞溅涛涛煤浪。劳动者,你脸上的皱纹,刻着岁月的记忆,用劳动的苦辣酸甜,打造酿成玉液琼浆。 劳动者,你那双眼睛,藏着智慧与聪明,所有困难踩脚下,顶天立地无限风光。劳动者,你是开拓者,你创造历史的辉煌。 5.求一份关于劳动模范的诗歌 不要太长《 为劳动者放歌 》 五月的风把劳动者的旗帜高杨 五月的太阳把劳动者的征程照亮 五月是劳动者的五月 五月是劳动模范的五月 我们看到了 美丽的xx市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 劳动人民挥洒着智慧的汗水 我们看到了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组成的产业大军 是你们建设着我们美丽富饶的家园 创造着财富 我们看到了 外引内联齐共抓 招商引资路子宽 经济腾飞大步上 我们看到了 和谐社会在眼前 新农村建设日日新 行行业业都在变 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 我们看到了你们永不疲倦高大的身影 我们听到了你们博击商海的传奇故事 你们说要用劳动换取生活 你们说要用劳动换取尊严 我们尊重你们 你们爱岗敬业,自立自强 我们崇敬你们 你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我们崇敬你们 你们开拓进取,又好又快 五月已经吹响了劳动者的号角 五月已经擂起了劳动的战鼓 明天你们又将踏上劳动的征程 我们为你们祝福 祝你们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我们为你们喝彩 愿你们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如果长的话,删减一些内容即可。祝福! 6.赞美劳动者的古诗观刈麦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 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 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 《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 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蚕妇① [宋] 张俞② 昨日入城市,③ 归来泪满巾。④ 遍身⑤罗绮⑥者, 不是养蚕人。 【注释】 ①蚕(c2n)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 ②张俞(y*)——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 字少愚。益州郫(0)县(今天的四川省郫县)人。 晚年隐居在四川的青城山,自号白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③市——做买卖,买卖货物。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④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⑤遍身——全身上下。 ⑥罗绮(q!)——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 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解说】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欣赏】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 7.关于劳动的诗歌散文诗五首 阳光颂 一、回忆 将岁月相连,你如一条没有涯际的射线。 斑驳的碎屑自时光的身体上一点一点地剥落,沉淀在你沧桑的河床,堆积成一抹永恒的余香,流向远方。 有歌声响起,在远古的尽处。 飞扬的汗水醮着千万人的期待自一个不息的梦境中片片滴落时,一段历史,将把这片贫瘠的土地照亮,成一个美丽的起点,成一个美好的未来。 二、像阳光一样 我们回首往日的目光,必定将会像阳光一样,穿越一路的荆棘,掠过不再年轻的脸庞,掠过沾满灰尘的满头花发,将风霜照亮,将每一寸蕴含着坎坷与艰辛的路程重新照亮。 记忆的火焰被星星的旧事熊熊点燃。那些泛溢着醉人陈香的往事,如一抹抹袅袅轻烟般,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奔腾的思绪中开始荡漾------。 我们看到自己跋涉的脚步,像鸟儿一样,在每一个清晨出发,走过一天天的劳作,欢快的停留在黄昏,停留在下一个起航的驿点,然后,像云朵一样,在夕阳中捕捉自己编织的那一抹晖霞。 我们看到自己青春的梦想,像种子一样,在每一次耕耘中绽放,走过一个个繁忙的春日,在我们健硕的骨骼中发芽。 然后,蓬勃成一片灿烂的希望,幸福地站立在金秋,去咀嚼那沉甸甸谷穗中流淌得喜悦。 我们看到一座座厂房,一台台机器,一根根银线,一个个奇迹,载着我们奋斗的号子拔地而起,一次次成功的欢笑,像阳光一样,在我们淋漓的汗水中尽情泼洒。 我们看到了那未曾风干的眼泪,未曾消散的笑容,未曾擦拭的汗渍,以及未曾被苦难击碎的执着。 像阳光一样,我们用往事将生命永久的辉照,在晨曦中回首,我们发现,曾经摇曳着的那一粒粒岁月之尘,已经蜕变成黎明前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未来的日子中——熠熠生辉。 三、十年 浸着汗水的光阴,记录了一次次辉煌。把一段岁月,打磨成丰碑,然后,镌刻上我们还没有散去的喜怒哀乐,站立成永恒。 十年,一段并不漫长的时光。季节的枝杈却在这份轮回中日渐茁壮。 我们遥望着远方,目送着生命的背影在一个个春夏秋冬的变迁中,从稚嫩的蹒跚走向成熟时的稳键。于是,我们来到旷野,将这段征程记在苍穹,永远怀念。 四、工人与工厂 我已经忘记,是你哺育了我,还是我滋养着你。 走入你的世界,我的生命才开始泛出了绿意。 一台机器,一颗螺钉,一双粗糙的大手,一张沾满油污的脸庞,在这里,我们开掘了生命的源泉。 我们常常这样静静地对视着。 你的目光中满怀爱怜,而我的眼神里,充满虔诚。 有工人至,他们常常就这样只是抚摸着机器,抚摸着厂房,抚摸着工厂之子的每一块健壮骨骼,听他歌唱,听他低吟,听他健马疾驰般的韵律,听他大军压境时的雄壮。 然而,没有语言,他们彼此默默对视着,静静感受着,当早春的晨光带着微笑走来时,信任的泪水早已漫延,成一面不倒的旗帜,成一种无声的契言,透过那一张张质朴、竖定的面孔,信念早已凝结,就似这永不停息的机器声,牵起他们欢快的脚步永往直前,共同走向一个久久的诺言。 五、祝福 因为感恩,心里便会栖息了许多沉甸甸的情愫。 冬日消融的时候,祝福便会饮着这未曾干涸的雪水在季节的枝头悄悄地绽放。 春天的气息,一点一点地收集着对未来的憧憬。 阳光把思绪融化,流淌成祝福的河流,温暖着昨天的艰辛,今天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