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山西运城的诗句

1.中国古代山西籍诗人及其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从秦白起至白居易太祖白建时止,其祖辈世居于太原。白居易虽随曾祖父、父亲曾从韩城、长安迁居到华州下邽,但一直自称“太原人”。

《白敏中墓志铭》中“逮今为太原人也”一句可以印证。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太原人。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的王之涣,尽管一生仅遗诗6首,却是代表盛唐诗风之作。尤其是描写山西风物的五绝《登鹳雀楼》,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以致楼以诗名,诗因楼传。

王翰,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进士。七绝《凉州词》为传世佳吟。

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690-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现存一百八十多首,而绝句占了一半,七绝犹为出色。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人,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唐开云九年(721)进士。

善七五绝。 柳宗元(775-819)字子厚,山西运城人,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温廷竺(812—866)本名歧,字飞卿。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

风格清丽,大多书闺情。卢纶(748—800)山西永济人,唐代宗大历时,多次考进士未中,只做过一些小官。

边塞绝句人们尤为喜欢。《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字子安。今山西万荣。

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2.山西有名的诗人及代表作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王之涣(688-742) 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

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

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

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

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

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

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

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

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

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卢纶(748-约799)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

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

著有《卢纶诗集》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官尚方监丞,中宗时入选为修文馆学士,因诌事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不齿,玄宗先天年间赐死。所作多粉饰现实,歌颂升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时有一定地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

每入试,押官韵,八*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亦作词,是“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聂夷中(837年—884年?)字坦之,山西省永济县人。

871年进士,曾任华阴县尉。流传后世作品不多,但一首《咏田家》入木三分地表现了劳苦大众的艰难生活:“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白朴(122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

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诗《桃花》 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

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 傅青主(1607~1684)本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

3.山西籍的诗人有哪些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从秦白起至白居易太祖白建时止,其祖辈世居于太原。白居易虽随曾祖父、父亲曾从韩城、长安迁居到华州下邽,但一直自称“太原人”。《白敏中墓志铭》中“逮今为太原人也”一句可以印证。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太原人。“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的王之涣,尽管一生仅遗诗6首,却是代表盛唐诗风之作。尤其是描写山西风物的五绝《登鹳雀楼》,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以致楼以诗名,诗因楼传。

来源:《山西邮政》报

王翰. 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进士。七绝《凉州词》为传世佳吟。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现存一百八十多首,而绝句占了一半,七绝犹为出色。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人,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唐开云九年(721)进士。善七.五绝

柳宗元(775-819)字子厚,山西运城人,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温廷竺(812—866)本名歧,字飞卿。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风格清丽,大多书闺情。

卢纶(748—800)山西永济人,唐代宗大历时,多次考进士未中,只做过一些小官。边塞绝句人们尤为喜欢。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王勃 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今山西万荣。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

唐四杰”之冠。

给我分哦~~~

4.山西有那些古代诗人

王之涣(688-742)

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卢纶(748-约799)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著有《卢纶诗集》。

5.有关山西的名胜古迹的诗词和对联

山西五台山●山西五台山山门归元无二路, 方便有多门。

● 五台山南山寺五观堂五观若存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 南山寺普天下是诸佛道场,无一曰不作善事;盖世界皆国王水土,非片时不报神恩。

● 显通寺觉路广开兮,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同离苦网;迷途知返矣,愿大雄大力大慈诸佛常转**。● 广仁寺十方堂到此即空还即色, 迩时宜雨亦宜晴。

● 广宗寺发菩提心,由定生慧; 走解脱道,以戒为师。● 普化寺青山寺后立,春来宜作千秋画; 绿水门前流,风起好弹万古琴。

● 金阁寺开天收天,早了此末后一着; 说法舍法,普化那无边众生。● 龙泉寺天下名山僧占多, 世上善言佛说尽。

● 殊像寺微笑拈花,佛说两般世界; 拨观照影,我怀一片冰心。● 塔院寺**常思自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非。

● 碧山寺佛门常会龙门客, 禅林时集翰林人。● 佛光寺寺院有尘清风扫, 山门无锁白云封。

● 灵镜寺普周沙界,皆此一心,问谁是了了明明,能认得本来面目;凉遍含灵,虽曰无量,实未尝忙忙碌碌,或至于有所施为。● 广华寺道场遍十方,无人无我; 佛法超三界,非色非空。

● 善财洞看汝来世轮回是否脱, 问君今后出家为何因。● 碑楼寺时有客来,烹茶烟暖浮新竹,闲无俗累,洗钵泉香舞落花。

● 秘密寺桃属仙花,信手拈来均赤颊;瀑为天水,倚肩听去爽禅心。谷静风声细, 门空鸟语稀。

● 佛母洞身似菩提,悟彻乾坤,无欲则净自成佛;心如大地,慈怀天下,腹中藏有度人船。● 五台山无人无我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古佛堂前风扫地, 高山顶上月为灯。空色圆融,何有来去之路;我人顿息,本无生灭之门。

有福方登圣贤地, 无缘难入解脱门。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联: 圣德服中外 大节共山河不变 英名振古今 精忠同日月常明 山西临汾尧庙联: 颂纪华封 多福多寿多男子 美观帝典 乃文乃武乃圣神 山西太原明远楼: 秋色从西来 雁门紫塞 明月几时有 玉宇琼楼 山西雁门关: 三关冲要无双地 九塞尊崇地一关 山西娘子关: 雄关百二谁为最 要路三千此并名 北武当山联:武当南北.术通今古. 晋祠别一洞联:石磴登云原有路.洞门迎旭别开天. 晋 祠 山环水绕无双地,神乐人欢第一区。

晋祠唐碑亭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晋祠松水亭 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圣母殿 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 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献殿 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 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唐叔虞祠 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 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水镜台(刘大鹏)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 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晋祠吕祖阁(汪敦元)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 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同乐亭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 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清华堂 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 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丰功伟业著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敌 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俪长城 代县杨家祠堂 离一尺地即一尺天毋曰高高在上 尽几分心知几分性敢云脉脉相通 山西太原晋祠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以无为法 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山西五台山(禅堂) 峻岭镇幽燕近翊黄图风雨永昭和会 灵山钟毕昴遥连紫塞阴阳迭起贞元 恒山北岳行宫 楼傍三秦看岳色苍苍久矣扩开眼界 地邻九曲听潭声浩浩诚哉荡涤胸襟 山西芮城永乐镇门楼 普天下是诸佛道场无一日不作善事 盖世界皆国王水土非片时不报神恩 山西五台山南山寺 三教尽皈依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上 九州隆享祀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 秦大士题解州关帝庙 身似菩提悟彻乾坤无欲则净自成佛 心如大地慈怀天下腹中藏有度人船 山西五台山佛母洞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 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山西太原晋祠同乐亭 王业不偏安拒曹和权诸葛犹非知己 春秋大一统寇魏帝蜀紫阳乃许同心 永济关帝庙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山西隰县凤凰山千佛庵 仙源何处觅自西汉而还谁更入山问道 清泉知我渴倘东坡到此也应扫石题诗 黄宗则题山西寿阳珍珠泉 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经肝胆碎 功成身退问诸君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 王执中题介休介子推庙 慈悲于大化道三千无我无人清净证虚空 佛法无边普遍十方非空非相真如玄妙境 山西大同善化寺 作者圣述者明仰崇高万仞宫墙敬教勤学 形上道形下器萃中外一时文物强识博闻 太原文庙。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