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角度的名言和诗句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牛顿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一个人应当一次只想一件东西,并持之以恒,这样便有希望得到它。但是我却什么都想,结果是什么也抓不着。每次我都发现,当一个所追求的东西唾手可得时,我正在追求别的东西。太晚了。 —— 安德鲁·加德 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 歌德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求人帮助的时候,求穷人比求富人容易。 —— 契诃夫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罗曼·罗兰 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 鲁 迅 2.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泞景物的在我们家乡的早春,盛开着粉红色的迎春花。 在诗人中留传着“岁寒三友”,是松、竹、梅。梅花漂亮而耐寒,虽然我的家乡没有梅花,但是有一种可爱的花儿可以与南方的梅花媲美。这种花儿就叫达子香,因为她是所有花中最先开放的,所以就有一个很可爱的名字——迎春花。 三月末,冰雪刚刚消融。在这个时候,迎春花开放了,挂满枝头的紫红色的小花蕾似紫水晶般耀眼,在万木萧疏之中显得特别俏丽,为这刚刚冰雪消融的世界添了一抹暖暖的色彩。盛开的花朵是粉红色,蕊也是粉红色的,而蕊的顶部却是黑色的,叶子是紫红色的。 到了四月份,迎春花开得十分茂盛。远看,黄土色的山岗被一片粉红覆盖,好像披上了一条粉红色盖头的新娘,为这了无生机的初春带来了生命的欢愉和绚丽的美。 近看,高高的树丛上找不到叶子,只能看见一簇族粉红的花,春风吹开花千树。相比周围枯萎的树和花,只有这一抹粉红向我们呈现出了生命的色彩,那是一种让人喜出望外的感觉。 家乡的迎春花为什么叫做“达子香”呢?因为在以前,我们称蒙古人为达子,他们来到这里,看见了这种花,便采了一大束握在手里,当地的居民看见了,便把这种花称做“达子香”。 迎春花的品质是高贵的,初春时节,咋暖还寒,而迎春花不畏春寒料峭,傲寒怒放。她的这种迎春怒放,不畏寒冷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初春的阳光是极其珍贵的,迎春花十分珍惜阳光,吸收热量,努力成长。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她这种品质吗? 迎春花开了,告诉我们寒冬已经过去和生活这般美好,开出了她那美丽的心灵和卓然超群的勇敢,使我们的生命美了起来并焕发出一种精神。 迎春花开了,开在春天,开在生活中,开在我们的心里。 3.查找从不同角度描写的诗句视觉: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听觉: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嗅觉: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高骈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4.比喻“换个角度”的诗句有哪些比喻换个角度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 原文: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3.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4.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