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令字有关的诗句

一、古诗词中带令字的诗句

22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菊花》 唐 · 李商隐

23

富贵苦不早,令人摧心肝

《游子吟》 唐 · 陈陶

24

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元日》 唐 · 温庭筠

25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 唐 · 李白

26

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

《如梦令·唐庄宗制》 宋 · 苏轼

27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 · 李白

28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渔父》 先秦 · 佚名

29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卖痴呆词》 宋 · 范成大

30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新婚别》 唐 · 杜甫

31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浪淘沙九首(第四首一作张籍诗)》 唐 · 刘禹锡

32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对雪二首》 唐 · 李商隐

33

峨眉螓首聊我仇,圆红阙白令人愁

《长歌行》 唐 · 李咸用

34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无家别》 唐 · 杜甫

35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凯风》 先秦 · 佚名

36

小令尊前见玉箫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宋 · 晏几道

37

问何物、能令公喜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 · 辛弃疾

38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悲愤诗》 汉 · 蔡文姬

39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美女篇》 魏晋 · 曹植

自网络。

二、求带“令”字的古诗词句最好带全诗、带注释(才疏学浅的某只掩面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析】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

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张曾任水部员外郎,排行十八。

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形容初春细雨如奶油样的滋润。

"最是"二句:言春之好处正在此时,绝对胜于烟柳全盛时。皇都,京城。

【会心一悟】写出了早春和盛春的不同景象。更重要的是,体会和认识春天,不必等到"烟柳满皇都"之后,要善于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就去感悟它,了解它,把握它。

说早春的"草色",可以"遥看"却难近视,蕴含了世间许多事物的普遍规律。有的事,朦胧地看似乎是有的,一叫真去看细部却又说不清楚了。

到底是有还是无呢?全在看者的眼光和见识了。看待社会形势,何尝不是如此。

七绝·早春 文 / 石阶寻迹 金花艳丽耀葱茏, 唱彻迎春白雾中。 我挑青帘高望处,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译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声强风一起呼啸!将军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锐敏捷的鹰眼,积雪溶化了,飞驰的马蹄更象是风追叶飘。 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细柳营已经来到。

回头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的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 角弓:装饰着兽角的硬弓 渭城:古时的咸阳 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 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 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

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至如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

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 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全诗表现了将军射猎时的豪迈气概 如梦令 李清照 【年代】:宋 【作者小传】: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县人。父李格非,北宋知名文士、散文家。

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 她是中国古代杰出女词人。

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不传。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辑李清照集》等。

【内容】: 常记溪亭日暮①,沈醉不知归路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

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②沈:同“沉”。 ③争:同“怎”。

【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

三、古诗词中带令字的诗句

22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菊花》 唐 · 李商隐23富贵苦不早,令人摧心肝《游子吟》 唐 · 陈陶24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元日》 唐 · 温庭筠25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 唐 · 李白26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如梦令·唐庄宗制》 宋 · 苏轼27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 · 李白28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 先秦 · 佚名29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卖痴呆词》 宋 · 范成大30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新婚别》 唐 · 杜甫31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浪淘沙九首(第四首一作张籍诗)》 唐 · 刘禹锡32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对雪二首》 唐 · 李商隐33峨眉螓首聊我仇,圆红阙白令人愁《长歌行》 唐 · 李咸用34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无家别》 唐 · 杜甫35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凯风》 先秦 · 佚名36小令尊前见玉箫《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宋 · 晏几道37问何物、能令公喜《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 · 辛弃疾38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悲愤诗》 汉 · 蔡文姬39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美女篇》 魏晋 · 曹植自网络。

四、关于令的名言警句

令,发号也。

——《说文》倒之颠之,自公令之。——《诗·齐风·东方未明》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孟子·离娄上》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陈寿《三国志》召令徒属曰。——《史记·陈涉世家》乃下令。

——《战国策·齐策》3. 又令初下。令所过毋供张。

——清· 张廷玉《明史》4. 又如:令书(天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君(县令);令人(宋代命妇的封号。太中大夫以上官员之妻封令人;又指衙役,差役);令牌(发令的木牌);令众(号令示众);喝令(大声命令)5. 通“命”。

命名 [give a name to]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管子》6. 使,让 [cause;make]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史记》令贼知也。——明· 魏禧《大铁椎传》火烧令坚。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令人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7. 又令人丧气若此。

8. 又如:令人深思;令人恶心;令人神往〈名〉1. 命令;法令 [laws and decrees;decree]臣下罔攸禀令。——《书·说命上》犯令陵政则杜之。

——《周礼·夏官·大司马》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史记·屈原列传》2. 又如:政令;将令(军令);传令(传达命令);功令(旧时指法令)3. 时令,季节 [season]群葩当令时。

——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4. 又如:令序(时令次序)5. 逮捕状,没收状 [warrant]。如:搜查令;扣押令6. 用于强行一种权力者 [writ]。

如:进入令;归还土地与所有权人令7. 酒令,饮酒时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 [drinking game]今日也行一个令才有意思。——《红楼梦》8. 又如:令章(酒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酒(行酒令的人;最初必自先饮一杯,称令酒)9. 词调、曲调名,即“小令”,又称“令曲”,一般字少调短,如词中的《十六字令》,元曲中的《叨叨令》之类 [song-poem]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闭不得。

——张炎《词源·令曲》10. 官名 [an ancient official title]卜皮为县令。——《韩非子·内储说上》11. 中国古代政府某部门或机构的长官。

如:尚书令;大司农令;郎中令;令史(本为掌文书的官员,宋时已降为一般的办事人员)12. 县一级的行政长官魏文侯时, 西门豹为 邺令。——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海令为母寿。

—— 清· 张廷玉《明史》刺史守令。——清· 周容《芋老人传》守令皆不在。

——《史记·陈涉世家》华阴令欲媚上官。——《聊斋志异·促织》13. 又如:县令;令尹(官名。

春秋时楚国最高的军政长官;明清时称知县为令尹);令长(汉官名。即县令、县长)14. 名声 [renown;reputation]饰小语以干县(悬)令。

——《庄子》15. 通“鸰”。鶺鴒。

鸟名,大如鷃雀 [wagtail]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形〉1. 美善 [good]巧言令色。

——《论语·学而》。集解:“令色,善其颜色。”

何忧令名不彰。(令名不彰,好的名声不会显扬。)

——《世说新语·自新》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又如:令色(和悦的面容;善于用谄媚和悦的颜色取悦人);令辰(美好的时辰);令居(吉善的住处);令音(美言,佳音);令政(善政,德政);令望(好的名望)3. 吉祥,吉利 [lucky]。

如:令日(吉祥的日子);令月(吉祥的月份);令旦(吉日);令年(吉祥的年份);令辰(吉日;吉利的时辰)4. 你的——尊称他人的亲属[your]岂合令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 又有此令郎君。

6. 又如:令阃(称对方妻子的敬辞);令嗣(令郎。称对方儿子的敬辞);令子(对别人儿子的美称);令母(尊称他人的母亲);令似(尊称他人的儿子);令妹(称自己的妹妹。

后用作敬称对方的妹妹)〈连〉1. 假使,假设 [if]藉第令毋斩,戌死者固十六七矣。——《史记·陈涉世家》2. 另见 líng;lǐng。

五、与文字相关诗句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行行便濯缨。

田家(三首其二)(柳宗元)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柳宗元)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

巽公院五咏·曲讲堂(柳宗元)

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

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

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

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

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

骆口驿旧题诗(白居易)

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

唯有多情元侍御,绣衣不惜拂尘看。

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白居易)

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

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观指非知月,忘筌是得鱼。

闻君登彼岸,舍筏复何如?

六、与汉字有关的诗句

关于得字古诗,有一类“赋得”诗,有的是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有的是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南朝梁元帝有《赋得兰泽多芳草》诗。白居易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韦应物有《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