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巜述异记》的成语:观棋烂柯的意思这不是成语,就是一个典故。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后来,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 2.春日偶吟中描写观棋者神志的诗句《春日偶吟》作者为清朝文学家袁枚。其古诗全文如下: 拢袖观棋有所思,分明楚汉两举时。 非常欢喜非常恼,不看棋人总不知。 【前言】 《春日偶吟》中国清代诗人袁枚所作。这是一首即景诗,诗中描绘了一位看棋迷全神贯注的形象,刻画了棋迷有时欢欣有时焦急的心理状态。 【注释】 ⑴楚汉:在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空隙区,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作为红方和黑方的分界线,这里是以下棋比喻历史上项羽与刘邦之间的一场楚汉相争。 【翻译】 拢起袖子静静地观看别人下棋若有所思,下棋的双方分明就是楚汉两军对峙。这其中真正的高兴与苦恼,不是棋迷是体会不到的。 【赏析】 诗中描绘了一位看棋迷全神贯注的形象www.SlKJ.orG,刻画了棋迷有时欢欣有时焦急的心理状态,写来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不尽之意犹在言外。 并且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3.观棋烂柯的喻意是什么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县)去打柴。 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 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 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后来,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喻意是时光飞逝。 4.观棋烂柯打一物观棋烂柯的传说 “闲看数招烂樵柯,涧草山花一刹那。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明代的徐渭是画家,也是文学家,他的这首《题王质烂柯图》历来为人所称道。 晋人王质(一说王乔)砍樵遇仙、观棋烂柯的传说,在我国流传很广。洛阳市新安县有烂柯山,位于铁门镇南,相传就是因为这个故事而得名。在这里,这名观棋的樵夫叫王乔。 我曾专程到新安县烂柯山采访,听当地人详细讲述王乔的故事。原来,王乔家住蔡庄村,一天,他像平时一样上山砍柴,忽然闻到一阵奇香。这香味是从哪里来的?他十分好奇,就循味去找,发现山腰有一棵开满花的桃树,香味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而桃树下,有俩白胡子老汉正在下围棋。 王乔看时间还早,就站在旁边观棋。不一会儿,花瓣纷纷飘落,他抬头一看,桃花谢了,树上结满桃子,而俩老汉仍在棋盘上专心厮杀。又过一会儿,他觉得肚子饿了,就从树上摘了一个鲜美的桃子吃,然后继续观棋。 就这样,山上的树黄了又绿,王乔浑然不觉。不知过了多久,当他想起自己要办的“正事”,忙拿斧子准备砍柴时,发现斧柄早已腐烂了。 这是怎么回事?王乔急忙回家,却发现原本熟悉的村庄,现在一个人也不认识,心中万分诧异。有人问他是谁,他说他是王乔,对方不信,说王乔是自己的先祖,进山砍柴一去不归,已有上百年了。 王乔一听,知道自己遇到神仙了,忙又回到山上找那俩老汉,要拜他们为师。俩老汉还在下棋,见王乔回来拜师,起身一言不发地进了山洞。王乔也跟了进去,可是出洞口的时候,他看到外面烈火熊熊,心里害怕,犹豫着没敢出去,结果两个神仙走了。王乔后悔不迭,遂绝了尘缘,在洞中修炼,终于成仙。后来,人们便把此山称为烂柯山,此洞就叫王乔洞。 因为这个古老的传说,烂柯成了围棋的一个别称。我国历代有不少诗画以烂柯为题,可见人们对它兴趣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