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代描写君王的诗句

1.古代描写皇帝

是乾隆。

谁是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人们的回答大多是“陆游”,因为陆游活了85岁,留下诗作近万首,平均3天写一首诗。可是,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记载,清朝的乾隆皇帝当时已写诗39340首,这还不包括甲辰以后写的诗。

另据郑鹤声著《中国文献学概要》载,乾隆“御制诗至十余万首,所作之多,为陆放翁(即陆游)所不及。 ”乾隆活了88岁,以其寿计算,平均每天写诗3首多。

看来乾隆可算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了。 然而,乾隆的“高产”背后有一套鲜为人知的秘诀,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作诗“初无定稿”,或即兴口授,或朱笔作草,称为"诗片",由廷臣学士退下“抄录”后恭进,遂成御诗。

说穿了,就是他在诗兴大发之际,故作含糊难辨之音,写乱草费解之字,令人揣摸代笔,当时,能否为他“录”出佳作,竟成了大臣得宠升迁的一项标准。有一次,大学士于敏中与另一大臣梁瑶峰同时被召见,乾隆诗兴突发,口诵一诗,梁听后茫然不知所云,而于听了则“退默处斗室,刻余录出,所误但一二字。

”梁不解其中奥妙,自叹弗如,于是“大服焉”。由这类马屁大臣炮制出的诗作,充其量不过韵平字正而已。

正因为如此,乾隆的几万首“御诗”,流传至今能为人传诵者寥寥无几。

2.描写帝王的诗句有哪些

1、《入朝曲》

南北朝:谢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译文:江南有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它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弯弯的河道中有带着青苔的绿水流过,高峻的山峰中有红楼隐现。

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杨柳的柳荫盖住流经宫苑的河道。舒缓的笳声,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我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

2、《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宋代: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这里曾是历代帝王建都之所,周围树木葱茏繁茂,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可是,四百年来的繁华隆盛已像梦一般逝去,使人感叹。那晋代的帝王将相,早已是一杯黄土,被历史遗弃。

绕着江岸尽情地游行游赏,登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往事悠悠,早已不值一问,不如早回头。往事如烟,就像这槛外无情的江水空自东流。

3、《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宋代: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译文:回忆汴京往昔的繁华,万里山河都属于帝王之家。奢华的宫殿园林,弦管笙琶的声音日夜不断。花城早已是空寂无人、萧索冷落,虽然身处黄沙漫天的胡地,那繁华如春的汴京仍然时常萦绕在梦中。家乡在何处,怎么忍心听到那羌笛吹奏凄凉彻骨的《梅花落》。

4、《汴京纪事》

宋代:刘子翚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译文:帝京当年是多么地繁华热闹,回想起来,使人无限地伤感;李师师也老了,漂泊流落在湖湘的民间。旧时的舞衣与檀板都黯然失色,饱受了风蚀尘染;有谁相信,她当年轻歌一曲,能使君王倾倒迷乱?

5、《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五代: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译文: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可从昨夜便开始的舞乐狂欢还没结束,宫女们鱼贯而入,挨个儿将金炉里快要燃尽的檀香,重新添加上,她们训练有素而又轻盈的莲步,是不会把那些铺设在地上的红色锦缎弄皱的。

那是一位漂亮美丽的舞者,还在酣舞不止,脚步都有些不稳了,那发髻的金钗儿都倾斜着,还在来回摆动。怪不得她有点脚步不稳,一定昨夜喝了太多的酒,这会儿酒劲儿还没过呢。

她时不时拈起花儿来嗅嗅,是为了想让花的香味使自己清醒一下,她那卧鱼嗅花的身段,真美。跟贵妃娘娘醉酒时是一样的,你看,她还在静听其他宫殿里隐隐约约传来的箫鼓奏乐的声音。

3.描写古代皇帝爱美人的诗句

这句是从白居易《长恨歌》中得来: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古代形容皇帝的词语或成语有哪些啊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平时读书,搜集了一些.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2、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 3、皇辟:帝王的别称.《隋书.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 4、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商君书.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 5、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6、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7、主君:国君的别称.《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 8、君:君主、天子.《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9、君王:对帝王的称呼.《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 10、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11、君人:指皇帝.《商君书.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 12、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父亲.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3、先君:古代帝王称其先代君王的称呼.《诗经.邺风.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 14、先后:先世君王的称呼.《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颜师古注:“先后,即先君也.” 15、先正:先代君长,已故的帝王.《礼记.缁衣》引逸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郑玄注:“先正,先君长也.” 16、先皇:前代帝王的称呼.唐,杜甫《忆昔》诗之一:“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17、先主:对开国君主的称呼.《三国志》有《先主传》. 18、先公: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韦昭注:“先公,先君也.” 19、先圣王:古代的贤明君主.《吕氏春秋.论人》:“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20、大家: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一种称呼.《新唐书.李辅国传》:“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21、大王:对帝王的尊称.《旧唐书.玄宗纪上》:或曰“先启大王.” 22、大君:古时天子的别称.宋.范仲淹:《六官赋》:“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 23、大皇:对帝王的尊称.《昭明文选.晋.陆机.辨亡论》:“大皇既没,幼主莅朝.” 24、大庭:传说上古帝王的名称.《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25、大行、大行皇帝:对初死皇帝的讳称.《后汉书.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26、圣、圣主、圣明主、圣上、圣君、圣明、明哲:都是对皇帝的尊称.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赌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 27、上:在上者,有时特指君主、帝王.《礼记.王制》:“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28、今上:对当时帝王的称呼.有时也称当今.《史记.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 29、上皇:上古的帝王.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 30、王:先秦以前帝王的称呼.《荀子.王霸》:“百王之法不同.” 31、足下:战国前后,臣下对君主的敬称词.相传起于春秋时晋文公怀念介之推.《战国策.燕一》:“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 32、万岁:古代臣民对王侯的祝贺之词,秦汉以后演变成皇帝的尊称. 33、陛下:秦以后专称皇帝为陛下. 34、孤、寡、孤寡、寡人、不彀:古代王侯的自称的谦词.《老子》:“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彀.”《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彀?’” 35、寡君:人臣对别国称自己国家君主的谦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彀同好何如?”对曰:“君惠憿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36、国王:君主或帝王的称呼.亦是最高封爵.自汉至明一直沿用. 37、国主:国君、国王.《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38、帝、帝王:古代君主的称号.如,三皇五帝. 39、后王:古代君主的称呼.《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后王:当今之王. 40、素王:远古帝王的称呼.道家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称孔子为素王. 41、世主:国君. 42、少主:年轻的皇帝.《大唐新语》卷十一:“高宗大渐,顾命裴炎辅少主.” 43、社稷主:国君的代称.《大唐新语》卷一:“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于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异议?’” 44、元后:对天子或君主的称呼.后世又称帝王嫡妻为元后. 45、社君:对幼主的称呼. 46、元首:君主. 47、元君:善良的君主. 48、嗣皇、嗣君、嗣圣、嗣王:继位的帝王.《礼记.曲礼下》:“。

5.形容君王的诗句

谁的眉眼念了谁的笑靥如花,谁的容颜乱了谁的家国天下,谁允了谁江河万里山川如画,谁弃了谁陌路红尘一丈天涯。

2、他夺得帝王霸业君临天下,她等到坟头草立枯骨成沙

3、如若为你权倾天下,我愿自此丢盔弃甲

4、你不过我红尘陌路,我不过你笑忘成书

5、我三军齐发、扬鞭策马、万里扬沙、兵临城下,只为睹你笑靥如花,只为望你绝代风华

6、我自问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唯独你一人却成了我此生最大的败笔

7、君若离去,请赐我百年无忧,允我此生无虑,可好?

8、你错将我的相思留了念想,我错将你的名字入了奏章

9、我别了繁华、弃了天下、负了子民、反了国家,只为陪你浪迹天涯、闲看落花。

10、你早已三宫六院佳丽三千,我还在长亭苦等掌灯门前。

11、君为帝,妾为民,帝民两不同,君妾怎相拥。

12、谁人哭泣谁人离,谁人自此无可依。

13、只怪你那日惊鸿一瞥,艳了我的难舍难别,自此便应了我永生永世的情劫。

6.关于帝王的诗词

沁园春 雪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千古盖世一忠良, 笑傲老贼是草莽。

强者为尊本属我, 独占鳌头又何妨? 李广看箭图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丈夫行事多无悔。 阵前相聚无他物, 为君聊赋《一剪梅》。

人生在世不满百, 谁敢笑我鬓发白? 三尺长剑提在手, 白发一样杀强贼。 49.将军吟 浩荡雄风藏万卷, 磅礴大气独凛然。

一腔热血沸腾时, 万里汪洋起波澜。 山上山花始烂漫, 山下盛况已空前。

传奇将军再出马, 三军山呼旌旗悬。 2.春山伴路图 欲往何处觅雅训? 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 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 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 一泻君子千古恨。 3.雪岳读书图 圣书万卷任纵横, 常觉心源极有灵。

狂笑惊散四方客, 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风吹血雨, 豪歌一曲万里晴,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4.寒江独钓图 天涯何处觅佳音, 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 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 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 甘洒热血写青春。 5.春山行旅图 惨淡岁月入梦遥, 浪迹四海悲寂聊。

风流正随鲲鹏去, 我自面壁空长啸。 万里江山皆风火, 十年胸中尽怒潮。

拼将一腔义士血, 直向云天逞英豪。 6.瑶台曲 青山未老头先白, 寒催游子上瑶台。

路隘沟深松悠悠, 碎珠溅玉梦里来。 凌空缥缈一飞影, 山寺高僧俱惊骇, 急奏晨钟壮行色, 高诵佛号助英才。

7.苏武牧羊图 塞外极目望故乡, 未见长城万里长。 空盼飞鸿传书至, 悲向苍天呼斜阳。

古筝哀奏清秋节, 铁人无泪亦凄惶。 但使此身能报国, 天涯何处不苏杭? 8.暗香 不恋世间佳丽地, 独上寒山称骄子。

狂飙过尽绝胜处, 凌寒飘香九千里。 霞光照彻万仞山, 节烈垂尽千秋史。

生来爱斗三冬雪, 报春报得万民喜。 9.疏影 世间何处寻奇葩? 一剪寒梅凌天涯。

仙客对此欲归俗, 农夫叹绝忘桑麻。 流芳千载任风雪, 独呈丹心报中华。

谁道三冬无春色, 冰山高处万里霞。 10.李迪牡丹图 花后无语荒草肥, 焉知天外无惊雷? 囊括涯内群魔乱, 难忍鼠辈称强贼。

冲天一怒寒星落, 十万义士遥相随。 长驱直入九万里, 枪林弹雨夺金魁。

11.太 公 奥究天庭运玄武, 凶神恶煞空顿足。 神威浩荡百万年, 天马行空做羁族。

术奇才高惊圣帝, 大义绝天恸神禹。 茫茫伟烈终何限? 日月星辰照天枢。

12.天山行 心洁自爱天山雪, 羞与群贼论功过。 只闻豪杰弃官走, 不见东海大潮落。

忍看壮士负离恨, 莫问青天悬日月。 巨人眼里乾坤小, 英雄心中天地阔。

13.乌台诗案 纵有神龙起沧海, 难赋豪情祭乌台。 恶奴群起吠尧舜, 万民齐声叹良才。

誓将寸管化长剑, 杀尽世间狼与豺。 他年若有凯旋日, 是我卷土又重来。

14.大树风号图 抑郁十年栋梁倾, 怒涛顿从胆边生。 一腔豪气贯日月, 疑是长虹化雄鹰。

大展经纶补天手, 激扬神鞭驱雷公。 高谈霸业伟烈在, 苍天为我起东风。

15.汩罗江 初闻新作已忘归, 字字落地皆生辉。 汩罗江边咏天语, 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闻豪杰为贼屈, 天下英雄不胜悲。

16.庐山高图 同室相残何太急? 肆出狂言困雄狮。 雄狮泪别庐山时, 庐山伤心把头低。

欲捣地府无臣杵, 将上九霄揽天梯。 回首莫问风吹雨, 功过自有日月知。

17.李白出行图 高歌向天天相应, 纵声唤地地有灵。 曾经刀山驱猛虎, 几度火海战飞龙。

诗成万卷尽雄风, 铁流笔下恣奔腾。 何当重归长安路? 再为盛世除奸雄。

18.周瑜 苍天问我何所求? 星河惨淡大江流。 不求玉帝多封赏, 但求直取强贼头。

半生热血洒疆场, 一路高歌唱自由。 盖世何足九万里, 天纵奇才报国仇。

19.猎鹿图 飞步凌云八千里, 多少年来无劲敌? 多少干戈化玉帛? 多少腐朽化神奇? 讲诗论经雅意高, 寻幽探微破天疑。 嘉峪关上存故迹, 犹记当年猎鹿时。

20.塞上行 去年与君赋新词, 正是北雁南飞时。 漫天捷报作雪飞, 遍唱三军夺帅旗。

马上雄风振九关, 席间说笑破顽敌。 今日英魂赴九霄, 何人助我雪国耻? 21.梅竹寒禽图 梅竹何日报新春? 愁绪万千萦苦身。

新晨盼得灵鹊至, 空来不为传玉音。 日暮苍鹰归幽谷, 夜半神龟泣海滨。

垂泪岂非亲骨肉, 滴血何止慈母心? 22.虚阁晚凉图 悲风送君君何去? 飞鸿频传断肠句。 孤身青云何太急? 灵台不见天公怒。

未曾为君歌一曲, 万里严霜凝寒玉。 再往珠山寻隐珠, 泪水尽洒灵海路。

23.枯木竹石图 风吹落叶舞晴空, 我奏狂歌唤英雄。 歌罢举杯问苍天, 苍天亦笑我精诚。

杯中自有天上月, 腹内更牵万种情。 一生大醉能几回, 何不豪饮到天明? 24.超然台 万盏美酒浸衷肠, 乘醉聊发少年狂。

风流多被风吹散, 我独一人欺霸王。 踏碎九霄凌罗殿。

7.关于泰山封禅的诗句

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东封泰山,到达泰山时正值冬季,有雪,故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登封喜雪》,以表达此时的心情: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英. 委树寒花开,萦空落絮空. 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报,因此谢成功. 这首诗主要写了雪景,从“云密”到“飘英”;从“肤先合”到“尺有盈”,写的景色如画,美妙动人,最后归结到雪是丰年的征兆,同时也是自己封泰山的结果. 到了清朝,到泰山封禅的皇帝较多,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均有封禅诗传世. 康熙曾写有《登岱》一诗,表明了自己对封禅之事的不屑: 岩岩岱岳高无极,攀陟遥登最上头. 路转天门青霭合,峰回日观白云浮. 振衣嶻嶭凌千仞,骋目苍茫辨九州. 欲与臣邻崇实政,金泥玉检不须留. 雍正则写了《岱顶》: 芙蓉万仞插丹梯,海上群峰莫与齐. 九点青烟看野马,五更红日候天鸡. 云封峭壁松多古,藓积残碑字未迷. 冉冉岭头笙鹤下,仙坛曾此降金泥. 写出了雍正陶醉于封禅之事的内在心态. 乾隆一生曾十次来泰山游历、祭神,所到之处,辄题诗刻石.其中写有《题封禅事》,表明了 他对封禅故事持否定的态度: 登封降禅古来传,总属夸为可鄙旃. 造极至今凡六次,无他祗谢愧心虔. 封禅,这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本身具有“中国特色”,并与泰山息息相关,因而使泰山具有了很浓厚的文化意味.我们从不同朝代的皇帝写的封禅诗可以看出,他们对封禅本身并不太感兴趣,而真正让他们感兴趣的是统治的合法性与稳定性,恰恰泰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成就其合法性与稳定的神秘载体,所以很多的皇帝竞相来参拜泰山,从而使泰山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其它山无法比拟的地位.。

8.形容“君王”的诗句有哪些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 雪》男儿何不带吴勾,收取关山五十洲。——李贺《南园》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出塞》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其七)》君王三百州 辛弃疾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李白《玉壶吟》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