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有鸿鹄的古诗句有哪些1.鸿鹄歌 两汉: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2.学弈 先秦: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宋代:辛弃疾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5.弈秋 先秦:孟子及弟子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二、题目:学弈 诗句的意思就可以了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听着弈秋的教导,但他一心以为天鹅将要飞来,想拉弓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但是不如前一个人了。(难道)说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三、与鸟有关的文章、诗句大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凤凰: 郭沫若:凤凰涅盘(选节)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Phoenix), 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 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雄为凤,雌为凰。 《孔演图》云:“凤凰火精,生丹穴。” 《广雅》云:“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 序曲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 天色昏黄了, 香木集高了, 凤已飞倦了, 凰已飞倦了, 他们的死期将近了。 济慈 夜莺颂 鸟声 -------------------------------------------------------------------------------- 古人有言,“以鸟鸣春。”现在已过了春分,正是鸟声的时节了,但我觉得不大能 够听到,虽然京城的西北隅已经近于乡村。 这所谓鸟当然是指那飞呜自在的东西,不必 说鸡鸣咿咿鸭鸣呷呷的家奴,便是熟番似的鸽子之类也算不得数,因为他们都是忘记了 四时八节的了。我所听见的鸟鸣只有檐头麻雀的啾啁,以及槐树上每大早来的啄木的干 笑,--这似乎都不能报春,麻雀的太琐碎了,而啄木又不免多一点干枯的气味。 英国诗人那许(Nash)有一首诗,被录在所谓《名诗选》(Golden Treasury)的卷。 他说,春天来了,百花开放,姑娘们跳着舞,天气温和,好鸟都歌唱起来。 他列举四样 鸟声: Cuckco,Jug-Jug,pee-wee,to-witta-woo! 这九行的诗实在有趣,我却总不敢译,出为怕一则译不好,二则要译错。现在只抄 出一行来,看那四样是什么鸟。 第一种勃姑,书名鸭鸠,他是自呼其名的,可以无疑了。 第二种是夜莺,就是那林间的“发痴的鸟”,古希腊女诗人称之曰“春之使者,美音的 夜莺”,他的名贵可想而知,只是我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们乡间的黄莺也会 “翻叫”,被捕后常因想念妻子而急死,与它西方的表兄弟相同,但它要吃小鸟,而且 又不发痴地唱上一夜以至于呕血。第四种虽似异怪乃是猫头鹰。 第三种则不大明了,有 人说是蚊母鸟,或云是田凫,但据斯密士的《鸟的生活与故事》第一章所说系小猫头鹰。 倘若是真的,那么四种好鸟之中猫头鹰一家已占其二了。 斯密士说这二者都是褐色猫头 鹰,与别的怪声怪相的不同,他的书中虽有图像,我也认不得这是鸱是鸮还是流离之子, 不过总是猫头鹰之类罢了。几时曾听见他们的呼声,有的声如货郎的摇鼓,有的恍若连 呼“掘洼”(dzhuehuoang),俗云不祥主有死丧。 所以闻者多极懊恼,大约此风古已有 之。查检观頮道人的《小演雅》,所录古今禽言中不见有猫头鹰的话。 然而仔细回想, 觉得那些叫声实在并不错,比任何风声萧声鸟声更为有趣,如诗人谢勒(Shelley)所说。 现在,就北京来说,这几样鸣声都没有,所有的还只是麻雀和啄木鸟。 老鸹,乡间 称云乌老鸦,在北京是每天可以听到的,但是一点风雅气也没有,而且是通年噪聒,不 知道他是哪一季的鸟。麻雀和啄木鸟虽然唱不出好的歌来,在那琐碎和干枯之中到底还 含一些春气:唉唉,听那不讨人欢喜的乌老鸦叫也已够了,且让我们欢迎这些鸣春的小 鸟,倾听他们的谈笑罢。 “啾晰,啾晰!” “嘎嘎!” 十四年四月 (1925年4月作,选自《雨天的书》) 夜莺颂 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 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鸠, 又象是刚刚把鸦片吞服, 于是向着列斯忘川下沉: 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运, 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 因为在林间嘹亮的天地里, 你呵,轻翅的仙灵, 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荫影, 放开歌喉,歌唱着夏季。 哎,要是有一口酒!那冷藏 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饮料, 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 想起花神,恋歌,阳光和舞蹈! 要是有一杯南国的温暖 充满了鲜红的灵感之泉, 杯沿明灭着珍珠的泡沫, 给嘴唇染上紫斑; 哦,我要一饮而离开尘寰, 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隐没: 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 你在树叶间从不知道的一切, 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 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 在这里,青春苍白、消瘦、死亡, 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摆; 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 忧伤和灰色的绝望, 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 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 去吧!去吧!我要朝你飞去, 不用和酒神坐文豹的车驾, 我要展开诗歌底无形羽翼, 尽管这头脑已经困顿、疲乏; 去了!呵,我已经和你同往! 夜这般温柔,月后正登上宝座, 周围是侍卫她的一群星星; 但这儿却不甚明亮, 除了有一线天光,被微风带过, 葱绿的幽暗,和苔藓的曲径。 我看不出是哪种花草在脚旁, 什么清香的花挂在树枝上; 在温馨的幽暗里,我只能猜想 这个时令该把哪种芬芳 赋予这果树,林莽,和草丛, 这白枳花,和田野的玫瑰, 这绿叶堆中易谢的紫罗兰, 还有五月。 四、关于入学的古诗句有哪些1.宋·汪洙《勤学》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译文: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2.宋·刘过《书院》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译文:努力学习就像农人努力耕作,是勤劳还是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就算书的种类繁多,只要努力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3.明·佚名《增广贤文》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译文:在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时间莫过于春天,因为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要好好筹划;在一天之中,最重要的时间莫过于早晨,因为早晨是一天的开始,要好好利用。 4.宋·朱熹《读书要三到》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5.明·礼赞《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邴原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开始哭,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了什么哭?” 邴原回答说:“凡是能够读书的人,都是一些有父母的孩子。我第一羡慕他们有父母亲,第二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十分悲伤,所以就哭了。”老师哀怜地说:“孩子如果你想学(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 五、有关蝉的文章和诗句蝉 作者:虞世南 垂蕊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芙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六、关于“专注”的诗句有哪些1、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宋代王禹偁《清明》 译文:无花无酒的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2、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 ——清•梁启超《读书分月课程》 译文:读书不专心精读一门就不能成就,不博览群书就不能旁通。 3、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北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译文:一本书可以不厌其烦地读上好多遍,读的遍数多了,深入思考了,自然了解书中的意思。 4、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译文:学习不能像看花一般,流于表面,而是要寻根究底。 5、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晚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七、弈秋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弈秋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___孟子___选自于《孟子》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假使让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赵岐、朱熹、焦循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韩愈、苏辙、晁公武等人认为是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追记,但目前学术界较采用司马迁等人的说法。该书详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注本主要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的《孟子正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