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断袖之癖的诗句

1.关于断袖的古诗

《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悦君兮君不知。

看刘向《说苑》中的记载和春秋战国社会情况,很有可能。阮籍《咏怀诗》其十二∶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夙昔同衾裳。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有人说是借讴歌他们对同**情的忠贞讽刺司马氏集团作为曹魏臣子的不忠,但和同性恋有关确定无疑。梁简文帝萧纲《娈童》诗:娈童娇丽质,践童复超瑕。

羽帐晨香满,珠帘夕漏赊;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袖裁连壁锦,床织细种花。

揽裤轻红尘,回头双鬓斜;懒眼时含笑,玉手乍攀花。怀情非后钓,密爱似前车,定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这首诗细腻绮靡,很大程度就因为这首诗萧纲的名声变得一塌糊涂。刘孝绰《咏小儿采菱诗》:采菱非采菉。

日暮且盈舠。踟蹰未敢进。

畏欲比残桃。有一年高考《咏素蝶》就是他写的。

“残桃”都出现了,再说他也是萧梁时期的,也是萧氏文学集团的学士,和萧纲关系不浅,基本确定无疑。刘遵的《繁华应令》: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

鲜肤胜粉白,<月曼>脸若桃红。挟弹雕陵下,垂钩莲叶东。

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幸承拂枕选,得奉画堂中。

金屏障翠帔,蓝帊覆薰笼。本知伤轻薄,含词羞自通。

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蛾眉讵须嫉,新妆迎入宫。

此人和萧纲有交集,此诗也被人非议。吴均《咏少年》:董生唯巧笑,子都信美目。

百万市一言,千金买相逐。不道参差菜,谁论窈窕淑。

愿言捧绣被,来就越人宿。语文书上的《与朱元思书》〔其实是《与宋元思书》)就是他写的。

此诗先写少年美貌和轻狂,再写不要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只愿和像越人一样的人同眠,同性倾向明显,表达之意大胆。此诗也可作为《越人歌》的佐证。

张翰《周小史诗》∶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

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

尔刑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

转侧猗靡,顾盻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此诗虽只写男色,但结合西晋社会现实,恐怕也脱不了干系。刘令娴《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两叶虽为赠。

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恨。

栀子最关人。当时栀子是爱情信物,还是“同心”栀子,所以此诗可能和女同有关。

抱歉,对女同的诗了解不多。另外,有人说《郑风·子衿》是说男同的,不过我没看出来。

我知道的暂时只能想起这些了,明清小说中可能还有不少,我在那方面涉猎的少,就不多说了。这些是大都属于宫体诗盛行的萧梁时期,主流评价一般不高。

其实和它们的同性内容可能有很大的关系。

2.历史上有断袖之癖的名人

哈哈,看来"断袖之癖"这个成语,从字面上来看,十分的隐晦,不去做一番考证还真是不能明白其中的真意。

刘欣,这个西汉王朝的昏君,竟然是一个至真至爱之人,在两人同榻而眠的时候,当他有要事要离开时,董贤的身体压住了他宽大的袖子,他不忍吵醒自己的爱人,断袖以离去,这一分细致,对爱人的那一份真爱,足以使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感到汗颜。当然他的另一半,董贤,也是一样,他在哀帝刘欣死去的第二天,就在家中自杀,死的时候,他还保留着哀帝留给他的玉玺。

不幸的是,这一对恋人是两个男人,也就是被我们今天很多所谓的正人君子所不齿的同性恋。 所以,"断袖之癖"也就成为了同性恋的代名词!!中国的同性恋具有长久历史,个中人物从帝王名士到平民倡优,构成了古代中国一个暧昧的人群集合。

(1)卫灵公与弥子瑕、宋朝 卫灵公与弥子瑕之间产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未尽,遂以其半遗君。灵公食而甘之,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后来弥子色衰爱弛,灵公便拿此说事,责怪道:“是曾啖我以余桃!”孔子和他们同时,曾经出仕于卫,受到了卫灵公的礼遇,他的学生子路和弥子瑕是连襟关系。 卫灵公还喜欢宋国公子朝。

宋朝相貌俊美,他既受灵公宠幸,又与灵公夫人南子有私。奸情路人皆知,一次卫太子过宋,宋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意思是说:你们求子的母猪已经得到了满足,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于是后世出现了“娄猪艾豭”的说法,艾豭指靠着与家主的同性恋关系而私通家主妻妾(娄猪)的人。

(2)公为与汪锜 公为是鲁国公子,汪锜为其嬖僮。在齐鲁之间的一次战斗中,他俩同乘一辆战车奋勇拼杀,一同战死,一同停殡。

国人因汪锜年纪甚轻而欲以殇礼葬之,孔子听说后则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 (3)齐景公与羽人 齐景公面姣,有一个负责征集羽翮的小臣竟敢向着他注视,面带倾慕。

公怒,将欲杀之。相国晏婴劝道:“拒欲不道,恶爱不祥。

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景公觉着有理,便表示:“恶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将使抱背。”

(4)楚宣王与安陵君 安陵君的固宠手段可以为后宫美人树立样板:一次宣王出游,兴致甚高而发出感问:“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下而言曰:“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也就是愿意从死,不再乐生。

于是,赢得了宣王更加的爱宠。 (5)鄂君与越人 鄂君子皙是楚国令尹,一日他泛舟水上,闲雅雍容。

有一划船的越人暗生倾羡,便用越语歌吟,意思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即刻回应以行动:“乃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其实就是与之同床共寝了。后世用“鄂君绣被”表示对同性恋伙伴的怜爱。

(6)魏王与龙阳君 龙阳君的固宠手段也很高明,他的名气比安陵君更大,“龙阳”是古代经常使用的男宠娈童的代称。一次魏王与之同船共钓,龙阳忽然泣下,王问原由,对曰:臣所得之鱼越来越大,故欲将前鱼弃置。

而今四海之内美人甚众,皆欲趋于王庭,则臣亦将见弃矣,安能无涕出乎?魏王大受感动,于是布令四境之内:“有敢言美人者,族!” (7)汉高祖与籍孺 汉朝的这位开国帝王甚好男色,以后西汉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此好。 (8)汉惠帝与闳孺 闳孺和籍孺都没有什么才能,只是以婉佞贵幸,公卿皆因关说。

二人的际遇很受人羡慕,以至惠帝之时,为能获得皇帝的垂青,侍中等官在穿带打扮上都向着他俩看齐,帽子上插着羽毛,脸上涂着脂粉。 (9)汉文帝与邓通 邓通出身低微,成为文帝幸臣后常为帝吮痈。

文帝赐给他蜀地严道铜山,可以自铸铜钱,遂富无比。但是文帝死后,即位的景帝立刻就将他贬黜,最终“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大富极贫的邓通的经历很能体现出人生无常的含义。 (10)汉武帝 汉武帝幸臣众多。

韩嫣是他的少年同学,当时就已相爱。后来韩嫣因宠而富,在长安市中把金丸当弹球,一天遗失十余个,以致当时谚云:“苦饥寒,逐金丸。”

贫家儿童紧随他的身后,看到金丸的落处就敢紧去抢拾,成为京中一景;倡优出身的李延年在宫中做太监,善为新声,是历史上有名的音乐家。他“与上卧起,甚贵幸”。

并且虽为阉宦却未曾彻底净身,竟能与宫人为奸;卫青、霍去病分别是武帝卫皇后的弟、侄,靠着这层关系先后在武帝身边做侍中,帝对卫青随便到了“踞厕而视之”的地步。不过二人虽为嬖幸却能雄豪自振,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声传古今,历为当时及后世所称扬。

(11)汉成帝与张放 这两人虽为君臣却又像是兄弟。张放“与上卧起,宠爱殊绝”。

经常陪从成帝微服出游,斗鸡走马长安市,风流浪迹五陵中。但后来在太后和朝臣的压力下,成帝不得不将张放外遣出都,不久复又征入。

又受压力,只好再遣。屡征屡遣,直到成帝崩逝,张放则思慕哭泣而死。

(12)汉哀帝与董贤 他们之间产生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恋典故,即断袖故事:董贤美丽自喜,哀帝悦其仪貌而幸之。一次,董贤白天压着哀帝的衣袖安睡,帝欲起而不欲惊贤,便将自己的衣袖割断,可见恩爱之。

3.“断袖之癖”最初是用来形容同性恋的吗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的人主要倾向于或者持续地对社会中与自己性别相同的成员产生爱慕、爱情或性欲。

近代以来同性恋一直视作精神疾病,但随着社会发展,一些国家也渐渐承认同性恋合法。其实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有同性恋者。

比如古希腊时期就盛行年长男士与男童交往,当时著名的女诗人萨福也是同性恋者,她在自己的诗中就描述了自己与女孩们如何美妙相处。 中国古代的同性恋者被记录下来的多是帝王将相。

比如春秋有卫灵公与弥子瑕之嬖,战国有魏王的龙阳之好。到了西汉哀帝时又有了哀帝的断袖之癖。

哀帝喜爱的男人名叫董贤,董贤是官家子弟,哀帝为太子时他曾任太子舍人。哀帝即位后,董贤升在宫内任职郎官,这时的他已出落成美少男,一日被哀帝认出得宠,从此二人的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

董贤官位步步提升,后做到驸马都尉侍中日夜与哀帝相伴。一日白天睡觉,董贤压住了哀帝的袖子,哀帝想起来,但怕惊醒董贤,就汉哀帝和董贤割断了袖子起身,“断袖”一词由此形成,这也足见哀帝对他的疼 爱。

而董贤对哀帝也是百般关心,每逢官员放假他都不肯离开 哀帝,常留在哀帝身边侍奉。 之后,哀帝又想方设法封董贤为高安侯。

与此同时,董贤的 父亲妻子兄弟姐妹都是加官晋爵,连他的下人也受到皇帝赏赐。 丞相王嘉对董贤等人的飞黄腾达提出异议,哀帝竟然将他收监, 最终丞相毙命牢狱。

封侯并不是董贤晋升的终点,哀帝对他还有着更长远的打 算。 哀帝先借口罢免了其舅舅的大司马职务,改任董贤,任命董 贤的诏书中出现了“允执其中”的字眼。

位至三公的董贤还总揽 了尚书台,百官上奏都要经由他,他的势力最终超过了外戚,权 倾朝野,而这时这位年轻的大司马才二十二岁。有次,匈奴使者 见到汉家大官董贤如此年轻就向翻译人员询问缘由,哀帝就命 令他们回答使者说:“大司马年少,以大贤居位。

”一次有人为董贤的弟弟说媒,结果把人家吓了一跳,人家回绝 的理由是高攀不起,因为皇帝任命董贤时用的“允执其中”是尧舜 禅让之语,董家的前途还不可限量呢。果然在一次宴会上,哀帝笑 着对董贤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幸亏有在场大臣及时提出反 对,说汉家天下乃是高祖的天下不是哀帝私有,不能随便让位。

不久,哀帝暴病而亡,董贤也畏罪自杀,“断袖之癖”也就成 了后代对有同性恋嗜好的代称。现在假想,若是哀帝不过早而 亡,董贤是不是真的会受禅当上皇帝呢?毕竟,哀帝对董贤的痴 迷也是到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境地呀。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