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饱含诗人不屈精神的诗句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俞良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来年尚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浣溪沙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上一层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天下何人不识君.(高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咏竹》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满意请采纳! 2.形容火焰的四字词语,如星火燎原这样的火急火燎 犹火烧火燎。 火耕水种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狐鸣篝火 见“狐鸣鱼书”。 黑灯下火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忿火中烧 犹言怒火中烧。 反风灭火 汉刘昆为江陵令,县多火灾,昆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后为弘农太守。 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穴,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光武帝闻而异之,以为德政。 《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诏问昆曰:‘前在江陵,反风灭火,后守弘农,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 洞如观火 见“洞若观火”。 蹈汤赴火 比喻不避艰险。 蹈火探汤 同“蹈汤赴火”。 蹈火赴汤 同“蹈汤赴火”。 刀耕火耘 犹刀耕火种。 蹈赴汤火 同“蹈汤赴火”。 大动肝火 大怒。 厝火燎原 “厝”念cuò。 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春风野火 比喻迅猛之势。 传风搧火 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 多用于贬义。 不食烟火 ①指不吃熟食。 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 不避水火 指不畏凶险。 炳若观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炳如观火 炳:光明、明亮、显着。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鼻头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鼻端生火 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鼻端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抱火寝薪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 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抱火厝薪 厝:同“措”,置放。 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 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熬油费火 指耗费灯油。 多指日夜忙碌。 明火执械 解释】: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同“明火执仗”。 钻火得冰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火烛小心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 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判若水火 判:区别。 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招风揽火 比喻招惹是非。 因风吹火 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常用作谦词。 真金不怕火炼 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以火救火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引火烧身 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星星之火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心急火燎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烟不出火不进 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 心急如火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 形容非常着急。 星火燎原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 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 烟消火灭 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向火乞儿 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 比喻趋炎附势的人。 薪尽火传 薪:柴。 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香火因缘 香火: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香和灯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 指彼此契合。 万家灯火 家家点上了灯。 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玩火自焚 玩:玩弄;焚:烧。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 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水火之中 水火:比喻灾难。 灾难困苦之中。 水火无交 没有财物牵涉。 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石火电光 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水深火热 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水火不相容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吞刀吐火 古杂剧之一,泛称魔术。 顺风吹火 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水火兵虫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十万火急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 煽风点火 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舌锋如火 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如火如荼 荼:茅草的白花。 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如火燎原 燎:烧;原:原野。 如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 如蹈汤火 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 比喻处境艰险。 泼油救火 救火时用油浇洒。 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敲冰求火 敲开冰找火。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热火朝天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惹火烧身 惹:引;身:本身。引火烧自己。 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 披麻救火 披着麻去救火。 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炮火连天 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明若观火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明火执杖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 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怒火中烧 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 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 炉火纯青 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 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连天烽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 3.星火燎原一词的故事内容是什么典出《书•盘庚上》。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又见《后汉书》。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窦宝是后汉和帝的母舅,和帝接位时,因年幼由他母亲窦太后临朝,窦宝也从原来 的虎贲中郎升为侍中的官。 后来窦宝因犯了法请求率兵反击匈奴的侵略来赎罪,结果大 破匈奴,回来后,封为大将军,从此兄弟数人,执掌大权,差不多满朝都是他的爪牙。 和帝成长后,疑忌他的权势,便设法治死了窦家兄弟;只有一个名叫窦环的侥幸地留在 朝中。 御史周纾本与窦家有怨,于是便怂恿和帝说:“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 卒能燎原。”意思是说:细小的水虽少,慢慢地也会汇成江河;一把火虽很小,终能烧 遍原野。 劝告和帝斩草须除根,免生后患。“星火燎原”来比喻小事故可能酿成大祸乱,现在用来比喻起初力量虽然很微小, 但是会迅速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