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茶的名言诗句1、黑茶 作者: 池子 现代 黑茶泡出来是红色的 红得发黑 像无边的黑夜 天际陷着末日的红色崩塌 我走进西南的深山 雨林的菌菇疯长遮住亚洲象和绿孔雀 遮住穿着性感的民族服装裸露肌肤的姑娘 遮住静谧生活和隐蔽的村庄 世界不会崩塌,崩塌的是生活 居然有人会用机器去砍菌菇 射杀亚洲象和绿孔雀 将裸露着肌肤的民族姑娘带出大山 我不向往海洋 我惧怕深邃,寂静,无法逃离的密闭空间 将要窒息却无法死去的绝望 在一点一滴的时光里泛漾 黑色的茶恍恍沉淀 积累无数生活的底伤 喝一口就能流到脚底 人在滋味里终于找到孤独的村庄 孤独是被遗忘者慰籍的借口 遗忘是世人常用的伎俩 西南就要死去 世界得以重生 2、老黑茶 作者:洛古 现代 老黑茶 每一份老黑茶 都有一个色迹斑斑的故事 首先是时光的浸漫 山野,辛劳,搓炒,烟火 这些沉甸甸的过往 都会滞留于一泡水里 色是纯粹的色 香是碎碎的香 3、黑茶·南瓜 作者:艾虎 现代 煮一锅黑茶 水漫金山,等待 家乡的树绿山青 如沐三月春雨 动起来,热起来 清流浅溢 我透视茶砖的紧实疏密 枝叶的起伏跌宕 茶林丛深 绿意葱茏 一个人的野趣盎然 群鸟的唱诗班 和我茶香茶韵 身旁好像有一幢老屋和溜溜草坡泥洼 爬满南瓜藤蔓 那南瓜花的金色喇叭 吹得我心都痒痒的 好想再蒸一碗大南瓜 在雾霭蒙蒙的小天地 把这番闲适与珍贵 揉和在一起 粉甜滋润 4、绿色的火焰 ——致安化黑茶 作者:李定新 现代 历史的沉淀越积越厚 古老梅山在岁月中发酵 在急剧升温 是一枚叫渠江薄片的黑色闪电 引燃带露的灵草 绿色的火焰迅速蔓延 资水沸腾阵阵清香自山涯水畔升起 渐次氤氲神州大地烟火人间 5、安化黑茶 作者:卢俊营 现代 喝茶的人 喜欢精造茶艺 喜欢和懂茶的人把盏共享 一起论道 如火如荼的诗意 将在一杯茶里霞蔚 浸入禅学 大有灵绝之异功 玄机之妙法 取山泉头源 邀仙子煮水沏茶 飘香的茶汤山云间缭绕 引来深解茶意的文人墨客与 剑家拳手 与山野蛮荒之地 落一茶一坐 妙语连珠或武功超群者 著美安化黑茶的典诗 得以先品先说出茶的妙美 引骚人折腰 墨客忘返 茶友欢颜 安化黑茶定能环球签单 此诗入了黑茶宝典 功在这样的传奇赛事 使安化的茶况独领诗骚。 2.**形容“黑茶”的诗句有哪些**没有形容黑茶的诗,有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写对联的故事:1917年**外出“游学”,来到梅城 ,梅城作为梅山文化的中心,当时也是安化县城,又是著名的安化黑茶的产地,来到一家“来去茶馆”喝茶,留下了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在游览北宝塔时,于塔内题写了“洢水拖蓝,紫云反照,铜钟滴水,梅岭寒泉”。 至今,这个题词已经成为梅城对外宣传的标榜。 **其他诗:《沁园春·长沙》现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形容黑茶的诗句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为了解社会“改造中国与世界”,1917年7月尾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育的肖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 长沙俗话,称为“游学”为“打秋风”。指穷知识分子靠作点词联,写几个字,送给乡里的土财主,换几个钱糊口,形同乞丐。 **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里路,游离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和肖子升来到了安化县城。 一到县城梅城街上,店铺,茶馆林立,茶商云集,热闹非凡,尤其以茶馆引人注目。进到一家“来去茶馆”,**有感而发,出口成章“有茶有酒,香飘满楼”。 **和肖子升在茶馆做下以后,各来一杯茶,闻其香,品上一口,味美香醇,连称:“好!秒”“黑茶之乡,名不虚传!”茶馆老板听了,高兴不已,询问他们才知道是来自省府学堂的毛润之,肖子升先生,对这两位有学问的学生非常钦佩,并索请这两位有学问的学生书写对联一首: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黑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好酒来。 4.描写黑茶的诗词有哪些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译文: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出自:唐代:白居易《琴茶》 译文:和老朋友听着琴声喝着茶,茶的故乡在蒙山。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出自,唐代: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文: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出自:宋代:黄庭坚《满庭芳·茶》 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译文: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出自宋代: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译文: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5.求一篇关于安化黑茶的文章1 探访茶马古道 早上起来,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天气,好像有下雨的态势。不过夏天的的雨,再怎么下就这么个样子。激动的心早已飞到那茶马古道,想象着骑马的神气,想象着峡谷的美丽! 据史书记载,茶马古道是唐宋至民国时期连接内地产茶区和西北、西南边疆地区茶马交易的交通要道,千百年来,穿梭在茶马古道上的辛勤马帮,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坚毅沉稳的双脚写下了一部马背驮出来的商贸传奇,也传播着安化茶不绝如缕的芳香。 下车后几经周折,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大家翻过一个登顶的峰口,就到了有中国南方“最后的马帮”、被誉为原生态“世外桃源”的高城村。据村里的老人讲,在茶马古道运输最繁忙的年代,这里曾经是邵阳、新化和安化、益阳之间最大的一个中转站,运货的马帮要在这里歇脚过夜,人多货多就热闹,在山里人看来,就是城市了。加上村子海拔600多米,高得能与新化的大熊山打照面,所以叫它高城。在村部周边,“小桥流水”人家聚居联片,唇齿相依,还有的则散居在广袤的山林之中,正所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接待我们的是高城开发区管委会的李主任,和学校的蓝主任是老乡和同学。他带大家来到刚建好不久的“茶马山庄”歇息。哬!那可真叫气派,清一色的木板房,看不到一块砖头和一点水泥的影子,想必住在这里的人该是多么地舒适和惬意!大家纷纷合影留念,一个个珍贵的镜头留下来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保存在这里了。 稍稍休整,老师就组织孩子们分头骑马,走茶马古道了!村子里有特设的马帮接待处,专门为游人提供相关的服务。是啊,稀见了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远去了清脆悠扬的马铃声,经历了盛衰沧桑的茶马古道,如今吸引人们的魁力是生态休闲。置身大山环抱绿树掩映的古村落,廊柱木屋,溪水潺潺,恍入神仙境界。我们领略到村民们悠然自得的生活和宁静的环境浑然一体,真切感受到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到它的那份闲适,那份悠闲;同时又体验了茶马古道沿线那闲暇中的忙碌,宁静中的躁动。 透过房屋两边板壁上张贴的对联和图片,我们感受到这里正忙于将高城和茶马古道打造成叫得响的旅游新品牌。昔日闭塞落后的高城,不仅已经通路、通电、通电话,还正在开通有线电视,正在抓紧施工建设星级旅游度假宾馆。茶马古道上气象万千的原始森林、峡谷风光、风雨桥、老街等生态人文景观,或无暇细品,或无缘亲睹。但从那份闲与忙的独特韵致中,仍然收获了不少的感动与兴奋。我们相信,在安化黑茶再度香飘海内外的时节,茶马古道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