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宋边塞诗词中含酒的有哪些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 渭城曲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少年行 李白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 【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曹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 二、请问唐诗,宋词中关于"酒"的句子有那些中国人爱酒,中国古诗中关于酒的好作汗牛充栋。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如意: 这是我最爱的一首五言诗。 想那绿该是浅浅的绿,嫩生生浮在杯中,让人想起春天。而那红该是近似于紫砂般的敦实的红,透出通红的炭火,可以暖身,可以暖心。 雪是冷的,酒是温的,情是热的,极端素朴的句子,描蓦出极端素朴的景致,可是因了有情的缘故,显出极端的一种美丽来,让人沉醉的岂只是酒呢?那样的一份温暖,是可以把人从冰天雪地的荒寒中隔离开的,是可以让人心中的冰层一点点融化的。 chunfu: 少时曾读过此诗,后来可能淡忘了。 最近又在书院之中见到,很喜欢。闲暇时那诗句和意境便常常不自觉地从脑海中泛出,于是便在心中反复吟诵,于是心中便生出一种情绪,“美啊!”。 这种感受本来是难以言明的,如非要说:CHUNFU也只能道出自己想到了什么: 清静,优闲的农家生活,淳朴的世风; 返朴归真的感受; 生活的真意。生活,真美! 最后两句,真是人体天意,天遂人愿。 陈拴牛: 这首也一直是俺最喜欢的:-) 最后好像是:更饮一杯无? 也许是俺记错了,现在也没法查,但您不觉得"更"字要好些吗? 如意:关于“能饮一杯无” 呵呵,知音!不过我仍认为以“能”字为好。 我手里的两个版本,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和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此诗的末句都是“能饮一杯无”,而我个人也认为,以“能”字为好。 相比“更”,“能”更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天晚欲雪,寒意侵骨,“能饮一杯无”,一杯酒,一片情,这发问的情态实在传神,而若是“更”,好象已是酒过三巡,虽也是殷勤劝客,但那种冷热的对比,弱了很多,而劝友人以酒驱寒的心意,也不免淡了许多,和一般的寒喧区别不大了,不能更好地突出二人情意。 一己之见,还请指正。 陈拴牛: 您那些书俺也都有,可惜现在手头连个中国字的书也见不到,想必一定是“能”字了。但俺还是觉得“更”字好些:-) 的确。 “能”字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但感觉是软语相向,透着点假,莫如“更”字有豪气,仿佛是说:马上要大雪了,还走什么走,喝个痛快拉倒!哈哈,俺喜欢这种气氛。对不起啊,俺是个牛脾气,比较倔。 俺总是喜欢怀疑,小时候读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俺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归”字代替“还”字,从韵节上“归”字要好些,等大了点,才感觉到“还”字那种得胜后兴高采烈着急回家的意思,好比“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唉,毕竟杜甫只有一个啊! 萧然: 周美成“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不如”二字,与此意正相仿佛,只是其境不及唐诗高远。 “能饮一杯无?”闻之直欲将此杯一饮而尽。 Little Fish:“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所以说“能饮一杯无”;“更饮”则是劝酒词。 二者意境有一些差别。 为什么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呢?生活中这样的对话其实很多。 比如:“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要不要过来搞定它?”如果说成“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来来来,再喝一杯!”就有些别扭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其意在己,更多是想让朋友来陪陪自己;“更饮一杯无”,其意在人,有关切之情而无落寞之意。 五绝最为难做,也最为难解。能做到精妙已属不易,要做到象这一首有情境、有情调、有意境而又平淡如水,非大师而不能;而解读既难,以上如有谬误,想必大家定能体谅。 如意: (“红酒”句是妙语,诙谐而生动!倒是想起两则古人邀函,录来与大家共赏。) 一 遥想过雨莲房,红妆濯濯,辱命佐花前之酒,是诚近君子之光也。 何幸如之!敬当趋侍左右,折碧筒而痛饮,抖玉麈以高谈。 二 小池碧荷正长,颇如金茎擎玉露也者。 每晨贮珠露一大颗,倾数叶则盈勺,冷吸之可比镇心瓜,尚可以拟长生也。客若来,即以此当凤茗,足下何日过我乎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 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 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 三、关于酒的唐诗李白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新丰主人 储光羲 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 相逢旅馆意多违, 暮雪初晴候燕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晨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重经巴丘 张继 昔年高接李膺欢, 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落, 酒肠 四、唐宋边塞诗词中含酒的有哪些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渭城曲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少年行 李白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 【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 曹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五、古人酒后写的诗词苏州诗人多,在唐宋元明清的诗词辞典中留名的就达78人;苏州诗人饮酒、咏酒者多,见诸于史书的就有30多人;这些诗人中不少被赋予与酒有关的雅号,女口“酒仙”、“酒帝”、“酒樵”、“酒尉”、“酒客”、“醉尹”、“醉傅”、“醉司马”、“醉吟先生”等等。 苏州历代留下与酒有涉的诗词文赋之多令人叹为观止。与其他各类咏物诗文相比,堪称之最。 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超乎寻常,耐人寻味。研究探讨苏州的诗酒文化,对于弘扬吴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酒和诗的结合,使苏州诗人的酒诗慷慨激昂,爱国之情油然而发,更具政治色彩。范仲淹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为官清正,关心民生疾苦,又以生活简朴、品质高尚著称于世。 他爱喝酒也爱写酒诗词,把酒临风,忧国忧民。“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体现了令人敬仰的政治风度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他以酒抒情,爱国戍边和思念家乡之情。“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范公为了国泰民安,镇守边关,这是他忧国忧民的真情流露。 范公的酒诗,处处散发出酒的芳香,酒的忧愁。顾炎武这位明末之际的思想家、学者,曾参加“复社”反对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垦荒种地,不忘复兴明室。 他在《义士行》里写下了表达深邃思想内涵的诗句:“饮此一杯酒,浩然思故乡。”他的诗句“鲁酒千钟意不快,龟山蔽目齐都隘”委婉地表达了他对故国旧主的思念和报国无路的愁苦。 范成大的朋刚旨井》中的诗句“昭光殿下起楼台,拼得山河付酒杯”也有明显的讽刺朝政的意味。酒和诗的结合,使苏州诗人的酒诗像美酒那样,千家风味,万种情调,更具有艺术魅力。 李弥逊的酒诗“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臾杖青藤”,诗与酒、诗与画、人与酒、酒与画融为一体,造成了诗人在画外欣赏《醉翁游宴图》的艺术效果。范成大的酒诗“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把农民送酒钱写成贴补草鞋钱,其用笔之妙,很值得回味。 “酒杯能发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写出了范成大以诗歌酒,以酒作诗,诗酒同风的创作意境。张简的《醉樵歌》,想象奇特,感情浓烈,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 诗中写道:“月里仙人不我嗔,特令下饮洞庭春。兴来一吸海水尽,却把珊瑚樵作薪。” 将地名洞庭巧妙地和酒名“洞庭春”联系起来,又用夸张的手法,把珊瑚当作柴火煮酒,将东海一吸而尽,把酒樵豪饮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高启的酒诗曰:“我怀郁郁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诗人在酒酣耳热之际,登上雨花台,不禁陷入了对现实和历史的沉思:“前三园,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这酒诗气势豪放,大起大落,与太白的七古有些神似,可能是像太白一样凭着酒力写出来的。高启的另一首酒诗曰:“喜得故人同待沼,拟沽春酒醉京华。” 其豪情四溢,以喜衬悲,以醉解愁,兴酣落墨,字里行间,让人有以酒酿诗,以诗唱酒的感受。王世贞的“碧涧传僧梵,青天落酒杯”,借鉴李白《把酒问月》的诗句“青天有月未几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并赋予自己的创造,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张元凯的“酒酣忘却身为客,意欲元同送者归”,是酒后神来之笔,写得极为出色。诗人在酒酣之际,竟忘了自己是游子,而像往常一样和诗朋酒友畅饮唱和,酒澜兴尽,扶醉而归,使人有恍若在醉梦中游的感觉。 祝枝山的《春日醉卧戏效太白》,写独自饮酒的情趣:“舂日人芳壶,吹出椒兰香。累酌无劝酬,颓然倚东床。 仙人满瑶京,处处相迎将。携手观大鸿,高揖辞虞唐。 人生若无梦,终世无鸿荒。”这首酒诗活脱脱地勾勒出李白的醉后梦境,让人感受到酒后的超脱之乐。 酒和诗的结合,使苏州诗人的酒、诗浑然一体,生活气息更浓,更具吴地特色。王世贞的“紫蟹黄鸡馋杀依,醉来头脑任冬烘”,表现了苏州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主人浓浓的好客情谊,以及闲话桑麻的饮酒习俗,读起来亲切朴实,使人产生归真返朴的乐趣。 祝枝山的《首夏山中行吟》所写苏州西郊一带村女当垆煮酒的景象,让人读起来像吴语一般,轻快闲谈,很具姑苏特色。他的“有花有酒有吟咏,便是书生富贵时”,表达了那份满足,那份陶醉,一切功名利禄、人世烦恼,在诗酒风流前,烟消云散。 这首酒诗反映了诗人人性的自由复归的愿望,重新发现自我,找到人生真正的归宿。唐寅的《桃花庵歌》,是一首他生活写照的酒诗:“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开眠。 半醉半醒无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诗中充分反映了诗人傲视富贵,体现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骨气。徐祯卿的酒诗“松陵不隔东南望,枫落寒塘露酒旗”写的是吴江,画的东南端,是枫林、寒塘、古镇以及酒家的酒帘。 这是一首描绘苏州古镇、酒店的诗,酒中有画,画中有酒,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姑苏风味。徐安生的“夏日浑意酷暑,堪爱酒杯棋局甲,写诗人全神贯注于“酒杯棋局”之中,自得其乐,极富有生活情趣。 文森的酒诗“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写出。 六、李白的饮酒诗都有哪些【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自遣 【内容】:对酒不觉瞑[1],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月下独酌 【内容】: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内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行路难 【内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内容】: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送别 【内容】: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山中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 【内容】: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前有樽酒行二首 【内容】:(其一)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 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磋砣。君起舞,日西夕。 当年意气不肯倾,白发如丝叹何益。【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南陵别儿童入京 【内容】: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客中行 【内容】: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金陵酒肆留别 【内容】: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广陵赠别 【内容】: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把酒问月 【内容】: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七、有关唐宋时期的酒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简介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透过一个时代的酒文化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人的精神特质,以唐宋为例,略加分析,就可感知一二。 大唐帝国是一个让我们后人值得骄傲和怀恋的时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批批伟大的人物。如今一个个遥远响亮而又亲切的名字依然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现存的唐人有关酒的诗歌作品中抒发的感情,就与唐代乐观,昂扬的时代精神相合拍,与当时整个民族自信,自强,豪放外向和壮志凌云的心态相一致。雄而壮的诗酒情和雄而壮的唐帝国形象相得益彰。 在唐代,不会经营谋生不被人耻笑,相反地如果你不会喝酒则是很丢人的事。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喜欢喝两口,像唐王李世民他有“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垒”的诗句,就连女皇武则天也有“送酒惟须多,流杯不用稀”的豪情。 尤其是唐代文人的诗中有不少是与酒有关的名句,而且能张显个性,如诗仙李白,他在给妻子的诗中形容自己“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他的《将进酒》中说“会须一饮三百杯”虽是夸张,但也足见酒在诗仙日常生活中的份量。另外,像他的“清樽金酒十千”,“借酒消愁愁更愁”。。。。。。都因酒而豪放,因酒而张扬,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描绘“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豪迈。就连杜甫本人,他现存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将近有三百首谈到了诗,更不用说像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荡气回肠,贺知章解金龟换酒的情深意切。 比之唐人,宋人的心态普遍变得静弱而不雄强,内敛而不扩张,追求安适而厌恶激情。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许多士大夫在“酒----美女----歌舞”的文化娱乐习俗中浸泡。将酒称为“钓诗钩”的苏轼,也只能静静地“把酒问青天”,对人生,对宇宙进行理性的思考。更不用说雍容风雅的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的闲适,风流浪荡文人柳咏的“今宵酒醒何处”的“浅斟低唱”,以及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就让她“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的尴尬,都注重的是个体的生命体验。即使到了南宋辛弃疾他也想像唐人雄壮一回“醉里挑灯看剑”,但仍挽回不了大宋王朝的灭亡。 由此可见,时代造就英雄,同时一个时代他也可造就一个时代特有的精神特质,时代不同,那个时代的精神特质也就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