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秋天寒冷的诗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叶绍翁《夜书所见》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杜牧《秋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曹丕《燕歌行》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 李白《长相思·其一》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 杜甫《宿府》 二、关于秋天寒冷的诗句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三、形容秋天寒冷的句子大全关于秋天寒冷的句子 描写深秋寒冷的句子 1. 秋夜无眠,独自漫步在林间,听唧唧的秋蝉鸣叫,它鸣叫的是秋的凄凉吗? 2.逝去的秋天满载回忆,满目苍夷的我定在冷风中。 3.生活的光环不也同样丰富多彩吗?人生的长河又何尝不是条斑斓闪烁的彩带。在人生的原野上,燃烧着炽热的追求,流淌着沸腾的热血,焕发着青春的朝气,把无数神奇的梦幻,变成辉 煌的画卷。秋天恰如人生的中年,经历漫长的岁月沧桑磨砺正在逐渐充实成熟。 4.层秋雨层凉,秋雨绵绵秋意长。没有了春天的春暖花开,没有冬天的严寒深沉。秋天就是秋天,多彩的季节。最喜爱那秋天的枫叶,红红的,透过阳光的光线,更加好看。透过铺满阳光 的树叶,流露着大自然的清新自然。秋天是红色的,秋天是黄色的,秋天是深绿色的。 5. 秋风瑟瑟,树叶零乱,凄凉片片,到处弥漫,心也随着欲发的伤感,突然发现,秋天是个伤感的季节…… 6.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 上了凋敝的颜色。 四、秋寒的诗词赞美1. 秋风细雨过庭帘,翠减红衰冷气添. 曲径路幽残叶落,中秋梦里故乡甜. 时至中秋天已冷, 游子衣薄思故乡. 梧桐细雨添愁绪, 最恨霜风剪菊黄. 2. 又是一夜秋风起,瑟瑟秋雨敲西窗. 可怜梦中无人伴,点点滴滴到天明. 3.秋雨绵绵轻烟绕,泼墨挥毫天地间. 古今骚客雨中行,归鸿声中又一年. 4.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秋日已至,冷雨微寒,窗外是潺潺的雨声,萧萧的雨幕,象落叶飘飞,似静夜飞花;屋里是清清的茶水,淡淡的书香,令诗情浓郁,让心绪飞扬,拨云穿雾,去感受雨为何物,竟能使昼短,能让夜长,能被人千古吟唱. 7.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 8.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9.细雨潺潺盈耳,心绪无比哀伤,种种愁情,岂是一声对雨长叹所能承载! 10.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天明. 11.窗外,秋雨还在飘飘洒洒,如烟似雾地笼罩着冥冥众生,往事过眼云烟,掩书长叹“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当雨声响起时,兀然独坐,静听天籁,只有听凭“古往今来多少事,都随风雨到心头”了. 12. 雨落初秋最知时,滴滴点点入梦迟.劳燕堂前正呢喃,藤黄无语落旧枝.初秋柳叶黄,雨中相思浓.细雨年年有,不见伴游人.秋雨绵绵秋寒乍起.问伊远行可安好,天凉多加衣! 13.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五、关于秋雨寒冷的诗句古诗1、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4、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 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白居易《雨中访崔十八》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伶仃洋》8、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杜甫《秋雨叹》其二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1、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杜甫《秋雨叹》其三12、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13、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陶澹人《秋暮遣怀》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15、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 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冯延巳《应天长》16、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7、蝶恋花今古河山无定距。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18、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杜甫《秋雨叹》19、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0、宴罢兰堂肠断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2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22、尘起一月忧无禾,瓦鸣三日忧雨多。 ——陈与义《秋雨》2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2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2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26、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27、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28、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2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30、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西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3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32、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3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34、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3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王维《栾家濑》3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37、湿屈青条折,寒飘黄叶多。 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白居易《雨中题衰柳》38、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3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40、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41、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白居易《雨后秋凉》42、微风拂掠生春丝,小雨廉纤洗暗尘。 ——黄庭坚《次韵赏美》43、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44、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 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 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温庭筠《细雨》45、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白居易《秋雨夜眠》46、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47、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温庭筠《细雨》48、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9、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 雷声匪君车,犹时过我庐。电影非君烛,犹能明我目。 如何琼树枝,梦里看不足。望望佳期阻,愁生寒草绿。 ——钱起《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5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5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5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5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秋歌》5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六、有哪些写寒秋的诗句秋寒 【唐】白居易 雪鬓年颜老,霜庭景气秋。 病看妻捡药,寒遣婢梳头。身外名何有,人间事且休。 澹然方寸内,唯拟学虚舟。秋晚 【唐】白居易 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 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秋晚 【唐】白居易 烟景淡蒙蒙,池边微有风。 觉寒蛩近壁,知暝鹤归笼。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 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晚秋夜 【唐】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馆舍秋夕 【唐】杜荀鹤 寒雨萧萧灯焰青,灯前孤客难为情。 兵戈闹日别乡国,鸿雁过时思弟兄。冷极睡无离枕梦,苦多吟有彻云声。 出门便作还家计,直至如今计未成。秋夜思归 【唐】耿湋 来时犹暑服,今已露漫漫。 多雨逢初霁,深秋生夜寒。投人心似切,为客事皆难。 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秋末长兴寺作 【唐】贯休 荒寺古江滨,莓苔地绝尘。 长廊飞乱叶,寒雨更无人。栗不和皱落,僧多到骨贫。 行行行未得,孤坐更谁亲。秋末怀旧山 【唐】贯休 昔住匡庐北,无人知姓名。 侵云收谷粟,引蚁上柑橙。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独行。 谁能将白发,共向此中生。秋末江行 【唐】贯休 四顾木落尽,扁舟增所思。 云冲远烧出,帆转大荒迟。天际霜雪作,水边蒿艾衰。 断猿不堪听,一听亦同悲。深秋过源宗上人房 【唐】李频 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 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 方从听话后,不省在愁中。山阁晚秋 【唐】李世民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 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 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晚秋洛阳客舍 【唐】刘沧 清洛平分两岸沙,沙边水色近人家。 隋朝古陌铜驼柳,石氏荒原金谷花。庭叶霜浓悲远客,宫城日晚度寒鸦。 未成归计关河阻,空望白云乡路赊。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 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 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终南秋雪 【唐】刘禹锡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 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 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澜。晚秋病中 【唐】王建 万事风吹过耳轮,贫儿活计亦曾闻。 偶逢新语书红叶,难得闲人话白云。霜下野花浑著地,寒来溪鸟不成群。 病多体痛无心力,更被头边药气熏。晚秋 【唐】元稹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 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 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晚秋江上作 【唐】张祜 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 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 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晚秋潼关西门作 【唐】张祜 日落寒郊烟物清,古槐阴黑少人行。 关门西去华山色,秦地东来河水声。长安晚秋 【唐】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七、形容秋天寒冷的句子大全1. 秋夜无眠,独自漫步在林间,听唧唧的秋蝉鸣叫,它鸣叫的是秋的凄凉吗?2.逝去的秋天满载回忆,满目苍夷的我定在冷风中。 3.生活的光环不也同样丰富多彩吗?人生的长河又何尝不是条斑斓闪烁的彩带。在人生的原野上,燃烧着炽热的追求,流淌着沸腾的热血,焕发着青春的朝气,把无数神奇的梦幻,变成辉 煌的画卷。 秋天恰如人生的中年,经历漫长的岁月沧桑磨砺正在逐渐充实成熟。4.层秋雨层凉,秋雨绵绵秋意长。 没有了春天的春暖花开,没有冬天的严寒深沉。秋天就是秋天,多彩的季节。 最喜爱那秋天的枫叶,红红的,透过阳光的光线,更加好看。透过铺满阳光 的树叶,流露着大自然的清新自然。 秋天是红色的,秋天是黄色的,秋天是深绿色的。5. 秋风瑟瑟,树叶零乱,凄凉片片,到处弥漫,心也随着欲发的伤感,突然发现,秋天是个伤感的季节……。 八、求一首关于秋寒的格律诗汤惠休《秋思引》赏析 作者:汤华泉 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 思君末光光已灭,眇眇悲望如思何! 汤惠休善于写情诗,这首诗的题目翻译为现代语就是:秋天的情歌。提起这个题目,人们自然就会想起两首古代很著名的诗篇,一是《诗经·蒹葭》,其起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另是《楚辞·湘夫人》,开篇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都是秋天的情歌。惠休此作当受到这两首诗的感发,他似是有意将重章叠句、累数十百言、反复铺写的这种缠绵悱恻的情意,凝聚到一首四句短歌中。这首短歌的抒情主人公当为女性。 “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这是写节令,写秋色。“秋寒依依”、“白露萧萧”即《礼记·月令》所谓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之意,“依依”状秋寒的隐约,“萧萧”状白露的零落。“风过河”、“洞庭波”为互文,意为秋风吹过江河、吹过洞庭,在江湖上掀起了波浪。这自然是抒情主人公所伫思的环境。秋气、秋色本来就易引动人们悲郁之情、望归怀远之情,这位“有所思”的女子在此时登山临水,忧伤当如之何呢?“秋寒依依”、“白露萧萧”似乎也映现了她那冷落而无所着落的心境,如同宋玉《九辩》所说的那样:“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依依”、“萧萧”应当说融合了她的心理感觉。这两句所写又是这位女子望中所见。她是在伫望意中人,这人也是“在水一方”。本已是可望而不可即,“风过河”、“洞庭波”又加深了间阻,也加重了她的悲愁,不要说休想“与佳期兮夕张”(《湘夫人》),恐怕连发“溯洄”、“溯游”(《蒹葭》)之念都难;但她还是这样凝神骋望,“风过河”、“洞庭波”也显出了时间过程,这位女子似乎忘了时间,这是怎样的一往情深啊。 “思君末光光已灭,眇眇悲望如思何!”这两句直接透露主人公的心思,用第一人称自白,意思是说:我在黄昏里思念你直到天黑,这样遥遥悲望,怎样才能表达、怎样才能对待我这思念的情怀啊!从这两句又可见她伫望的长久,上两句应是写白日,这里写到黄昏、写到天黑,真是“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王建《望夫石》)啊。前一句第一字是“思”,后面又有“思”,两个“思”字的回环叠用,显出了思情的强烈,而“如思何”更表达了她那无可名状、无从对待、无法消解的复杂意绪。这是一层。还有一层:“末光”又可比喻恩宠。《史记·萧相国世家》太史公赞就说萧何因“汉兴,依日月之末光”而建立事功,后又用于男女关系,陆机《塘上行》云:“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这里“思君末光”的比喻义同陆机,她在希求意中人的恩宠,“光已灭”似乎预示了对方感情的变化,这叫她何以为怀呢。理解了这一层,“悲望”的深层意蕴也就显露出来了。看来这位女子比“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更加失望,比“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心境更为悲苦。 这首短诗所抒写的内容与上述两首古歌比较起来,自是有多少、厚薄的差别,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就这四句而言,其蕴含已是很大了,女主人公的悲怨缠绵也表达得相当充分、深切了。这首诗能做到句短意长,是得力于语言的锤炼及情景恰当的处理。上古诗歌的语言一般要来得宽松些,如果将此诗翻成《诗》、《骚》,篇幅至少要加大一倍。此诗的景物描写与情意结合也十分紧密,而不像上古诗歌的景物描写带有较多的“起兴”意味。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显现了古体向近体演进的痕迹。更为引人注意的是,这首七言四句短诗从结构到韵式几乎全同于后来的七言绝句①,文学史家讲七绝发展史都认为它是最早出现的七绝雏型作品。绝句本产生于民间歌谣,而汤惠休对民歌有着特殊的爱好,其作品当时就被颜延之讥之为“巷中歌谣”(《南史·颜延之传》),他能写出这首准七绝,能写出像《江南思》、《杨花曲》那样的准五绝,是很自然的。对汤惠休在近体诗发轫阶段所作的贡献,应给予应有的评价。 (汤华泉) 【注】①七绝韵式的规定是:用同部平声韵,第三句不入韵。这首诗符合要求。前此七言四句的楚歌如项羽的《垓下歌》是句句用韵,前两韵为仄声,后两韵用同字平声,张翰《思吴江歌》,句句用韵,皆为同部平声,已有进步,但都不合要求;而那两首楚歌又句句皆有“兮”字,也显得很不紧凑。 九、秋寒的诗词赞美1. 秋风细雨过庭帘,翠减红衰冷气添.曲径路幽残叶落,中秋梦里故乡甜.时至中秋天已冷, 游子衣薄思故乡.梧桐细雨添愁绪, 最恨霜风剪菊黄.2.又是一夜秋风起,瑟瑟秋雨敲西窗.可怜梦中无人伴,点点滴滴到天明.3.秋雨绵绵轻烟绕,泼墨挥毫天地间.古今骚客雨中行,归鸿声中又一年.4.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秋日已至,冷雨微寒,窗外是潺潺的雨声,萧萧的雨幕,象落叶飘飞,似静夜飞花;屋里是清清的茶水,淡淡的书香,令诗情浓郁,让心绪飞扬,拨云穿雾,去感受雨为何物,竟能使昼短,能让夜长,能被人千古吟唱.7.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8.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9.细雨潺潺盈耳,心绪无比哀伤,种种愁情,岂是一声对雨长叹所能承载!10.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天明.11.窗外,秋雨还在飘飘洒洒,如烟似雾地笼罩着冥冥众生,往事过眼云烟,掩书长叹“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当雨声响起时,兀然独坐,静听天籁,只有听凭“古往今来多少事,都随风雨到心头”了. 12.雨落初秋最知时,滴滴点点入梦迟.劳燕堂前正呢喃,藤黄无语落旧枝.初秋柳叶黄,雨中相思浓.细雨年年有,不见伴游人.秋雨绵绵秋寒乍起.问伊远行可安好,天凉多加衣!1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一、描写秋寒冷的诗句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已凉 (唐)韩翎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