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寻带“埙”字的诗或词京兆尹厅前甘棠树降甘露 钱起 内史用尧意,理京宣惠慈。 气和祥则降,孰谓天难知。 济旱露为兆,有如埙应篪。 岂无夭桃树,洒此甘棠枝。 玉色与人净,珠光临笔垂。 协风与之俱,物性皆熙熙。 何必凤池上,方看作霖时。 临江仙 程大昌 遥认埙篪相应,为传珠贯累累。紫荆同本但殊枝。 直须投老日,常似有亲时。子姓亦闻多慧性,贪书不是痴儿。 朝家世世重诗书。一登龙虎榜,许并凤凰池。 水龙吟 张榘 先来花较开迟,怎禁风雪摧残过。红英紫萼,从他点缀,翻成沾污。 一点清香,几多秾艳,紧藏不露。伴杨花散漫,逡巡堆积,纤粟处、妆成大。 多谢东君造化。把群阴、一朝除破。 千机锦绣,露浓香软,中间坐我。嚼徵含商,振金敲玉,埙篪相和。 问西湖,别有一番桃李,肯同游麽。 南歌子 张元干 玉斧修圆了,冰轮分外清。 共看星向绣衣明。元是生朝为寿、对难兄。 鸿雁翻秋影,埙篪和笑声。他年中令彩衣荣。 记取今宵丹荔、醉瑶觥。 眼儿媚 魏了翁 梦魂不踏正牙班。 直作五云闲。简编真乐,埙篪雅韵,菽水清欢。 都将瞥忽荣华事,春梦晓云看。只期他日,实愿受用,大耐高官。 临江仙 卢祖皋 跨鹤云间犹未久,风流全胜年时。唤回和气上梅枝。 酒边春市动,琴外画帘垂。长是细吟攻愧寿,还歌连桂新词。 早催凫舃向南飞。一官传鼎鼐,四海看埙篪。 满江红 刘克庄 楮叶工夫,辛苦似、镂冰炊砾。君看取、天公巧处,自然形色。 发彩已非前度绿,眼花休问何时赤。又谁能、月下待红娘,传音息。 投辖饮,追欢急。持帚扫,痴心惜。 有埙篪谐律,不宵竽瑟。点点散来居士室,丛丛生占骚人国,便高烧、绛蜡写乌丝,留真迹。 2.急寻带“埙”字的诗或词京兆尹厅前甘棠树降甘露 钱起 内史用尧意,理京宣惠慈。气和祥则降,孰谓天难知。 济旱露为兆,有如埙应篪。岂无夭桃树,洒此甘棠枝。 玉色与人净,珠光临笔垂。协风与之俱,物性皆熙熙。 何必凤池上,方看作霖时。 临江仙 程大昌 遥认埙篪相应,为传珠贯累累。紫荆同本但殊枝。直须投老日,常似有亲时。子姓亦闻多慧性,贪书不是痴儿。朝家世世重诗书。一登龙虎榜,许并凤凰池。 水龙吟 张榘 先来花较开迟,怎禁风雪摧残过。红英紫萼,从他点缀,翻成沾污。一点清香,几多秾艳,紧藏不露。伴杨花散漫,逡巡堆积,纤粟处、妆成大。多谢东君造化。把群阴、一朝除破。千机锦绣,露浓香软,中间坐我。嚼徵含商,振金敲玉,埙篪相和。问西湖,别有一番桃李,肯同游麽。 南歌子 张元干 玉斧修圆了,冰轮分外清。共看星向绣衣明。元是生朝为寿、对难兄。鸿雁翻秋影,埙篪和笑声。他年中令彩衣荣。记取今宵丹荔、醉瑶觥。 眼儿媚 魏了翁 梦魂不踏正牙班。直作五云闲。简编真乐,埙篪雅韵,菽水清欢。都将瞥忽荣华事,春梦晓云看。只期他日,实愿受用,大耐高官。 临江仙 卢祖皋 跨鹤云间犹未久,风流全胜年时。唤回和气上梅枝。酒边春市动,琴外画帘垂。长是细吟攻愧寿,还歌连桂新词。早催凫舃向南飞。一官传鼎鼐,四海看埙篪。 满江红 刘克庄 楮叶工夫,辛苦似、镂冰炊砾。君看取、天公巧处,自然形色。发彩已非前度绿,眼花休问何时赤。又谁能、月下待红娘,传音息。投辖饮,追欢急。持帚扫,痴心惜。有埙篪谐律,不宵竽瑟。点点散来居士室,丛丛生占骚人国,便高烧、绛蜡写乌丝,留真迹。 3.乐器埙(什么都行埙的内涵 很多人都有吹响瓶子的体验,当吹出的气流遇到瓶口边棱后产生了边棱音,边棱音与瓶内的空气团产生耦合振动就会发出呜呜的声音。 这就具备了产生一件乐器的基本条件。 原始先民有下意识地吹响中空腔体的很多机会,他们也就有了发现一件乐器的可能。 他们只要找到或制作一个可以产生空气团的腔体,在上面开出一个吹孔和几个指孔,就完成了一件乐器。 这个腔体的形状曾经有卵形的、鱼形的、棒形的、葫芦形的、牛头形的等等,但其中为数最多的是卵形的;制作的材料初始时用泥土,也有用兽骨、玉石、木材、甚至用合成材料等多种选择,但其中使用最多的材料还是泥土;这个空腔的体积可大可小,腔体大的发音的频率低;指孔的多少和大小不等,打开的面积越大,发出的频率越高。 一般说靠指孔的开合,可以吹出的音域大概只在十度左右,称之为指孔音。指孔全部闭合后,靠改变吹气的角度和力度,还可以向下吹出五度甚至八度音,音越低时音量越小,称之为俯吹音。 俯吹音的音量虽稍小,但在音色上有独特的魅力。 我们的祖先给这类乐器起的名字是"埙",也可以写做"埙"。 埙的音色低沉苍劲,醇厚圆润有如人声,找不到有其它的乐器与其音色相近。但是由于埙的音色独特、音域较窄决定了它只能是一件特色乐器。 我国的埙至今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出土的和民间流传的埙分布十分广泛。 外国人的祖先当然也会有产生这样乐器的机会,那些洋埙的英文名字是"奥卡里纳(ocarina)"。 ocarina在历史上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被认为是"竖笛类梨状小型管乐器,音质与竖笛相仿。 音域极小,简直像个玩具。①" 甚至给它起了 "甜薯"(sweet potato)的浑名。 曾有一首一度流行的、叫做《吹埙者》的歌曲,依照原文Sweet potato piper直译,就是《吹甜薯管的人》②。 中国埙的吹孔是很普通的圆孔,钻孔成型很容易,所以产生的年代久远;而绝大多数的ocarina的吹孔都作成了与竖笛一样的哨嘴(fipple mouthpiece)。 哨嘴的制作较圆孔的制作要复杂得多,所以ocarina的历史至今才只有140多年(1860年出现②)。哨嘴使ocarina的音色接近竖笛,而无法发出像埙那样独特的音色。 另外哨嘴固定了ocarina进气的角度,使它无法吹奏"俯吹音"和气滑音,这就大大压缩了它的音域,并减弱了表现力。 目前国内有人称ocarina为陶笛,这是因为有一张用ocarina演奏的CD被译作《陶笛之歌》,"陶笛"之称遂被讹传。 译者不知"笛"是一根管子,由空气柱振动而发声。而埙或ocarina却不是管子,振动的是一个气团,两者在发音的规律上也很不相同。 把ocarina称为"哨嘴埙"最科学,称为"洋埙"也说得过去,直接叫它的英文名字也很合乎潮流,唯独称其为"陶笛"最不科学。 ①《外国音乐辞典》p539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8年8月 第一版 ②《牛津简明音乐辞典》p690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1年11月 北京第1版 我们谈及埙的历史时总是包括了那些只有一个吹孔,或虽有少数指孔,也很难吹出简单音阶的腔体,它们当然还算不上一件乐器,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玩具。 但是在追溯这两类东西的历史时却无法把它们分开。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中的一类发展了音乐的属性,成为乐器;另一类在外形上求发展,制成了人头形、鱼形、龟形、蝉形、猴形、鸡形、鹌鹑形、马形、鹿形、甚至靴形的哨类玩具。 本文仅介绍作为乐器的埙在近几十年内的发展情况。 埙的复兴和发展 在古代埙是雅乐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雅乐是中国古代用于宗教、政治、风俗的各种仪式典礼中的音乐。盛行于周代。 兴盛了400多年以后到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衰落消失。 汉代以后,雅乐的主要乐器编钟、编磬、埙、篪、瑟等已被新兴的乐器如琵琶、横吹等所取代,乐器领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更新,雅乐的许多乐器逐渐在音乐苑囿里消失。 所以尽管很多古籍都有关于在雅乐中使用埙的记载,但埙在社会音乐活动中却很少出现,只有极少数文人对埙有一定了解。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埙突然受到关注,大量的演奏者、作曲者参与了埙的制作与改革;创作了大量埙曲;在多种场合表演了埙乐。 这段埙音乐的发展历史自始至终以中华音乐文化为背景,呈现了浓厚的中国风格。 对古埙的研究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是有一个成果是必须提及的。 1978年5月的《音乐论丛》和1980年1月的《音乐论丛》刊载了黄翔鹏先生的《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1978年第10期《文物》刊载了吕骥先生的《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黄、吕两位先生从陶埙音孔逐渐增加的历史中,摸索了我国音阶发展的情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埙得到迅猛的发展,制埙者中有很多人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教授曹正、天津音乐学院竹笛、琵琶教授陈重的影响。曹、陈二人都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摸索制埙的。 而他们的研制却又多少都受到了大同乐会的影响。 大同乐会的埙 1919年郑觐文③在上海组织大同乐会后,立即开始仿制各种古乐器并投入使用。 1923年6月3日《申报》报道:"圣玛利亚女学开中国音乐会……。 4.所有带乐器的成语【哀丝豪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 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八音迭奏】: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 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伯埙仲篪】: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 旧时赞美兄弟和睦。【楚管蛮弦】:泛指南方的管弦乐器。 【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 泛指音乐活动。【吹吹打打】:指各种乐器的合奏。 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 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吹鼓手】:旧时婚丧礼仪中吹打乐器的人,比喻专为别人捧场的人。 【吹角连营】:角:古代军中所吹的乐器。指整个军营响着进攻的号角。 【吹埙吹箎】:埙、箎:古时的两种乐器。埙和箎两种乐器合奏起来,声音和谐。 用于赞美兄弟之间感情和睦融洽。【吹竹弹丝】: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垂磬之室】:磐:用石、玉制成的曲尺状打击乐器。像垂磬一样一无所有的房屋。 形容十分贫困。【大吹大擂】:许多乐器同时吹打。 比喻大肆宣扬。【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欺欺人。【鼎食鸣钟】:鼎:古代炊器;钟:古代乐器。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 【繁丝急管】:繁:杂;丝:弦乐器;管:管乐器。指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 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鼓角齐鸣】: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 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鼓乐喧天】:鼓:弹奏。 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形容十分欢乐热闹。【鼓舌掀簧】: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 指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黄钟瓦釜】: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 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击筑悲歌】:击:敲击;筑:古乐器名。 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急管繁弦】: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急拍繁弦】:犹言急管繁弦。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急竹繁丝】: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同“急管繁弦”。 【胶柱调瑟】: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 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解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 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 也形容各种声音。【铿铿锵锵】: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或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鸣钟食鼎】: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 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弄管调弦】:犹弄竹弹丝。 指吹奏管弦乐器。【弄竹弹丝】:指吹奏管弦乐器。 【品竹弹丝】: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乐器。【品竹调弦】: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亦作“品竹调丝”。【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 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敲金戛玉】:指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同“敲金击石”。【琴瑟不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 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琴瑟失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 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 【轻拢慢捻】:拢:用手指在弦乐器的弦上按捺;捻: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形容轻巧从容地弹奏弦乐器。 【轻挑漫剔】:形容从容地弹奏乐器。【取瑟而歌】:瑟:弦乐器。 弹瑟歌唱。比喻用曲折的方式表达情意。 【如埙如篪】: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如埙如箎】: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 比喻兄弟和睦。【山林钟鼎】:山林:指隐居;钟鼎:古代的乐器钟和盛食物的鼎,这里比喻贵族生活。 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声出金石】:金石:指古代的打击乐器。 好像是从乐器中发出来的声音。形容歌声悦耳动听。 【声振林木】:声:歌声。歌声振动了林木。 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笙磬同音】:笙:簧管乐器;磬:古代石制打击乐器。 笙和磬发出的音响和谐。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诗肠鼓吹】: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室如悬磬】: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象挂着石磬一样。 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 5.形容乐器合奏的声音的成语【伯埙仲篪】: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 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 泛指音乐活动。 【吹吹打打】:指各种乐器的合奏。 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吹埙吹箎】:埙、箎:古时的两种乐器。 埙和箎两种乐器合奏起来,声音和谐。用于赞美兄弟之间感情和睦融洽。 【两部鼓吹】: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 特指蛙鸣。 【两部蛙鸣】: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 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 也用来形容悠闲舒适的天然形成的生活环境。 【如埙如篪】:埙、篪、乐器名。 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诗肠鼓吹】:鼓吹:乐器合奏。 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蛙鸣鼓吹】: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 两部器乐合奏。一般指蛙鸣。 也用来形容悠闲舒适的天然形成的生活环境。 6.形容乐器的成语八音遏密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遏:阻止;遏密: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各种乐器停止演奏。指国家元首去世 解弦更张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 哀丝豪竹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八音迭奏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吹大法螺 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吹弹歌舞 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大吹大擂 许多乐器同时吹打。比喻大肆宣扬。 盗钟掩耳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繁弦急管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改弦更张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鼓角齐鸣 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急管繁弦 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击筑悲歌 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黄钟瓦釜 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胶柱调瑟 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金石丝竹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品竹弹丝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敲金击石 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如埙如箎 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