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读书人的诗句一、关于读书的古诗: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4.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2.古人关于读书的诗句,谚语,格言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古人关于读书的诗句,谚语,格言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古人谈读书的诗句10句1,《劝学》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话文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观书》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白话文释义: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3,《读书》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白话文释义: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4,《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白话文释义: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5,《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白话文释义: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6,《勤学》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白话文释义: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 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7,《劝学诗 / 偶成》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白话文释义: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8,《劝学》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白话文释义: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9,《读书》唐代: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白话文释义:家中的财产是些什么,就是那满满一屋的书籍。 在环境优美安静的书斋缓缓打开书卷,徜徉书海与圣贤心灵对话。德才兼备的人们虽然没有在同一时代,但自古以来他们却是互相赞许欣赏的。 在书桌上看见书的欣喜,胜过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 10,《读书有所见作》清代: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白话文释义:人心和禾苗一样,得到养分才能生长。禾苗用泉水灌溉,心智用道理陶冶,一天不读书,心中便没有好想法,一个月不读书,连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来的清爽。 5.读书诗词求关于读书的诗词,古今中外皆可,谢谢【劝学】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罗邺·叹流水》 人间莫漫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 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不回。 《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无名氏·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金缕衣”曲调名。 “堪”可以。“直须”必须。 【勤学】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注释]:“寻章摘句”指从典藉中寻觅典故、摘取词句。“老”此指终身从事。 “雕虫”喻指写诗作文。“晓月”拂晓的月亮。 “当帘”正对着窗帘。“玉弓”指月亮。 “辽海”这里借指战场,暗喻读书为国报效。“哭秋风”这里借指悲秋的诗文,感叹通宵苦读且报国无门。 【治学】 《皮日休·读书》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ت。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阎防·百丈溪新理茅茨读书》 浪迹弃人世,还山自幽独。姑傍巢由踪,吾其获心曲。 荒庭何所有,老树半空腹。秋蜩鸣北林,暮鸟穿我屋。 栖迟乐遵渚,恬旷寡所欲。开卦推盈虚,散帙攻节目。 养闲度人事,达命知止足。不学东国儒,俟时劳伐幅。 《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荀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6.古人谈读书的诗句10句1、《冬夜读书示子津》【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杂诗》【晋】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5、《闲居书事》【唐】杜荀鹤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6、《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昌谷读书示巴童》【唐】李贺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8、《冬夜读书有感》【宋】陆游 胸中十万宿貔貅,皂纛黄旗志未酬。 莫笑蓬窗白头客,时来谈笑取幽州。 9、《读书》【宋】陆游 力不扶微学,心犹守旧闻。 壁间科斗字,秦火岂能焚? 10、《寒夜读书》【宋】陆游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2: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 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 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 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7.关于读书的古诗大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欧阳修《画地学书》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刘昚虚《阙题》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孟郊《劝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杜甫《柏学士茅屋》 8.关于古代有关读书人心忧天下的诗句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 山深闻鹧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