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疯和尚的诗句

1.描写僧人的诗句

1、苦县光和尚骨立 唐 杜甫 《李潮八分小篆歌》2、和尚性好耍 宋 无名氏 《失调名》3、趁却闲和尚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4、趁却闲和尚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5、真天子生来不是和尚料 清 贾凫西 《木皮散人鼓词》6、天下老和尚 宋 释崇岳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7、呼为两个闲和尚 宋 释从瑾 《颂古三十八首》8、老和尚为谁没齿更穿龈 宋 释大观 《偈颂五十一首》9、水潦和尚不合吃马师一踏 宋 释道璨 《偈颂二十五首》10、堪笑水潦和尚 宋 释道璨 《偈颂二十五首》11、触忤和尚重解 宋 释道昌 《颂古五十七首》12、南岳让和尚 宋 释道颜 《颂古》13、和尚子 宋 释法薰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14、老和尚你和我知 宋 释法薰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15、天下老和尚罪过弥天 宋 释法薰 《偈颂六十八首》16、个是南岳让和尚 宋 释慧空 《颂古》17、者老和尚 宋 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18、放过布袋和尚 宋 释如珙 《偈颂三十六首》19、烧著庐山罗汉院裹王和尚脚指头 宋 释师范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20、志公不是闲和尚 宋 释师范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21、庐山归宗和尚无端拭坏一双眼睛 宋 释师范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22、南岳让和尚 宋 释师范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23、广度和尚 宋 释师观 《偈颂七十六首》24、昔日翁和尚 宋 释惟一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25、和尚尊位如何 宋 释惟一 《颂古三十六首》26、汝逆和尚顺 宋 释印肃 《偈颂三十首》27、石头和尚草庵歌 宋 释印肃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28、非惟和尚同尘 宋 释原妙 《偈颂六十七首》29、百草头上闲和尚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30、百草头俱胝和尚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31、万迥和尚 宋 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32、志公不是闲和尚 宋 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33、却请和尚道 宋 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34、尽大地老和尚 宋 释智朋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35、却请和尚道 宋 释重显 《颂一百则》36、和尚也并却 宋 释重显 《颂一百则》37、和尚有也未 宋 释重显 《颂一百则》38、还见芭蕉和尚麽 宋 释子益 《偈颂七十六首》39、志公不是闲和尚 宋 释宗杲 《偈颂一百六十首》40、宗禅和尚何分别 宋 宋太宗 《缘识》。

2.描写僧人的诗句

1,《题鹤林寺僧舍》唐代 李涉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译文:在游览寺院的时候,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聊了很久,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 2,《听蜀僧濬弹琴》唐代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译文: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 3,《别山僧》唐代 李白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译文:你是何处的名僧来到水西山,乘着扁舟而赏月,宿于泾溪。 4,《送僧南归》宋代 简长 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

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译文:振动锡杖走入荒地,不免以涧水果腹,饥饿难忍。

你又回寺院练习禅定,听那孤独的猿猴雪中长鸣。 5,《饭覆釜山僧》唐代 王维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 译文:晚上知道了清净的佛理,白天便远离人群。

等着远方覆釜山的僧人,预先打扫自己的房子。

3.描写和尚的诗词有哪些

1,《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唐代 岑参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

译文:忙里偷闲来和尊敬的郑大师谈禅,急忙的去寻找这座寺庙。乘船才能发现岸花覆盖着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水碓,顺着水碓声寻去,岸边是一片竹林。

2,《哭柏岩和尚》 唐代 贾岛

苔覆石床新,师曾占几春。

译文:新鲜的青苔覆盖在石床上,师傅曾享受了几度春秋。

3,《送冽寺主之京迎禅和尚》 唐代 灵一

禅门居此地,瞻望在虚空。水国月未上,苍生如梦中。

译文:禅门坐落在这个地方,遥望着虚无缥缈的天空。水面上月亮还未升起,人生就像梦一场。

4,《赠景和尚院》 唐代 贯休

貌古眉如雪,看经二十霜。寻常对诗客,只劝疗心疮。

译文:容貌上眉毛像雪一样白了,看着像似经历了二十载。寻找经常能对诗之人,只想劝慰自己修复心伤。

5,《见杭州乌窠和尚后作》 唐代 白行简

白头居士对禅师,正是楞严三昧时。

译文:白发居士面对着禅师,正是坚固摄持诸法之三昧经书。

4.形容“和尚”的诗句有哪些

1、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白居易)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2、鸟窠和尚赞 (白居易)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3、赠鸟窠和尚诗 (白居易)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4、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岑参)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带旧珠。

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5、赠袒肩和尚 (杜荀鹤)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

若比吾师居世上, 何如野客卧岩隈?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1、法海和尚是个道貌岸然的人物。

2、电影里的那位老和尚,武艺精湛,盖世无双。 3、和尚们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3、造句 网(在线造句词典)-造句大全,几千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哦! 4、小和尚恍然大悟,不再生气了。 5、你这几句话,让人大惑不解,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6、和尚由于罪孽深重,在阴问遭受了刀砍锯断的惩罚。 7、人活着要有理想,有作为,切不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8、这时一个小和尚来到棋局前只见他一身纳衣一尘不染,面对令众人眼花缭乱的棋局露出了迥然不同的神色。 9、和尚的脑袋,真是寸草不生! 10、老和尚一席话犹如当头棒喝,他幡然悔悟。

11、这个人向来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难堪重任。 12、你说这没头没脑的话,是啥意思,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3、花和尚鲁智深性情暴躁,遇到不平之事,不由分说,举拳便打。 14、古代和尚学经,多半靠师傅口传心授。

15、在唐代的中国,和尚是普通民众崇拜的偶像,僧侣之间追求佛法的的修为,追求品德学识的修养,他们不以貌取人,注重以德服人,基于这种氛围许多得道高僧应运而生,比如,玄奘便是众所周知的唐僧。

5.请各位朋友帮忙收集 描写假和尚的诗句

大乘经上讲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是佛菩萨的境界。他们的烦恼与菩提是一不是二,所谓的“一实相”。

不吃酒是佛的五戒之一。吃肉佛虽没有禁,但是吃肉的人没有慈悲心。故佛法传到中国,佛门的大护法梁武帝带头吃长素,一直延续到今天。吃肉喝酒是烦恼!但是佛菩萨可以用烦恼为利益事,他们的烦恼就是菩提!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指的就是历史上的济公。你们看《宋高僧传》,济公吃肉喝酒真有其事。印光大师文钞也有记载。

南北朝时,有一个香灯师。香师已经证道,但是没有法缘,没有人瞧得起他,没有人信他。于是决定往生了。临行前,道场有法会,香师命人在院子里挖了一个池塘,注满水。法会上桌子摆的都是鸡鸭鱼肉,香师与大众一起吃。吃完后,香师现大神通,吃到肚里的肉全部吐出来,天上飞的飞去,水里游的游去。众人大惊失色!方知香师是得道高僧。

这是凡夫不能学的!我们烦恼就是烦恼。不要以为吃肉喝酒没关系,心里有佛就行?印光大师也有开示:济公吃死物,吐活物,我们吃了肉连原样也吐不出来!怎么可以学!

我们不能学,见了吃来的人也不可以诽谤!也许人家得道了,你认识吗?像济公,你要诽谤,就是谤佛法僧。

现在有人把这首偈后面加了两句“学我者入地狱,谤我者升天堂”,这个。害死人了!学我者入地狱,正确!谤我者升天堂,害死人!像济公,你去谤谤,看看能不能升天堂?

谤我者亦入地狱耶!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