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抒发守卫边疆将士豪情的古诗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反映边疆战士的诗句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诗: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囊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黜官自西掖,待罪临下阳。 空积犬马恋,岂思鹓鹭行。 素多江湖意,偶佐山水乡。 满院池月静,卷帘溪雨凉。 轩窗竹翠湿,案牍荷花香。 白鸟上衣璧,青苔生笔床。 数公不可见,一别尽相忘。 敢恨青琐客,无情华省郎。 早年迷进退,晚节悟行藏。 他日能相访,嵩南旧草堂。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汉中二良将,今昔各一时。 韩信此登坛,尚书复来斯。 手把铜虎符,身总丈人师。 错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英雄若神授,大材济时危。 顷岁遇雷云,精神感灵祇。 勋业振青史,恩德继鸿私。 羌虏昔未平,华阳积僵尸。 人烟绝墟落,鬼火依城池。 巴汉空水流,褒斜惟鸟飞。 自公布德政,此地生光辉。 百堵创里闾,千家恤悼婪。 层城重鼓角,甲士如熊罴。 坐啸风自调,行春雨仍随。 芃芃麦苗长,蔼蔼桑叶肥。 浮客相与来,群盗不敢窥。 何幸承嘉惠,小年即相知。 富贵情易疏,相逢心不移。 置酒宴高馆,娇歌杂青丝。 锦席绣拂庐,玉盘金屈卮。 春景透高戟,江云篲长麾。 枥马嘶柳阴,美人映花枝。 门传大夫印,世拥上将旗。 承家令名扬,许国苦节施。 戎幕宁久驻,台阶不应迟。 别有弹冠士,希君无几遗。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 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 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 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 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 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 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 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 幸得趋幕中,托身厕群才。 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飕。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 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 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 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 车马隘百井,里闬盘二江。 亚相自登坛,时危安此方。 威声振蛮貊,惠化钟华阳。 旌节罗广庭,戈鋋凛秋霜。 阶下貔虎士,幕中鹓鹭行。 今我忽登临,顾恩不望乡。 知己犹未报,鬓毛飒已苍。 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 蝉鸣秋城夕,鸟去江天长。 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 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通人 太乙连太白,两山知几重。 路盘石门窄,匹马行才通。 日西倒山寺,林下逢支公。 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 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 箫声不可闻,此地留遗踪。 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 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 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 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 回廊映密竹,秋殿隐深松。 灯影落前溪,夜宿水声中。 爱兹林峦好,结宇向溪东。 相识唯山僧,邻家一钓翁。 林晚栗初拆,枝寒梨已红。 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 愿谢区中缘,永依金人宫。 寄报乘辇客,簪裾尔何容。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 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 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 不见征战功,但闻歌吹喧。 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 昨从关东来,思与故人论。 何为廊庙器,至今居外藩。 黄霸宁淹留,苍生望腾骞。 卷帘见西岳,仙掌明朝暾。 昨夜闻春风,戴胜过后园。 各自限官守,何由叙凉温。 离忧不可忘,襟背思树萱。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 峡口秋水壮,沙边且停桡。 奔涛振石壁,峰势如动摇。 九月芦花新,弥令客心焦。 谁念在江岛,故人满天朝。 无处豁心胸,忧来醉能销。 往来巴山道,三见秋草雕。 狄生新相知,才调凌云霄。 赋诗析造化,入幕生风飙。 把笔判甲兵,战士不敢骄。 皆云梁公后,遇鼎还能调。 离别倏经时,音尘殊寂寥。 何当见夫子,不叹乡关遥。 寄青城龙溪奂道人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 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 龙溪盘中峰,上有莲华僧。 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 身同云虚无,心与溪清澄。 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 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 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梁州对雨怀麴二秀才便麴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江上云气黑,脾山昨夜雷。 水恶平明飞,雨从?筅@础? ??魉娣绻 綮كセ薄? 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 麴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 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 终日看本草,药苗满前阶。 3.描写将士边疆生活的诗句渔家傲 范仲淹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连声边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陆疆是指沿国界内侧有一定宽度的地区,必须具备下述条件的地区才可称之为陆疆地区,即一要有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二要具有自然、历史、文化诸多方面的自身特点。 4.描写边疆将士的诗句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 军 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 州 词 蒲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想要更多,在这里:/z/q83799795.htm 5.描写边疆战士的诗句有哪些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字子羽,唐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当时名重一时的边塞诗人。 他的这首《凉州词》,文采壮丽,风格遒劲,堪称盛唐边塞诗中的佳作,也是王翰诗作中的代表作品。 这首诗的前两句言事,写将军战罢归营,设酒庆功。 正欲开怀畅饮,琵琶弦音急促,催人出征。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都有着浓郁的边塞色彩和鲜明的军旅生活特征,诗人借以渲染出塞外军营的特有的情调,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入了塞外古战场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 美酒、玉杯、琵琶催发,激起征戍将士的无限感慨。于是,诗的后两句转入言情:休笑战士醉卧沙场,自古以来,远赴边庭征战的能有几人生还? “ 古来 ” 句虽然用了夸张手法写出边陲战争的激烈残酷,但诗的基调仍然是雄壮高昂的,它不仅表现出战士开朗、达观的性格,也抒发了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坦荡胸怀。 古凉州靠近西域,风物情景与中原迥异。诗人在这首短诗中,抓住葡萄美酒、夜光杯和琵琶乐曲,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和地域感,有凝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情深、味浓的边塞风物画卷。 诗中的形象鲜明,格调豪壮,它没有直接去描摩人物形象,然而在全诗所渲染的景物和氛围中,一个有动作、有性格、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边塞健儿的形象已跃然纸上。塞外景色单调,作者在平常的痛饮中蕴藉了壮美的豪情,悲凉的情调,随着催发的琵琶声一起激发出来,使天地光色都显得十分壮阔。 正是这种粗线条的画面,一经点染便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盛唐边塞诗是唐王朝频繁进行边塞战争的反映。 当时不少著名的诗人都长于用七言诗体描绘塞外绮丽的风光和壮观的战争场面,王翰却善于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景象,用极为简约的绝句形式来表现同样的题材。他撇开正面的战争描写,由景入情,内容与形式十分谐调,别具风姿。 其中第二句 “ 欲饮琵琶马上催 ” ,打破了七言诗习用的音步,采用上二下五的句法,显得顿挫有致,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王翰是位富于浪漫气质的诗人,他豪放不羁,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曾因纵饮游猎,击鼓穷欢而被贬官。 诗如其人,他的这首《凉州词》以浓厚的浪漫气息,诗化了西北边陲的军旅生活,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所取得的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所表现的激昂慷慨的时代精神风貌,为唐诗艺术增添了异彩。 6.描写边疆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唐)《凉州词》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古从军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赛》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7.描写“边疆将士”的诗句有哪些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 从 军 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从 军 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 山 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塞下曲六首(选一)李 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望 蓟 门祖 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前出塞九首(选一)杜 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严 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塞 下 曲(二首)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征 人 怨柳中庸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雁门太守行 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陇 西 行陈 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己 亥 岁 曹 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如第一首 绝句很难写好,因为它篇幅短小,离首即尾。 好的绝句一般都靠意思的回旋转折造成咫尺千里之势。但王翰这首绝句却一气直下,写得酣畅淋漓,同时又精力浑健、意味无穷。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用酣畅之笔表现了一种微带悲凉但又极为豪迈的情感体验。沙场是敌我拼争的场所,是残酷的、令人恐惧的,诗人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不免带点悲凉的意绪。 但他进一步超越了悲伤,要用"醉卧"来面对残酷的战争,这又是何等的豪迈!这种与酣畅适意相统一的、毋须任何理念介入的豪迈之情,是盛唐时代特有的时代精神。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 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8.形容边疆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