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天津美的诗句

1.赞美天津的诗

《初到津门》 潞卫交流入海平, 丁沽风物久闻名。

京南花月无双地, 蓟北繁华第一城。 柳外楼台明雨后, 水边鱼蟹逐潮轻。

分明小幅吴江画, 我欲移家过此生。 张向陶 十里鱼盐新泽国, 二分烟月小扬州。

蒋诗 绝似西湖好风景, 二分烟水一分花。 崔旭 沽上人家千万户, 繁华风景小扬州。

张坦 为问江南芳草地, 何如海畔夕阳天。 还有很多,如:“柳边画舫多闻笛,水上红搂远见灯”、“水深春暖鱼龙夜,野阔秋高鹳雀风”、“出网河豚三月美,桃花红映酒家船”、“赚得南人乡思缓,白鱼紫蟹四时肥”等等。

2.关于“赞美天津”的古诗有哪些

1.《天津桥望春》

唐代: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天津桥春望》是唐代诗人雍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用天津桥畔红霞、烟柳的浓艳春色来映衬上阳宫里的寂寞、冷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难以诉说的深沉感慨。诗的前两句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写天津桥一带的美丽风光。后两句转写上阳宫前的寂寥景况,蕴涵着沉重的今昔之感。全诗语言自然,感情深沉含蓄,富有韵味。

2.《洛桥晚望》

唐代: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洛桥晚望》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寒冰初结、路无行人、榆柳萧疏、万籁俱寂的萧瑟气氛,最后一句将视线延伸到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全诗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3.《洛阳陌》

唐代: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洛阳陌》是诗人李白的乐府诗,是《全唐诗》的第164卷第22首。[1] 此首诗间接地写城东桃李花美,熙熙壤壤人来人往,观赏人数众多。虽然诗中没有具体的描绘“白玉郎”的美貌,而是写白玉郎在东陌看花时惊动了洛阳人,以此赞美洛阳的春景和游人的热闹景象令人流连忘返,实则通过“谁家郎”的春风得意与诗人作鲜明对比,隐隐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凄凉。

4.《荔枝香近·七夕》

宋代:吴文英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秋鬓改,妒月姊、长眉妩。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泪湿沙边凝伫。

《荔枝香近·七夕》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既写时节,又写亲人。作者从七夕节传说生发,悲叹自己与两位爱妾生离死别的不幸遭遇以及自身的老境凄凉,抒发对两妾的深切怀念之情。

3.描写天津的诗词有哪些

1. 天津帐饮凌云客,花市行歌绝代人。

2、凤凰楼下天津畔,仰面迎风倒载归。

3、云轻日淡天津暮,风急林疏洛水秋。

4、闻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过天津。

5、天津桥上醉骑驴,一锦囊诗一束书。

6、彩云轻举压天津,舞鹤迎鸾自在身。

7、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8、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9、天津一望碧泱泱,宫女移舟逐晚凉。

10、鸾凤栖瑶渚,天津压汉江。

11、两两星躔九九车,天津笑我醉骑驴。

12、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

13、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14、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秋尽时。

15、壶中日月长多少,闲步天津看往来。

4.寻找美丽的天津的诗歌

曾经因水而得名的天津, 近来似乎被误读为灰色。

散步海河畔,行走渤海边,微风拂面,丝丝凉爽,

无法和嘲讽之语关联。

不可否认,曾放慢脚步,那是历史中偶尔的沉重,

何必兑变为诋毁之言?

特殊的那些年,曾经的辉煌沦落为黯淡。

无数个第一,无数的耀眼,却被误读为“大农村”的荒诞。

拉登的笑话,低估了天津文化600年。

这些人言语真是可怜,像个暴发户见识短浅。

在历史面前,我们应对逝去的辉煌以尊重,

在历史面前,应该清楚天津人仍在埋头苦干。

天津真的这么一无是处吗?

要知道,天津曾经被战火摧残,

要知道,他也是地震废墟中重建,

要知道建国后,几乎所有的大项目都与之无缘,

到是迁出上百个工厂,为全国人民做了奉献。

这就是经济,这就是政治,言语中除了无奈,

徒增了心酸。

遗忘中他不曾失掉方向,科学发展,埋头苦干。

天津人没有抱怨,默默耕耘,把愿望实现。

如今,天津正在腾飞,滨海新区,

必然昂首屹立于渤海之颠。

天津的昔日风采必然重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翻开了中国以及天津现代史的新篇章。在天津人民六十年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天津已跨入了二十一世纪。如今,天津正以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它那巨大的变化也另我们应接不暇: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立交桥横架长空;快捷方便的地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高超尖端的科技发明让我们提前进入了原本未知的世界…… 如果说到天津的历史,当然少不了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鼓楼商业街位于天津老城厢繁华商业区,它是天津的发源地和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一条条古香古色的街道,一座座雕龙绘凤的亭台楼阁,无不体现了天津悠久的历史,成为了记载天津历史的标志性建筑。而炮台是明代崇祯十二年,为阻止满洲统治势力侵犯而修筑的防御工事。铃铛阁则是明代万历七年建成的一座藏经阁。这“三宗宝”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天津历史的特色,成为了天津人民永远的骄傲。 天津为渤海之滨,是一座美丽而又有着六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城市。蜿蜒的海河横贯其中,犹如一条巨龙,从三岔口流入渤海之湾。倘若俯视海河,它又像一条如玉的飘带,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妖娆。黄昏,在夕阳的照耀下,海河泛着金色的光芒,似乎有一条金纱铺展在上面。夜晚,当色彩斑斓的霓虹灯逐渐点亮时,音乐喷泉翩翩起舞,美丽的焰火映红了夜空,此时的海河更加艳丽,好似一块巨大的七彩水晶光芒四射。 那座高耸入云的天塔,在它旁边的天塔湖内设有世界一流的大型音乐灯光喷泉组泉、水幕电影。白天,鲜花草木与湖光塔影相应成趣;入夜,波光夜空间,荧塔与星月争辉…… 还有那银河广场就像一只圣洁无比的白天鹅;还有那独巨匠心的堆山公园;还有那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无不体现出天津——这个极具现代化大都市的风采。 天津的美景令我道不尽,说不完。我爱天津——我的家乡。它带给我太多的惊喜,我爱这美丽而精彩的城市——天津!

5.赞美天津的句子

1. 天津一直是我很向往的一个城市,在我的眼中她是一个古老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相融合的城市,城市面貌处于新旧交替之间,交通发达,天津人时尚而热情,不太欺生。

2. “东达沧海,西引大行,南通江淮,北拱神京”,追根溯源,千百年来,天津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而发展,天津的历史演进由直沽寨,到海津镇,至明朝的天津卫,清代的天津直隶府,京都的门户,演绎了中国历史风云重要的一篇,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风景。

3. 天津古文化街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氛围,扎根于津门,寄托了历史的厚实以及无以替代的精神存在。在清一色的仿宋建筑装潢下的古文化街,“古”字在平静的街道上可见一斑,临街的店铺一家挨一家,字画,古董,玉器,景泰蓝,甚至于景德镇的陶器,宜兴的紫砂壶,“女娲也羡泥人张,年画当属杨柳青”泥人张,杨柳青年画更显津门工艺的亮点。

4. “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到了杨柳青镇的石家大院,才体会到津西第一家——石宅的美誉果不虚传。石家大院原系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生的住宅,也称尊美堂大院,以砖、木、石雕之精美而独具特色,它也是华北地区保存较好的大型清代民宅。

5. 古镇因运河而兴,明清两代,这里漕运昌盛,“舟楫云集,帆枰蔽日”

6. 古镇十里长堤,杨柳依依,绿草茵茵,呈现出一派“杨柳青垂驿,蘼芜绿到船”的江南水乡景象。

7. 天津历史遗址多,出土文物丰富,有40处国家级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关于天津的古诗有哪些

1、洛阳陌 唐代: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译文: 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2、扶风豪士歌 唐代:李白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 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 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雕盘绮食会众客。 吴歌赵舞香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 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译文: 暮春三月飞沙扬,安史胡儿太猖狂,城中百姓怨连天,哀号不绝断肝肠。

天津桥下血成河,赤波呜咽泪不干,郊外白骨垒成山,南隐东南我奔迁。 岂料道路尽充塞,难坏沦落士一员直奔吴地避战乱,旭日东升曙光显, 惊起鸟雀噪一片,开门扫除喜涟涟。

梧桐初发柳絮飞,雕饰华丽美井栏。 好景如画人欢畅,醉卧扶风豪士衙。

天下奇士多直爽,与我意气投又羡, 做人不以他人势,情谊深重可移山。香风欢愉客心暖,好客乡俗照胆肝。

忽想战国养士人,原尝春陵四先贤,真诚待士美名扬,堂中食客人数千。 今日君效前人样,礼贤下士情意长。

我抚长剑谢主忙,脱帽欢笑表衷肠。 饮君美酒歌一曲,来日报恩效张良。

3、天津桥望春 唐代: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译文: 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

4、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唐代:李白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

分飞楚关山水遥。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 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行来北凉岁月深。

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 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

其若杨花似雪何!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

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 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渭桥南头一遇君。

酂台之北又离群。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 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译文: 回忆昔日洛阳酒商呈糟丘,为我在天津桥南头造酒楼。

花黄金白璧买来宴饮与欢歌笑语时光,一次酣醉使我数月轻蔑王侯将相。天下多少贤士豪杰与立德立言高尚之人,我只与您是心心相印成莫逆之交。

这种友情在山回海转前也不会为难或改变,为此献出全部心血倾泻全部情感也在所不惜。我到淮南去隐居待仕,您留在洛阳愁苦生梦相思不已。

您我不忍相别,依旧相随而行。相随而行迢迢万里,访问随州仙城山,那儿有三十六案溪流回环萦绕。

走向每一案溪流都见干万朵鲜花盛开,干条万条山望都松树耸立轻风吹拂。登银鞍挽金络来到平川大地,汉东太守亲来相迎。

紫阳真人,邀您我吹笙作乐。餐霞楼上仙乐鸣响,嘈然宛转如同凤凰啼鸣。

长袖善舞管乐吹奏催人轻举起舞,汉东太守乘醉手舞足蹈跳起来。 他手持锦袍披及到我身上,我酒醉枕在他的大腿上酣眠。

意气风发上凌九霄,整天饮酒之后便又如星离似的两地分别了。您我相隔关山分手山遥水远。

我回到故山寻找旧日家园,您也归家渡过了渭桥。您家父辈勇武如狼如虎,任并州长史遏制戎虏的进犯。

您我五月间相约穿越太行山,羊肠小道上车花催人困乏却不言苦。来到北都太原之地岁月久长,为您的贵信义轻黄金深受感动。

豪华之筵青玉盘上盛放琼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饱暂无归心。时常出游来到城西弯曲之路,晋祠之旁流水长淌如同穆玉。

乘用划水鸣响箫鼓,微波荡漾如龙鳞闪闪万草碧绿。情兴一来携歌伎带舞女来到此处,那纷纷扬扬的杨花如似雪花飘洒。

傍晚日斜之时红妆歌舞女个个欲醉,来到水边那百尺清潭映出她们效好的容颜。初月升起辉映翠娥与婵娟,美人们换唱新曲罗衣舞动。

清风徐来欢歌飞上空中,歌声嘹亮宛转绕云而飞。如此时光的世间行乐难以再遇,我又西游向朝廷献上《长杨赋》。

朝堂中青云直上难以期望,于是辞归回还东山。渭南侨头又与您相遇一面,即刻在酂台之北又相离分手。

您问我离愁别恨今有多少,请看那暮春时节落花纷纷最为相似。说也说不尽满怀心绪难以表述。

呼儿伏跪封上信函结束此书。

7.形容人美的诗

我觉得外表美,以写杨贵妃的此句为最妙,虽未写具体容貌,却见字而知其美!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长恨歌》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如: "手如柔夷,肤如凝脂"——《诗经》 "美目盼兮,倩笑巧兮。"--> 说实话,描写心灵美的诗还真是不好找.虽然古人都爱咏物言志,但大多是表现自己高洁之类的,说自己心灵美的真是难找. 不知道爱莲说算不算呢?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诗人此描写莲花实寓自己高洁之品性.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更好的.。

8.关于“赞美天津”的古诗有哪些

1.《天津桥望春》 唐代: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天津桥春望》是唐代诗人雍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用天津桥畔红霞、烟柳的浓艳春色来映衬上阳宫里的寂寞、冷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难以诉说的深沉感慨。诗的前两句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写天津桥一带的美丽风光。

后两句转写上阳宫前的寂寥景况,蕴涵着沉重的今昔之感。全诗语言自然,感情深沉含蓄,富有韵味。

2.《洛桥晚望》 唐代: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洛桥晚望》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

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寒冰初结、路无行人、榆柳萧疏、万籁俱寂的萧瑟气氛,最后一句将视线延伸到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全诗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3.《洛阳陌》 唐代: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洛阳陌》是诗人李白的乐府诗,是《全唐诗》的第164卷第22首。[1] 此首诗间接地写城东桃李花美,熙熙壤壤人来人往,观赏人数众多。

虽然诗中没有具体的描绘“白玉郎”的美貌,而是写白玉郎在东陌看花时惊动了洛阳人,以此赞美洛阳的春景和游人的热闹景象令人流连忘返,实则通过“谁家郎”的春风得意与诗人作鲜明对比,隐隐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凄凉。 4.《荔枝香近·七夕》 宋代:吴文英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

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

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秋鬓改,妒月姊、长眉妩。

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

泪湿沙边凝伫。 《荔枝香近·七夕》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

此词既写时节,又写亲人。作者从七夕节传说生发,悲叹自己与两位爱妾生离死别的不幸遭遇以及自身的老境凄凉,抒发对两妾的深切怀念之情。

9.描写天津风景诗句有什么

1、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李白《扶风豪士歌》

释义:天津桥下血成河,赤波呜咽泪不干。

2、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释义:胡人骄矜战马惊奔沙尘隆起,时局艰险石勒般的胡雏饮马京师之水。

3、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天津桥望春》

释义: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4、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刘希夷《公子行》

释义:天津桥下洛水是清澈的,春来尤其碧绿可爱。天津桥上青春年少的人。

5、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欧阳修《鹊桥仙·月波清霁》

释义:传说每年七月七日,喜鹊相接为桥连接着天津,映照着两岸,星星似榆钱一样点缀着整个星空。

6、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 孟郊《洛桥晚望》

释义: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

7、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释义:回忆昔日洛阳酒商呈糟丘,为我在天津桥南头造酒楼。

8、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李白《洛阳陌》

释义: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9、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释义:胡人骄矜战马惊奔沙尘隆起,时局艰险石勒般的胡雏饮马京师之水。

10、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 李白《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释义:休矣,世事,我归去来兮,犹如洛阳的天津桥头白云飞飘。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