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传承”的诗句有哪些1、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战国:荀子《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译文: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竹 》郑燮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二首》朱熹 译文: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 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五首·其二》赵翼 译文: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6、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就义诗》夏明翰 译文:杀了我夏明翰,还会有后来的人继承的未尽的事业。 7、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论诗》赵翼 译文: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诗,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2.形容继承的诗句《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品评:习古堂国学网有人鉴赏说,这首诗意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这种鉴赏是外行人看热闹,不知诗作者写诗的本意及思维方式方法,于继承唐诗优良传统于事无补,反而误导当代写诗者不能写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诗。 我从如何写诗的角度品评这首诗,揭示盛唐诗人如何写诗的,有助后人继承之。 王维首联何等寥郭,那是终南山给他的感受,若仅仅如此写来,不含个人的思想情感,就成平庸的诗什了。王维虽写山,却包含社会,朝廷。他用了近天都,到海隅的辞表达了自己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的意思。这个写诗手法就是兴起,王维继承古诗写法传统,我们后来者岂能抛弃?!王维就社会朝廷方面展开诗什。中两联虽写终南山变化无常的景象,实寓朝廷的诡异和世事不可预料,于是引出退隐的想法,结就想隐而问樵夫,意在说自己象樵夫那样无忧无滤的生活。 这首诗的终南山在王维的笔下并不是意境清新的山水画,而是一副云诡波谲的社会朝廷的画面。 《归嵩山作》 作者: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品评:习古堂国学网从情感方面说:这首诗是描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这首诗的三四句移情于物,意象疏朗,五六句寄情于景,感情浓郁。 我从写作方面补充补充。一,写诗先蓄情志于胸,当然,人的情志是社会所致。看这首诗就知不虚。王维被罢官回嵩山,他是什麽心情?首联面对大好山川,其用去闲闲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去,失去也,闲闲,闲情逸致欤。王维的失落情绪到了低谷。中两联说流水如果有情意,自己也不会被罢官,现在落得与暮禽那样匆匆而归。这是屈原的优良笔法,王维继承了。可惜当代写诗的人有几个继承, 他们写山就是山,写水就是水,这种复制品,毫无艺术可言。从社会导致的情志,攫取能符合情志的景物予以表达,这是一个辩证的思维过程,是诗人必须坚持的优良传统。王维低落的情绪贯穿到底,门关上了,与世隔绝。 3.关于“传承”的诗句有什么1.《荒村》 年代: 明 作者: 于谦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2.《棕榈蝇拂歌》 年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棕榈为拂登君席,青蝇掩乱飞四壁。 文如轻罗散如发,马尾牦牛不能絜。柄出湘江之竹碧玉寒, 上有织罗萦缕寻未绝。 左挥右洒繁暑清,孤松一枝风有声。丽人纨素可怜色,安能点白还为黑。 3.《湖上招客送春泛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欲送残春招酒伴,客中谁最有风情? 两瓶箬下新开得,一曲霓裳初教成。 排比管弦行翠袖,指麾船舫点红旌。 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 4.《阮郎归·来时红日弄窗纱》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来时红日弄窗纱, 春红入睡霞。 去时庭树欲栖鸦。 香屏掩月斜。 收翠羽,整妆华, 青骊信又差。 玉笙犹恋碧桃花, 今宵未忆家。 4.有哪些关于继承优良传统的诗句《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品评:习古堂国学网有人鉴赏说,这首诗意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这种鉴赏是外行人看热闹,不知诗作者写诗的本意及思维方式方法,于继承唐诗优良传统于事无补,反而误导当代写诗者不能写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诗。 我从如何写诗的角度品评这首诗,揭示盛唐诗人如何写诗的,有助后人继承之。 王维首联何等寥郭,那是终南山给他的感受,若仅仅如此写来,不含个人的思想情感,就成平庸的诗什了。王维虽写山,却包含社会,朝廷。他用了近天都,到海隅的辞表达了自己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的意思。这个写诗手法就是兴起,王维继承古诗写法传统,我们后来者岂能抛弃?!王维就社会朝廷方面展开诗什。中两联虽写终南山变化无常的景象,实寓朝廷的诡异和世事不可预料,于是引出退隐的想法,结就想隐而问樵夫,意在说自己象樵夫那样无忧无滤的生活。 这首诗的终南山在王维的笔下并不是意境清新的山水画,而是一副云诡波谲的社会朝廷的画面。 《归嵩山作》 作者: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品评:习古堂国学网从情感方面说:这首诗是描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这首诗的三四句移情于物,意象疏朗,五六句寄情于景,感情浓郁。 我从写作方面补充补充。一,写诗先蓄情志于胸,当然,人的情志是社会所致。看这首诗就知不虚。王维被罢官回嵩山,他是什麽心情?首联面对大好山川,其用去闲闲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去,失去也,闲闲,闲情逸致欤。王维的失落情绪到了低谷。中两联说流水如果有情意,自己也不会被罢官,现在落得与暮禽那样匆匆而归。这是屈原的优良笔法,王维继承了。可惜当代写诗的人有几个继承, 他们写山就是山,写水就是水,这种复制品,毫无艺术可言。从社会导致的情志,攫取能符合情志的景物予以表达,这是一个辩证的思维过程,是诗人必须坚持的优良传统。王维低落的情绪贯穿到底,门关上了,与世隔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