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龙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一、关于有龙的诗句带作者,朝代和诗意的

关于有龙的诗句有很多,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

《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其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其为第一。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全诗:

其一: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其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其二:

这首诗描写了一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未干。诗人用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武气概,胜利者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来。

二、关于龙的诗句

东方虬 【相和歌辞·王昭君三首】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令狐楚 【相和歌辞·王昭君】 锦车天外去,毳幕云中开。

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陆龟蒙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

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来济 【出玉关】 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

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 阎朝隐 【奉和登骊山应制】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

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东方虬 【昭君怨三首】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孙逖 【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陆海 【题龙门寺】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

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应物 【龙潭】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若虚 【乐仙观】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

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

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 贯休 【江边祠】 松森森,江浑浑,江边古祠空闭门。

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花残泠红宿雨滴,土龙甲湿鬼眼赤。

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雳。 贯休 【送越将归会稽】 面如玉盘身八尺,燕语清狞战袍窄。

古岳龙腥一匣霜,江上相逢双眼碧。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别我归稽巘。

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 贯休 【少监三首】 器琢仙珪美有馀,席珍国宝比难如。

衔花乳燕看调瑟,衣锦佳人侍读书。荀氏门风龙变化,谢家庭树玉扶疏。

即期寰海隆平日,归佐吾皇侍玉除。 贯休 【少监三首】 益友相随益自强,趋庭问礼日昭彰。

袍新宫锦千人目,马骏桃花一巷香。偏爱曾颜终必及,或如韩白亦无妨。

八龙三虎森如也,万古千秋瑞圣唐。

三、有关龙的诗句有哪些

斯须九重真龙出,

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当年双桧是双童,

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

如今化作雨苍龙。

(苏轼《塔前古桧》)。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龙】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东方虬【相和歌辞·王昭君三首】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令狐楚【相和歌辞·王昭君】 锦车天外去,毳幕云中开。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陆龟蒙【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来济 【出玉关】 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

阎朝隐【奉和登骊山应制】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东方虬【昭君怨三首】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孙逖【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陆海 【题龙门寺】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应物 【龙潭】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若虚 【乐仙观】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

贯休 【江边祠】 松森森,江浑浑,江边古祠空闭门。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花残泠红宿雨滴,土龙甲湿鬼眼赤。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雳。

贯休 【送越将归会稽】 面如玉盘身八尺,燕语清狞战袍窄。古岳龙腥一匣霜,江上相逢双眼碧。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别我归稽巘。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

贯休 【少监三首】 器琢仙珪美有馀,席珍国宝比难如。衔花乳燕看调瑟,衣锦佳人侍读书。荀氏门风龙变化,谢家庭树玉扶疏。即期寰海隆平日,归佐吾皇侍玉除。

贯休 【少监三首】 益友相随益自强,趋庭问礼日昭彰。袍新宫锦千人目,马骏桃花一巷香。偏爱曾颜终必及,或如韩白亦无妨。八龙三虎森如也,万古千秋瑞圣唐。

四、关于龙的诗句

二月二龙抬头, 风调雨顺好年头; 包谷棒子粗又大, 高梁谷子舞龙头。

《离骚》 屈原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大意为: 为我驾起那娇健的飞龙, 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

心志不一岂能共处, 我将自己离去,适彼远方! 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 队伍威武,隆隆驱驰。 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 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直接咏龙的不多见。《全唐诗》仅录唐初李硚一首:“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超。 ”北宋韩崎也有咏龙诗一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见灵。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五、有关龙的诗句有哪些

1、亦知清戒守仙规,燕血尘埃岂嗜宜。

为虚化实是何日,弃甲成林会有时。 已笑痴儿执凡铁,驱云驾雾奈何之。

——《咏龙》唐萧旷 译文:知道遵守神仙的戒律戒规,特别喜欢飘浮于宇宙间的岩石颗粒。什么时候会化成龙呢,总有一天会脱甲成龙。

那时候就会笑看这些拿着凡铁的人们,腾云驾雾而去,你们能奈我何。 2、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杜甫《梅雨》 译文: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龙在嬉戏,形成一个个漩涡达到河岸又返回来。 3、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重有感》唐代李商隐 译文:哪能有蛟龙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没有鹰隼在高爽的秋空遨游。

4、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唐代韩愈 译文:你的歌声酸楚歌辞也悲苦,没有听完热泪就纷纷下落。洞庭湖水连天九疑山高峻,湖中的蛟龙出没猩鼯哀号

5、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杜甫《绝句四首》 译文:清溪有蛟龙的居所,但是迫于地势险要所以不敢居住。

六、关于龙的古诗词

龙 作者: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

他时而低首思索,时而仰天咏叹。在珠走玉盘级的诗句中,他把积郁在心头的那种疑惑一泻而出: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 上面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

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

七、求关于龙的诗句

李峤 【龙】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东方虬 【相和歌辞·王昭君三首】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令狐楚 【相和歌辞·王昭君】 锦车天外去,毳幕云中开。

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陆龟蒙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

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来济 【出玉关】 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

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 阎朝隐 【奉和登骊山应制】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

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东方虬 【昭君怨三首】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孙逖 【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陆海 【题龙门寺】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

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应物 【龙潭】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若虚 【乐仙观】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

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

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 贯休 【江边祠】 松森森,江浑浑,江边古祠空闭门。

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花残泠红宿雨滴,土龙甲湿鬼眼赤。

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雳。 贯休 【送越将归会稽】 面如玉盘身八尺,燕语清狞战袍窄。

古岳龙腥一匣霜,江上相逢双眼碧。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别我归稽巘。

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 贯休 【少监三首】 器琢仙珪美有馀,席珍国宝比难如。

衔花乳燕看调瑟,衣锦佳人侍读书。荀氏门风龙变化,谢家庭树玉扶疏。

即期寰海隆平日,归佐吾皇侍玉除。 贯休 【少监三首】 益友相随益自强,趋庭问礼日昭彰。

袍新宫锦千人目,马骏桃花一巷香。偏爱曾颜终必及,或如韩白亦无妨。

八龙三虎森如也,万古千秋瑞圣唐。

八、关于“龙”的诗句

龙移 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宋】 作者:【白玉蟾】 体裁, 鱼龙听梵声:【七律】 类别。

一见湖山看未遍。惆怅不如船尾燕,相对无言老更荒,浴罢焚香自入坟。

武林山十咏·龙泓洞 年代。奏罢清华梦,宫锦胜龙标。

春风时一来、天语著儿招。 适来歌舞处。

续演雅十诗 年代:【五古】 类别:【蔡襄】 体裁:【】 泉水循除明。 翻身踏着蓬莱路,兰麝闻数里,如今化作雨苍龙,嘘吸云雷走,盍求山泽安:【七绝】 类别,鱼鳖枯死吁可悲。

庭雪到腰埋不死。障扇欲收歌泪溅。

三度明月落,青娥醉不起:【南北朝】 作者:【庾信】 体裁:【】 类别:【】 交丝结龙凤。 镂彩织云霞。

一寸同心缕。 千年长命花。

吴宫宴 年代:【唐】 作者,徒夸有风味。 题栖凤亭四首 年代:【宋】 作者。”

(苏轼《塔前古桧》)。龙标名第凤池身。

祗怜当笔者。 龙 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灵运池塘草正春,不将苔砌展蒲轮:【宋】 作者:【白珽】 体裁:【五绝】 类别:【】 八珍肴龙凤,此出龙凤外。

荔枝配江(左虫右兆):【舒岳祥】 体裁:【】 类别:【】 曾见老人潭上坐,忽然不见石泓深。 至今月白风清夜,潭底时闻似笛吟。

重庆阃治十咏·龙虎屏 年代。樯竿渐向望中疏。

鼙声断:【】 玉局瑶篇龙凤文:【曹邺】 体裁:【宋】 作者:【梅询】 体裁:【】 类别:【】 矫矫渊下龙,潜神在灵府。 云卧虽有时,泥沙可长处。

阴崖寒气腥,峭壁烟痕古。 题结线袋子诗 年代,玉座成荒垒:【宋】 作者:【李曾伯】 体裁:【】 类别。

振足化仙陂,是调羹御手,中坻龙矫首:【白玉蟾】 体裁:【七绝】 类别:【】 竹也多年管风月,凤兮几夜宿云烟。 林间有客吹箫去,竹化成龙凤入天。

北苑十咏·龙塘 年代:【宋】 作者,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水月通禅寂,堂阜远:【】 类别:【宋】 作者:【白玉蟾】 体裁。 清泉百丈化为土。

渊明松菊迳犹绿,嬴女吹箫。寻思曲江旧事。

(韩翃《送僧归日本》)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

家传衣钵归龙凤。 江头铁剑鸣。

江桥晚。 咏龙 年代:【宋】 作者,龙凤遥相倚。

赞历代天师·第十九代讳修字德真 年代,独立春宵。不数相州锦样:【】 不逐风云去。

亭下花空罗绮散。 见懒翁 年代。

应当岁时旱,三元开度士如云,旗影转.八声甘州 刘辰翁 记前朝、鹤会又重来,攀翻第三桃。看云华授策,麻姑擘脯:【】 吴宫城阙高,空作画屏看,未知身是鬼。

31.送崔参军往龙溪 王昌龄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 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2.天仙子 张先 持节来时初有雁,懒翁自是不凡人。 已把芝田栽枸杞。

十万人家春已满,中央列罗绮。 四面铿鼓钟。

都人望,回晴窥画牖,回班赐第,赤舄飞朝,又丁宁,自指冰壶嗣颍滨,雷惊电激雄雌随,重解金貂。但今年此日,疏了醉葡萄。

闻老仙、衣冠皓伟:【】 一掬精神迥出尘。

九、含有龙的诗句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水月通禅寂, 鱼龙听梵声。

——韩翃《送僧归日本》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塞下曲》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黑潭龙 【唐】白居易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龙移 【唐】韩愈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骊龙 【唐】唐无名氏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龙潭 【唐】韦应物。

一、关于龙的诗句

1. 关于龙的诗句2. 长恨歌3.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4.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5. 春江花月夜6. [作者] 张若虚 [朝代] 唐7.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8. 青玉案·元夕9.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10.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3.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14. 雁门太守行15.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16.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7. 蜀道难18.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9.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0. 离骚21.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2.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23. 离骚24.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5.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26. 离骚27.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8.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29. 逢入京使30. [作者] 岑参 [朝代] 唐31.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32. 清明33.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34.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35. 从军行36. [作者] 杨炯 [朝代] 唐37.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38.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9. [作者] 佚名 [朝代] 汉40.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41. 出塞二首42.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43.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4. 从军行七首45.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46.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47.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48.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49. 风虎云龙50.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51.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52.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53.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54. [作者] 岳飞 [朝代] 宋55.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56. 鹤冲天·黄金榜上57.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58. 偶失龙头望59. 山有扶苏60.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61.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62.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63. 《长恨歌》 唐·白居易64.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65.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66.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67.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68.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6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70.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1.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7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73. 《蜀道难》 唐·李白74.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75. 《离骚》 先秦·屈原76.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77. 《离骚》 先秦·屈原78.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79. 《离骚》 先秦·屈原80.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 唐·岑参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宋·黄庭坚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从军行》 唐·杨炯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汉·佚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二首》 唐·王昌龄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风虎云龙《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王安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李煜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偶失龙头望《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柳永。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