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颢的诗句程颢字伯纯,程颐字正叔,祖籍黄陂县(今属湖北)。程颢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程颐生于明道二年。童年时,多随父辗转迁徙。其父通判南安军事时,周敦颐为南安军(今江西大庚县)司理参军,两人成为好友,二程兄弟时方十五六岁,便师从周敦颐学道。 程颢一生多从事政治活动。他在宋仁宗嘉二年(1057年)中进士,次年任京兆府户县(今属陕西)主簿。他先后担任过上元县(今属江苏)主簿、泽州晋城(今属山西)等地方官吏。宋神宗熙宁二年(1096年)二月,王安石任右谏议大夫参加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程颢为其属官。同年八月,因为御史中丞吕公着的推荐,程颢担任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任京官,参与议论时政。他上疏十余章,反对王安石变法。次年改鉴书镇宁军节度判官。翌年黄河在澶州曹村决口,他亲自率兵众抢险。 熙宁五年(1072年)以后,程颢先后做过监西宁竹木务、知扶沟县事、监汝州酒税等职,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学术和教育。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宋神宗逝世,宣仁皇后临朝听政,司马光回京任门下侍郎,召程颢为宗正寺丞,程颢还未动身就患病而死。时年53岁。 程颐的时间则大多投入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中。他24岁时游太学,被太学的主持人胡瑗发现,担任学职。权臣吕公着的儿子吕希哲首先拜程颐为师,以后师从游学者与日俱增。在往后的30年中,程颐除在开封外还到汉州、许州、洛阳、关中等地讲学,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张载切磋学术,又接纳游定夫、吕大临、周纯明等众多学生,成为一时之盛。 程颐50多岁时,由于司马光和吕公着的推荐,历任西京国子监教授、秘书省校书郎和崇政殿说书等职。由于与苏轼等人不和,在元二年(1087年)八月离开京城开封,回到西京洛阳,继续教书着说,收了杨时、游酢等弟子。 绍圣四年(1097年)春,朋党议论再起,程颐被黜放。同年底送涪州(今重庆涪陵)编管。宋徽宗登极后被赦免,回到洛阳。在流放的十多年中,他完成了《伊川易传》,接纳罗从彦为弟子,讲授《易》学。元符三年(1100年)十月,他任通直郎权西京国子监,张绎、孟厚等人又以师礼相见。崇宁二年(1103年)范致虚奏称“程某以邪说行,惑乱众听”,“着书非毁圣朝”,朝廷下令“追毁出自以来文字,其所着书,令监司觉察”。程颐由是心灰意冷,退居洛阳龙门以南把楼山下(今嵩县程村)。3年后,程颐复职作为宣义郎。大观元年(1107年)病逝。 程颢、程颐兄弟长期遭受排挤和贬放,直到南宋后期,二程的社会地位才开始提高。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理宗淳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下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仁宗皇怯邺年(1313年)在国子监建崇文阁,又以程颐为洛国公。仁宗皇怯邺年(1313年)在国子监建崇文阁,又以程颢、程颐等十人“从祀孔庭”。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诏令两程祠春秋用猪、羊祭祀,翰林院撰祭文,有司拨门子四人常用看守,并颁祭文。又诏两程祠以颜子(即颜渊)例修建,规制比于阙里,前后殿庑斋室等房共六十余间,祭文称颂两程“阐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清康熙元年(1662年),诏令二程后裔流寓他方者,除正额外,概行豁免杂派差徭。九年,以二程嫡孙程宗昌、程延祀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二十五年,二程进儒为贤,位列孔子及门下、汉唐诸儒之上。次年康熙皇帝又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匾额。四十一年,朝廷决定每年给祭银四十两,支给门子二名。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派使臣御祭二程,祭文称“道光丰石,功着遗经”,“学本诚明,性方成大”,是百世的“真儒”和“哲人”,先后拨给祭田60顷90亩,让程颐的二十五代孙五经博士程奉箴随驾到曲阜祭祀孔子。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游洛阳龙门,特派礼亲王访谒两程祠,并赐予“伊洛渊源”和“希颜孟”两块匾额。二程理学倡导封建礼教,强调伦理政治,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近千年中,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对东南亚一些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二程的杰出贡献,其故乡伊洛地区程姓就将二人以前的世系称为上世系,而将二人作为下世系的始祖,伊洛地区程姓逐成河南程姓的正宗。 2.描写冬至节的诗句有哪些陆游有《辛酉冬至》诗:“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杜甫有《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白居易有《邯郸冬至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3.写出描写小草的诗句早春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 4.关于二程诚信的作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人一生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是大人小孩,不管你在任何情况下,不管你做什么事都应该诚实守信!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从我记事以来,不论做什么事,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都能做到诚信。 在学校,老师安排我做的事情,我都要扎扎实实做好。同学们要问我作业,我都会一一解答。 有的时候在学校没时间帮他们解答,我承诺回家再帮他们,回到家我都要打电话和他们讨论解答。在家里,我从不在爸爸妈妈面前撒谎,即便考试成绩不好,我也要依实告诉爸妈,妈妈经常说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有一次,我借了同学的五元钱,回家拿了钱我放到笔袋的夹层里,去了学校有事就耽搁了。过了好多天我也忘了还给那位同学。 后来,我在笔袋的夹层里发现那五元钱,才想起同学的钱还没还。便立刻还给那位同学,可那位同学说:“你不是已经还给我了吗?”我知道她也忘了这件事,因为时间很长了。 我对她说:“是你忘记了,我根本没有还你呀!”从这一件事情过后,我每次借了同学的东西,就不敢再拖延,用完马上还给同学,我不能做不讲诚信的孩子。还有一次,星期天我们家的邻居让我辅导他上二年级孩子的作文,我认真的辅导了他一下午。 可为了这件事,耽误了我写星期天的作业,我晚上十一点多才把作业完成。可我心里感到很轻松,因为我承诺的事情认真的做了,让二年级的小朋友理解了初步的写作知识。 我是个做事十分认真的孩子,不管和谁都是诚实守信,一旦承诺的事情,不论有多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诚实,都不会失掉信用!诚实守信是我的原则!诚信,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让人瞧不起。一个人失去诚信,就会失去朋友。 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将会失去一切!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将会没有人格,在人生的天平上没有分量,最后将一步步毁掉他的人生。诚信,失去就在一刹那,而得到却要一辈子永远。 一个公司没有诚信,就没法生存。我认为诚信比金钱还要贵重,一个人诚实守信比什么都重要。 诚信能给人带来温暖,有时很难做到,有时却很容易做到。有时甚至身边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是一份诚信;一句简单的话语就是一份诚信;一个淡淡的微笑就是一份诚信。 如果每个人都守住自己的那份诚信,整个世界将会变的无比美好!人人都会露出欣慰的笑脸。 5.描写霜叶的诗句秋风起兰皋,萧萧坠霜叶。——明·陈汝言 【杂兴三首 其二】 柳矶风起漾鱼竿,松坞天寒扫霜叶。——明·刘崧 【题华川樵逸图】 不见阆守头,轻如陨霜叶。——清·黄毓祺 【哭马文忠公】 看乱峰霜叶,绿齿踏珊瑚,一双词笔应斗。——清·李符 【霜叶飞 俞邰雪客索重九词,同蘅圃赋答】 白杨风扫经霜叶,翠柏冰凝泣露枝。——元末明初·刘基 【冬至】 岂如凌霜叶,岁暮蔼颜色。——唐·韦应物 【拟古诗十二首 其七】 风高浙①水惊霜叶,月落黟山泣晓猿。——宋·林季仲 【挽程夫人词】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唐·白居易 【醉中对红叶】 风舞迎霜叶,云昏欲雨山。——宋·陆游 【病中作】 帆樯驿路新霜叶,冰雪关河旧屐痕。——明末清初·陈恭尹 【送李殿超北上】 吠犬频繁堕霜叶,栖鸦不定战风枝。——宋末元初·于石 【次韵君会初冬】 低飞旅恨看霜叶,曲写归情向暮川。——唐·李咸用 【酬进士秦颙若】 古树飘霜叶,惊涛溅雪花。——明·李云龙 【渡羚羊峡】 鹢舟草际浮霜叶,渔火沙边驻小③萤。——唐·方干 【于秀才小池】 风生暗渚催霜叶,秋晚闲窗落桂花。——明·伍瑞隆 【月夜溪上寄讯刘良倩良倩诗喜仿王右丞因有末句】 危生若霜叶,懔懔待烈风。——宋·刘敞 【和弟自京师来】 北风振霜叶,槭槭堕我篷。——明·张吉 【弋阳赠郑梦龄】 古今事积同霜叶,天地心孤易暮晖。——明·郭辅畿 【九日 其一】 风生锦树鸣霜叶,露洗瑶台上月轮。——明·胡应麟 【闰九月望后抵淮上包稚升水部邀集署中二首 其二】 众木脱霜叶,高窗见远山。——清·宗智 【偕夏靖九过夏元长炼室同次殷雨苍韵】 厨积含霜叶,炉烧带藓柴。——清·法式善 【由黑龙潭至大觉寺 其三】 从此微风动霜叶,恍疑重对旧时鸣。——当代·程滨 【几回】 江路闻霜叶,天门照雪花。——明末清初·陈恭尹 【送温茂长】 闺中寄霜叶,点点泪痕丹。——明末清初·屈大均 【浮湘 其一十四】 勿从秋水问霜叶,独向寒原礼古苔。——明·谢元汴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其十】 微红有霜叶,采采作晨餐。——明末清初·屈大均 【菊 其三】 怪公刻画到霜叶,要将染缋分天工。——清·何绍基 【雨舲中丞赐和拙诗兼和坡公海市篇见柬奉答两篇 其一】 晨烧树下沾霜叶,夜煮山头泻月泉。——宋·许棐 【地炉】 青衫虽霜叶,已胜袍立鹄。——宋·孙应时 【重答】 蔚蔚傲霜叶①,亭亭绿池畔。——宋·刘安上 【西斋杂咏六首 其二 桧】 坐看惊鸟救霜叶,知有老蛟蟠石瓮。——宋·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 碎缬排霜叶,纤蕤拂露丛。——宋·苏颂 【和刁推官蓼花二首 其一】 荒园寂寂堆霜叶,抱瓮何妨日灌蔬。——宋·陆游 【老怀】 秋来采霜叶,咀嚼有馀味。——宋·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其三 柏轩】 空阶秋晚无霜叶,自把清诗竹上题。——宋·李光 【秋日杂咏十首 其七】 净带凋霜叶,香通洗药源。——唐·张鼎 【僧舍小池】 自顾不及遭霜叶,旦夕保得同飘零。——唐·卢仝 【冬行三首 其一】 离情似霜叶,江上正纷纷。——唐末宋初·徐铉 【送勋道人之建安】 路滑迷霜叶,钟寒湿①曙烟。——元·周权 【来云僧舍】 题诗满霜叶,不见洞庭波。——元·马祖常 【闲题树叶上】 尊前舞袖翻霜叶,天外清笳咽塞鸿。——明·冯惟讷 【秋日同参伯邵公游凤凰山】 荒坛翳霜叶,虚馆閟丛筱。——明·刘崧 【游三华山】 杖屦侵霜叶,壶觞就径花。——明·区大相 【癸巳九日同焦弱侯周季平吴会甫董玄宰林咨伯庄得全六太史携酒兴德寺后池台 其二】 凄风扑霜叶,阴云惨寒郊。——元末明初·王翰 【古诗五首 其三】 世情无限残霜叶,昨日青青今日丹。——宋·胡寅 【和奇父壁间留题】 风骚脆霜叶,郑卫壮虎牢。——宋·释居简 【宋贤良见过(二十韵)】 风林舞霜叶,野水收寒溪。——宋·程公许 【次李晋仲同游南岩韵】 飒飒避霜叶,离离山塞禽①。——南北朝·柳恽 【赠吴均诗二首 其二】 6.描写艰辛的诗句有哪些1、《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白话翻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竹石》 【作者】郑燮 【朝代】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白话翻译: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3、《上堂开示颂》 【作者】黄櫱禅师 【朝代】唐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白话翻译: 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 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4、《蚕妇》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白话翻译: 我的脸蜡黄,没有一点光泽,哪知道人世间的什么荣华富贵。 年年都说我养蚕辛苦,为什么身上穿的是苎麻做的衣服? 5、《长相思·山一程》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白话翻译: 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7.关于潼关的诗句潼关吏 唐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选自《杜少陵集》)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贾 唐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侯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选自《韩昌黎集》) 过潼关 唐 石介 昔帝御中原,守国用三策。 上策以仁义,天下无能敌。 其次树屏翰,相维如盘石。 最下恃险固,弃德任智力。 驱马过潼关,览古泪潜滴。 开元帝道明,百蛮奉周历。 田野富农桑,边隅无寇贼。 紫宸日视朝,潼关夜常辟。 天宝君政荒,宫闱养虺蝎。 恩爱成怨疾,心腹生毒螫。 朝闻发渔阳,暮已卷河北。 鸣鼓渡潼关,矢及乘舆侧。 重门徒尔设,关吏安所职。 始知资形势,不如修道德。 (选自石介著《徂徕集》) 潼关 宋、元 汪元量 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渡关来。 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没上望乡台。 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 (选自汪元量著《水云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选自张养浩著《金元散曲》) 潼关 清 顾炎武 黄河东来日西没,新华作城高突兀。 关中尚可一丸封,奉诏东征苦仓卒。 紫髯岂在青城山,白骨未收崤渑间。 至今秦人到关哭,泪随河水无时还。 (选自《顾亭林诗集汇注》) 拜杨伯起墓道 清 王士祯 悠悠关内路,驱马桃林塞。 归鸟岳祠边,长河远天外。 大鸟下潼亭,落羽今犹在。 夕日荐苹蘩,愁心逐征旆。 (选自《渔洋山人精华录》) 渡河西望有感 清 王士祯 使者河源复却回,杖藜曾记到云台。 高秋华岳三峰出,晓日潼关四扇开。 星宿海从天上落,昆仑槎自斗边来。 何时更访茅龙去,东望沧溟水一杯。 (选自《渔洋山人精华录》) 潼关二首 清 沈用济 (一)重关踞天险,三辅重神京。 绣岭遥尊岳,黄河曲抱城。 一夫今保障,群盗昔纵横。 星陨何年事,徒伤父老情。 (二)窥关如在井,立马一峰高。 竟失山河险,徒夸汗血劳。 沙虫迷白日,陵谷徙洪涛。 翻使黄巾笑,横行遇汝曹。 (选自《清诗别裁集》) 满庭芳·(和某人而作)潼关 清 曹贞吉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 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 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选自《清名家词》) 潼关 清 王昶 鹑首星芒照九垓,规模百二自秦开。 关山苍莽争天险,文武飞腾出将才。 日软旌旗横戍逻,云连城碟抱烽台。 登高立马休凭吊,看取三峰翠色来。 (选自《清诗选》) 潼关 清 洪亮吉 出险复入险,别山仍上山。 河流五夜色昏黑,一片日红先射关。 壮哉龙门涛,至此始一折。 惊流无风舟尚失,大鱼如龙欲迎日。 风陵津北起黑波,重舸径向中流过。 河声渐远波愈回,却控马首看全河。 君不见,哥舒拒禄山。 魏武破孟起,门开如云列千骑。 喧声动天箭洒地。 时平云气亦卷舒。 孱卒立门司启闭。 关头饭罢客亦闲。 早有太华开心颜。 (选自洪亮吉著《洪北江全集》) 望潼关 清 峻德 立马风陵望汉关,山峰高出白云间。 西来一曲昆仑水,划断中条太华山。 (选自《清诗选》) 蝶恋花·登潼关城楼 张鸿绩 浊酒难浇心上事,才说登临,又触新愁起。漠漠寒雪千万里,长河落日天垂地。 醉后栏干慵更倚,冷月楼头,谁会悲来意。莫听乌乌桥下水,几多未老英雄泪。 (选自《清诗选》) 潼关 清 朱维鱼 虎视龙兴踞上游,洞开四扇俯神州。 西来翠叠三峰色,东去河兼八水流。 赤帝偏能降轵道,青骡底事出延秋。 唐陵汉阙俱黄土,独剩秦时月照愁。 (选自《湖海诗传》) “潼关行”示杨广文 清 魏源 久闻潼关名,今识潼关面。 此去华阳尚数程,天险谁言一当万? 雨止岳岫秋容青,风来关塞河声健。 坐觉苍茫万古心,犹逐风雪四时变。 客言:十二连环堞,古设禁沟之西北。 连山堑谷亘西南,锁断飞鸟无形迹。 灞浐惟防东寇来,汴京又杜西师出。 间道尚闻商县攻,变局纷纷罕沿袭。 守秦不守关,守关不守沟。 守沟不建堡十二,肘腋腹背差千秋。 我谓客言意深苦,请更为君扩胸腑。 战车变骑骑变步,山川地利皆殊古。 成皋函谷古金汤,步攻近世谁嵎虎。 书生史事空撑拄,不若浊醪战尊俎。 华山渐去骊山来,明朝更赋汤泉哀。 (选自《魏源集》) 长亭怨·由函谷至潼关作 清 江开 问谁把天根攻剖,万古行人,地中盘走。月落听鸡,仰天如线但垂手。 谷风排触,山自作、边声吼。令尹此为谁?识紫气、从东来否?翘首。 又潼关四扇,壁立半天雄陡。河声岳色,聚眼底、让谁销受?且搁下,砺带山河,好明日、新丰沽酒。 笑虎视龙兴,都付阳关烟柳。 (选自江开著《浩然堂诗稿》) 出潼关渡河 清 谭嗣同 平原莽千里,到此忽嵯峨。 关险山争势,途危石坠窝。 崤。 8.描写将士边疆生活的诗句渔家傲 范仲淹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连声边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陆疆是指沿国界内侧有一定宽度的地区,必须具备下述条件的地区才可称之为陆疆地区,即一要有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二要具有自然、历史、文化诸多方面的自身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