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惠州西湖美景的诗句

1.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梦 垂柳依依 西湖暖风醉游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春江花月夜(好美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西湖十景》诗: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苏堤春晓) 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 (曲院风荷) 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柳浪闻莺) 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花港观鱼)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宋)苏轼 天欲雪,去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园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长至日与同舍游北山 (宋)范成大 岁晚山同色,湖平雾不收. 寒云低阁雪,佳节静供愁. 竹柏森严立,蒲荷索莫休. 瘦筇知脚力,政尔耐清游. 柳梢青 (宋)周密 夜鹤惊飞.香浮翠藓,玉点冰枝. 古意高风,幽人空谷,静山深帏. 芳心自有天知.任醉舞、花边帽敧. 最爱孤山,雪初晴后,月未残时.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西湖的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西湖的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2.描写惠州西湖诗句有哪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释义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释义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释义 :六月里西湖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释义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 张岱《湖心亭看雪》

释义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3.想给惠州西湖作首诗

惠州西湖山水秀邃、旷邈幽深,秀色自然天成。

古往今来,吟咏赞颂惠州西湖的作品数不胜数,许多隽永词句与西湖风光融为一体,留传后世。仅《惠州志·艺文卷》收录统计,历代以来有关惠州西湖的作品多达666篇,作者239人,体裁涉及诗、词、文等,其中以诗词居多。

丰湖因东坡诗句改名西湖惠州西湖山川秀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早在宋代,惠州西湖已是中国最具岭南特色的自然山水园林。如此秀美山水自然会吸引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墨客。

“重冈复阜,隐映岩谷,长溪带盘,湖光相照。”北宋名臣余靖在其《惠州开元寺记》中对惠州西湖风景作了描述,这也是惠州西湖风景在文学作品中的最早记载。

北宋大文豪苏轼寓惠期间,钟情于惠州朴实的民风、秀邃的山水和丰饶的物产,曾写下了587首(篇)文学作品,其中不乏大量描述惠州西湖美景的诗句。在“凉天佳月”夜,苏轼“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写下“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

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的佳句。

有人说,“此为题品惠湖美景之始”。清代归善学者黄安澜也在其所著的《西湖苏迹》一书中说:“西湖山水之美,藉《东坡》品题而愈盛”。

众所周知,惠州西湖最早名为丰湖。苏轼在其《赠昙秀》一诗中写道:“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第一次将丰湖称作西湖。

之后,人们逐渐普遍将丰湖称作西湖。因此,明代大学者张萱在其《惠州西湖歌》中提到:“惠州西湖岭之东,标名亦自东坡公”。

唐庚是继苏轼之后,谪居惠州的另一位宋代著名作家,写下《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

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描写了春游栖禅山暮归时所见的西湖景色风光。

明代涌现大量吟咏惠州西湖作品据《惠州志·艺文卷》记述,明代惠州人文兴盛,声名鹊起,涌现了大量描述吟咏惠州西湖的作品,在现存诗文中至少有200多篇记写惠州西湖的景物和人物。叶萼、叶春及、李学一、孔少娥、陈运等惠州籍名人吟咏惠州西湖,曾写下《端阳西湖泛棹》、《游黄塘山庄》(二首)、《横槎小隐》、《玄妙观》、《点翠洲》等留世佳作。

其中明代惠州举人陈运著有《潇湘草》、《披云草》等诗集,有不少吟咏惠州西湖的作品,最有名的当属《西湖六桥》诗,分别以西新桥、拱北桥、烟霞桥、迎仙桥、明圣桥、大通桥为题,描述了惠州西湖六座古桥。据不完全统计,明代至少有91位客籍名人踏足惠州,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孙蕡、祝允明、王守仁等。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南园五先生”之一的孙蕡“与二客自五羊城泛舟游罗浮。道出合江,访东坡白鹤峰遗址。

还,舣舟于苏堤下。登栖禅寺,留宿精舍”,写下《朝云百韵》、《白鹤峰》、《夜游栖禅寺》等作品,讲述游宿栖禅寺,梦遇葬于寺旁的王朝云,有感而赋百韵长诗的故事。

西湖棹歌成惠州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清光绪年间,进士梁鼎芬写下《惠州西湖百咏》,成为百咏惠州西湖第一人。民国时期,广东诗人黄佐写下《全湖形胜》、《丰湖渔唱》等有关惠州西湖风景、名迹、人物的七言诗100首,结集成《惠州西湖百咏》。

随后余瑞春也著有《惠州西湖新面貌百咏》,收录《西湖酒店》、《月湾茶话》等七言诗99首。羊城有竹枝词,惠州有西湖棹歌。

一首首西湖棹歌,用方言独唱或对唱,融地名、人物、出产、典故于一体,保留了许多民俗、风景,成为惠州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岭南第一才子”的清代诗人、书法家宋湘家住丰湖书院,日夜与秀丽的湖光山色相对,写下《湖居十首》、《西湖棹歌十首》等田园山水诗,结集成《丰湖漫草》、《丰湖续草》。

宋湘以方言入诗,以白描见长,富于广东山歌的情调和韵律,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对惠州诗人的影响也至为深远。后来诗人陈寿祺、吴希仲、江逢辰等都创作了不少具有民歌风调的西湖棹歌或丰湖竹枝词。

这些作品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到上世纪80年代,惠州西湖仍然是惠州文坛的重要主题。

《惠州西湖艺文丛谈》、《惠州西湖诗集》、《玉塔诗情》、《惠州西湖》、《东坡与惠州西湖》等著作,以及大批诗歌、散文、美术、摄影作品,多以惠州西湖为记述对象。特别是省文史馆馆员吴仕瑞的《惠州西湖艺文丛谈》,是一部文化解读惠州西湖的学术专著,对惠州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优秀的人文传统,做了深入系统的评介。

书中补全了49首张友仁《惠州西湖志》缺载的西湖诗词,解读历代诗人对西湖的作品,忆录和赏析西湖楹联,研究苏轼、唐庚、宋湘等外地著名诗人在惠州的活动和作品,考证西湖文物书记,记述惠州文人逸事、风土人情等。

4.惠州西湖求有关于惠州的诗句

七律/与诗侣游惠州西湖(旧作) 读史先闻范蠡名,西施难觅柳青青。

花从圃内无拘发,鸟在蓬间得意鸣。 旧雨诗词歌物阜,新年景象构时平。

探春秘妙欣为伍,划向湖心舟自轻! 七绝】游惠州西湖见东坡联 段墙丝雨泪新痕,南国初凉白菊欣。 博士当年肠断处,楹留巧对悼朝云。

花洲曲》,翰林梁鼎芬的"花墩花放白青红,蝴蝶双双扑晓风"的隽永诗句正出于此。"忽惊豪雨来天外,洒向平湖万斛珠",每当雨时,在此观景,骊光最佳,故有"花洲话雨"之景誉。

今百花洲建有盆景园,在落霞榭旧址处辟有刘仑画阁,花卉盆景增辉,使百花洲更加绚丽多姿。 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顷边,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圆 点翠洲诗》中曰"西湖西子两相俦,湖面 偏宜点翠洲,一段芳华描不就,月湾婉转似眉头"。

5.有关惠州西湖的诗(描写西湖的诗或赞颂西湖的诗

七律/与诗侣游惠州西湖(旧作)

读史先闻范蠡名,西施难觅柳青青。

花从圃内无拘发,鸟在蓬间得意鸣。

旧雨诗词歌物阜,新年景象构时平。

探春秘妙欣为伍,划向湖心舟自轻!

七绝】游惠州西湖见东坡联

段墙丝雨泪新痕,南国初凉白菊欣。

博士当年肠断处,楹留巧对悼朝云。 。展开七律/与诗侣游惠州西湖(旧作)

读史先闻范蠡名,西施难觅柳青青。

花从圃内无拘发,鸟在蓬间得意鸣。

旧雨诗词歌物阜,新年景象构时平。

探春秘妙欣为伍,划向湖心舟自轻!

七绝】游惠州西湖见东坡联

段墙丝雨泪新痕,南国初凉白菊欣。

博士当年肠断处,楹留巧对悼朝云。

花洲曲》,翰林梁鼎芬的"花墩花放白青红,蝴蝶双双扑晓风"的隽永诗句正出于此。"忽惊豪雨来天外,洒向平湖万斛珠",每当雨时,在此观景,骊光最佳,故有"花洲话雨"之景誉。今百花洲建有盆景园,在落霞榭旧址处辟有刘仑画阁,花卉盆景增辉,使百花洲更加绚丽多姿。

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顷边,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圆

点翠洲诗》中曰"西湖西子两相俦,湖面 偏宜点翠洲,一段芳华描不就,月湾婉转似眉头"收起

6.关于惠州西湖的诗句

苏轼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游博罗香积寺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岂惟牢九荐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浆。诗成捧腹便绝倒,书生说食真膏肓。

江月五首(之一)

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冰轮横海阔,香雾入楼寒。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残。

7.想给惠州西湖作首诗

惠州西湖山水秀邃、旷邈幽深,秀色自然天成。

古往今来,吟咏赞颂惠州西湖的作品数不胜数,许多隽永词句与西湖风光融为一体,留传后世。仅《惠州志·艺文卷》收录统计,历代以来有关惠州西湖的作品多达666篇,作者239人,体裁涉及诗、词、文等,其中以诗词居多。

丰湖因东坡诗句改名西湖惠州西湖山川秀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早在宋代,惠州西湖已是中国最具岭南特色的自然山水园林。如此秀美山水自然会吸引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墨客。

“重冈复阜,隐映岩谷,长溪带盘,湖光相照。”北宋名臣余靖在其《惠州开元寺记》中对惠州西湖风景作了描述,这也是惠州西湖风景在文学作品中的最早记载。

北宋大文豪苏轼寓惠期间,钟情于惠州朴实的民风、秀邃的山水和丰饶的物产,曾写下了587首(篇)文学作品,其中不乏大量描述惠州西湖美景的诗句。在“凉天佳月”夜,苏轼“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写下“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

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的佳句。

有人说,“此为题品惠湖美景之始”。清代归善学者黄安澜也在其所著的《西湖苏迹》一书中说:“西湖山水之美,藉《东坡》品题而愈盛”。

众所周知,惠州西湖最早名为丰湖。苏轼在其《赠昙秀》一诗中写道:“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第一次将丰湖称作西湖。

之后,人们逐渐普遍将丰湖称作西湖。因此,明代大学者张萱在其《惠州西湖歌》中提到:“惠州西湖岭之东,标名亦自东坡公”。

唐庚是继苏轼之后,谪居惠州的另一位宋代著名作家,写下《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

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描写了春游栖禅山暮归时所见的西湖景色风光。

明代涌现大量吟咏惠州西湖作品据《惠州志·艺文卷》记述,明代惠州人文兴盛,声名鹊起,涌现了大量描述吟咏惠州西湖的作品,在现存诗文中至少有200多篇记写惠州西湖的景物和人物。叶萼、叶春及、李学一、孔少娥、陈运等惠州籍名人吟咏惠州西湖,曾写下《端阳西湖泛棹》、《游黄塘山庄》(二首)、《横槎小隐》、《玄妙观》、《点翠洲》等留世佳作。

其中明代惠州举人陈运著有《潇湘草》、《披云草》等诗集,有不少吟咏惠州西湖的作品,最有名的当属《西湖六桥》诗,分别以西新桥、拱北桥、烟霞桥、迎仙桥、明圣桥、大通桥为题,描述了惠州西湖六座古桥。据不完全统计,明代至少有91位客籍名人踏足惠州,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孙蕡、祝允明、王守仁等。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南园五先生”之一的孙蕡“与二客自五羊城泛舟游罗浮。道出合江,访东坡白鹤峰遗址。

还,舣舟于苏堤下。登栖禅寺,留宿精舍”,写下《朝云百韵》、《白鹤峰》、《夜游栖禅寺》等作品,讲述游宿栖禅寺,梦遇葬于寺旁的王朝云,有感而赋百韵长诗的故事。

西湖棹歌成惠州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清光绪年间,进士梁鼎芬写下《惠州西湖百咏》,成为百咏惠州西湖第一人。民国时期,广东诗人黄佐写下《全湖形胜》、《丰湖渔唱》等有关惠州西湖风景、名迹、人物的七言诗100首,结集成《惠州西湖百咏》。

随后余瑞春也著有《惠州西湖新面貌百咏》,收录《西湖酒店》、《月湾茶话》等七言诗99首。羊城有竹枝词,惠州有西湖棹歌。

一首首西湖棹歌,用方言独唱或对唱,融地名、人物、出产、典故于一体,保留了许多民俗、风景,成为惠州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岭南第一才子”的清代诗人、书法家宋湘家住丰湖书院,日夜与秀丽的湖光山色相对,写下《湖居十首》、《西湖棹歌十首》等田园山水诗,结集成《丰湖漫草》、《丰湖续草》。

宋湘以方言入诗,以白描见长,富于广东山歌的情调和韵律,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对惠州诗人的影响也至为深远。后来诗人陈寿祺、吴希仲、江逢辰等都创作了不少具有民歌风调的西湖棹歌或丰湖竹枝词。

这些作品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到上世纪80年代,惠州西湖仍然是惠州文坛的重要主题。

《惠州西湖艺文丛谈》、《惠州西湖诗集》、《玉塔诗情》、《惠州西湖》、《东坡与惠州西湖》等著作,以及大批诗歌、散文、美术、摄影作品,多以惠州西湖为记述对象。特别是省文史馆馆员吴仕瑞的《惠州西湖艺文丛谈》,是一部文化解读惠州西湖的学术专著,对惠州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优秀的人文传统,做了深入系统的评介。

书中补全了49首张友仁《惠州西湖志》缺载的西湖诗词,解读历代诗人对西湖的作品,忆录和赏析西湖楹联,研究苏轼、唐庚、宋湘等外地著名诗人在惠州的活动和作品,考证西湖文物书记,记述惠州文人逸事、风土人情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