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桃花的优美诗句和意思是什么意思

1.描写桃花的诗句有哪些

1、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释义:农历的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

2、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释义: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3、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释义:桃花如何追逐白色的杨花,它们如何争着抛弃这个世界。黄鹂和白色鸥鸟,比赛逃离。

4、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释义:春意盎然的一片景象,草绿了,柳条发芽了,桃花开了,梨花也吐着香气。

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释义:西塞山前有白鹭在飞,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更是肥美。

6、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释义: 这里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你可知道,进入桃花源的洞口,究竟在这条小溪的什么地方?

7、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释义: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

8、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绝句漫兴》)

释义: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9、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吴融《桃花》)

释义:满树娇艳的红花鲜丽灿烂,万枝千条丹彩流溢,明亮灼目,渲染出一派融融的春色。

10、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释义: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2.形容桃花桃花的句子

白居易 《大理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崔护:《题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杜甫:《绝句漫兴》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吴融:《桃花》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韩愈《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杨凭《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元稹《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齐己《桃花》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苏轼《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

3.李白赞美桃花的诗大全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明·王冕《题墨梅图》)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4.古代描写桃花的诗句

1、《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代: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 2、《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唐代: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译文: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3、《桃花》 唐代: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译文: 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可无情的春风却将那美丽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4、《桃花》 唐代: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译文: 桃花在渐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绽放,谁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丽的颜色?可惜初春的狂风地吹过以后,那美丽的花瓣却只化成片片血红的颜色点缀在青苔之上。 5、《晚桃花》 唐代: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译文: 一棵盛开的红桃花,花枝斜垂在池水上。

因为旁边有茂盛的松竹遮蔽,光照少,所以开放得要晚些。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现这里有一棵花树,不过也只有我这样喜欢寻幽探胜的闲人,才会过来一探究竟。

可惜这棵桃花长得不是地方,就像偏僻寒门的人才容易被忽视,贫穷人家的女儿通常晚嫁,是被恶劣的环境给埋没了。可怜鲜艳的桃花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寂寞地度过春天,快要凋零了也没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赏识,今天机缘巧合被我发现,就折一枝花回去欣赏。

5.写桃花林优美环境的诗句是什么全面点的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赏析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

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

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他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

不,岂只是有脚而已?你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