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元宵吃汤圆的诗句

1.元宵节诗词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圆之意。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

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

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关于汤圆的诗句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宵 灯谜 清明前夕----元宵 闲话元宵----夜聊 元宵前后----二月 够了吗。

3.描写汤圆的诗句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圆之意。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4.描写“汤圆”的诗句有哪些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江水淘。见说谁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1.释义: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圆之意。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参考资料

知乎:/p/20561543

5.关于冬至吃汤圆的诗词

关于冬至吃汤圆的诗词如下: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平安皮包如意馅,冰天雪地不觉寒。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家庭和谐、吉祥。 冬至汤圆又叫“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汤圆宜水煮,水煮汤圆滑而不腻,口感更佳。而且吃汤圆的时候可以喝少量汤圆汤,有“原汤化原食”之功,使一些流失在汤中的营养不致浪费。

相比之下,煎炸型的汤圆可能闻着比较香,但是也会导致油脂、热量的过多摄入,不利于健康。 。

6.煮汤圆吃的作文要有煮汤圆过程,还要有吃汤圆的过程,要有比喻句,

春节一过,我盼着元宵节早点到来,这样就能吃到我喜欢的汤圆了.正月十四,妈妈单位发了四盒汤圆.“这下好了,我能吃到可口的龙凤汤圆了!” 今天是元宵节.一起床,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汤圆!”妈妈笑着说:“好的!马上就煮给你吃!” 不一会儿,妈妈就拿来了一碗香喷喷的汤圆.正当我高兴地吃着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要是我也能煮汤圆那该有多好啊!以后,我想吃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动手了!就马上对妈妈说:“妈妈,你教教我,怎样煮汤圆好吗?我如果会煮了,就可以煮给你吃了!”妈妈笑着答应了,嘴上说:“你这鬼丫头!” 到了晚上,妈妈站在我身边,指导我煮汤圆.我一个人有点不敢动手,妈妈对我说:“别紧张!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好吗?”我想到如果自己学会就可以想要什么吃,就可以自己煮时,鼓起了勇气,拿起勺子,学着妈妈平时煮汤圆的样子动起手来.我先把水倒入锅中,再把煤气打开,等水烧开.然后把一个个汤圆小兴翼翼地放进锅内.这时,锅内热气直冒,我的眼睛有点睁不开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锅盖,盖在了锅上.“别急!要用勺子给这些汤圆翻个身!”妈妈对我说.我又小心地掀起锅盖,用勺子在锅里搅了几下.“该加点泠水了!”妈妈又在边上说.锅里的热气越来越多,我这时有点手忙脚乱了,都不知怎么办才好.妈妈看了,笑了起来!打来了一碗冷水,倒入锅里.热气少了许多.过了二、三分钟,妈妈说:“可以打开锅盖了!”我打开锅盖一看,哇!白花花的汤圆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浮在水面上,并不时地在开水中打滚!“汤圆煮熟了!爸爸快来看!”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快把它们捞上来,不然要糊了!”我只顾着高兴,竟忘了下一步要干什么,妈妈在边上大声地提醒我!当一碗碗香喷喷的汤圆盛起来,放在爸爸、妈妈面前时,我高兴地笑了.。

7.描写汤圆的句子有哪些

不一会儿,汤圆开锅了,我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

快快先给我盛一碗,细看熟透的汤圆,晶莹透明,捎带褐色。裹在里面的猪油、芝麻、白糖隐约可见。

我想象着;用小勺舀起一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香喷喷、甜滋滋的馅就流出来了。汤圆小巧玲珑,做工精致,个头圆圆的,像十五的满月,模样如小核桃那么大,白白嫩嫩的,里面装着香喷喷的猪油芝麻馅,它不仅外形吸引人,香滑清甜的味道更让人回味无穷。

吃起来滑爽细腻,伴着一股浓浓的猪油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口中。今天,晚上妈妈从店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三全凌汤圆,雪白的汤圆就跳到我的眼帘。

它 是用糯米粉做的,一个个被搓得滚圆滚圆,特别惹人喜爱,我真想一口把它吃掉。只见老爸熟练地揪起一团面,搓圆、拍成饼状,老妈在面饼上放一小团芝麻馅,老爸用面将馅裹起,搓圆。

一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诞生了。圆溜溜、雪白雪白的汤圆在清水里翻滚、沉浮,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

汤圆小巧玲珑,做工精致,个头圆圆的,像十五的满月,模样如小核桃那么大,白白嫩嫩的,里面装着香喷喷的猪油芝麻馅,它不仅外形吸引人,香滑清甜的味道更让人回味无穷。吃起来滑爽细腻,伴着一股浓浓的猪油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口中。

做汤圆开始了。我拿起面团,把它搓圆了,我一边看着大人做,一边搓汤圆。

看着看着,我竟忘了自己的汤圆,结果,汤圆搓成了一个大饼。汤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放在嘴里,妈妈大叫:“小心点,别烫着。”

咬上一口馅慢慢地流了出来,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我先把锅洗干净,再放水,我就把火开起来了,过了一会,水烧开了,我就从冰箱里拿出一包汤圆,倒进锅里,汤圆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一样,跳入水中。

汤圆下了锅后,先是藏到锅底下不肯上来,后来逐渐浮出水面,像个淘气的小孩一样上跳下窜。汤圆好了,我就把汤圆放进碗里,再加一点点白糖,汤圆就完成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

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刚出锅的汤圆,热腾腾,胖乎乎、圆溜溜,晶莹透明,就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脸,有时还会有几个调皮地咧着嘴巴,冲着我笑,笑得里面的馅都流淌出来。

趴上前去闻一闻,顿时,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要是用调羹舀起一个放入嘴中,甜滋滋的,软绵绵的,嘴里吐出来的气里也仿佛带了一丝芝麻香。我将汤圆放入口中,那嫩滑柔软的汤圆在口中蹿来跳去,一口咬下去,里面的芝麻就立刻钻了出来。

那比蜜还甜的芝麻和那柔软如布的汤圆皮一起缓缓吞入肚中,这种味道真是妙不可言,仿佛吐出来的气也带来了一丝芝麻的清香。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让人怎么也吃不厌。

过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它的名子还有个故事呢!很久以前人们把汤圆叫元宵。

袁世凯知道了觉得很不吉利。“元宵”不就是“袁消”吗?于是他下令把元宵改做汤圆。

从此元宵又名汤圆。元宵的馅有很多。

有红豆的。芝麻的。

还有绿豆的。又过了一会儿,我看到爸爸还没有动手的样子,心想还是主动出击。

可是,爸爸抢在我的前面,揭开锅盖,取出汤圆让我吃。我拿了一双筷子,一只大碗夹起汤圆放在碗里,然后,我端着碗到饭桌前坐下来吃了起来。

正月十五月亮圆,十五团圆吃汤圆,元宵圆圆像银元,圆圆团团餐桌圆,吃着汤圆庆团圆,圆圆满满收美元。元宵节快乐。

8.关于冬至吃汤圆的谚语、诗词、俗语

一、吃汤圆的谚语: 1、乌老二翻田坎 ———— 汤圆儿下水 。

2、土地爷吃汤圆 ———— 难吞难咽 。 3、土地佬吃汤圆 ———— 神不愣神;神不能神 。

4、土地老爷吃汤圆 ———— 吞不下去。 5、水底捞汤圆 ———— 糊涂到底 。

6、黍杆夹汤圆 ———— 光棍遇上玻璃蛋 。 7、屎壳郎掉面缸 ———— 真当自己是个大汤圆儿 。

8、傻小子吃汤圆 ———— 囫囵吞 。 9、肉锅里煮汤圆 ———— 昏蛋 。

10、盲佬吃汤圆 ———— 心中有数。 二、冬至吃汤圆的诗词: 1、《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 冬至子之半,玉管罅微阳。

壶中别有天地,转觉日增长。 一样金章紫服,一样朱颜绿发,翁季俨相望。

翁是修何行,未已且方将。 玉生烟,兰竞秀,彩成行。

翁无他智,只把一念答苍苍。今 日列城桃李,他日八荒雨露,都是乃翁庄。

要数义方训,不说窦家郎。 2、《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 冬至子之半,玉管罅微阳。

壶中别有天地,转觉日增长。 一样金章紫服,一样朱颜绿发,翁季俨相望。

翁是修何行,未已且方将。 玉生烟,兰竞秀,彩成行。

翁无他智,只把一念答苍苍。 今日列城桃李,他日八荒雨露,都是乃翁庄。

要数义方训,不说窦家郎。 三、冬至吃汤圆的俗语: 1、吃了冬至圆,每人大一岁。

2、偷挽葱,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 3、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