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的诗句有哪些关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的诗句有: 1.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3.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5.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6.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8.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12.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3.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4.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表达对未来的憧憬的唯美古诗有哪些1.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5. 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6. 一、《江城子》 苏轼7.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8.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9.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10.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11.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12.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13.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 14. 二、《卜算子》 李之仪15.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16.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17.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18.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9.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20.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21. 点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四、《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点评:海枯石烂的爱情,这就是了!五、《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点评: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六、《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点评: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七、《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点评: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八、唐代歌谣《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点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何等的残缺美。九、《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点评:除了所念,再无其他,何等真挚的爱情!十、《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点评:相思得憔悴,岁月催人苦。 3.描写孩子天真可爱的古诗词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小孩儿。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分开。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一 作者简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明代著名的艺术家。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 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卖书画度日。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二 背景资料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 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 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 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卖画为生。「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 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注释 1. 风鸢:或称「纸鸢」。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 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 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 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 2. 搓:○粤[磋], ;○汉[cuō]。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 3. 絮: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 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5. 消得:消耗。 4.对未来充满憧憬的诗句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 释义: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释义: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自己站在飞来峰的最高层。 4、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代:刘昚虚《阙题》 释义: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代:李白《行路难》 释义: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