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要介绍一下 印巴冲突时间:半个多世纪(1947年后) 原因:分家闹矛盾(查谟和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谈不拢,打~ 1947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 1965年6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 1971年12月,在因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而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又占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土地。 1972年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克什米尔地区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 1989年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交火,两国均蒙受巨大损失。 2003年11月23日,实现停火。 2005年4月7日,双向首次通车,开启了印巴和平进程的新篇章。 2005年10月29日上午至10月30日凌晨,共同展开震后救援行动。 满意请采纳~ 2.哪里有介绍印巴战争的文章或小说印巴战争 Indo-Pakistani Wars 印巴分治后印巴之间发生的3次战争。1947年10月,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发生武装冲突,战火延续15个月。1949年1月,印巴双方接受联合国决议宣布停火,并于同年7月划定停火线。 1965年4月,印巴之间因库奇兰恩地区的边界纠纷发生冲突。此后,印度把边界冲突扩大到克什米尔,越过1949年7月划定的停火线,向巴占克什米尔地区挺进。9月,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从而导致第二次印巴战争。战争进行17天后,双方宣布停火。1966年1月,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一致同意停火撤军,并宣布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第3次战争是在印度和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之后不久发生的。1971年11月 ,印度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出兵东巴基斯坦。12月,战争进一步扩展到西巴基斯坦。12月17日,印巴双方全线停火。1972年7月,双方签署《印度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双边关系协定》。 3.关于印巴克什米尔冲突的有关资料,写一篇地理小论文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 2004年1月7日,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查谟市西北30公里靠近印巴实际控制线的杰纳布河上,民间团体“印度青年之声”的一名成员在向河中投放装有糖果的盒子,希望这个盒子能漂到下游的巴基斯坦,把他们支持印巴对话和解的美好愿望带给巴基斯坦人民。 1953年8月,印巴两国总理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来解决。然而,1965年6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1971年12月,在因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而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又占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土地。 1972年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克什米尔地区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领导人和部长级官员数次举行会谈,但一直没能达成协议。1989年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交火,两国均蒙受巨大损失。 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宣布,巴军队将从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开斋节(26日)开始,在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巴方一侧实现单方面停火。24日,印度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并于25日作出了积极回应。两国军方25日经磋商决定,自当天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国际边境”、“实际控制线”和“锡亚琴实际接触线”(印方称为“实际地面位置线”)一带实现停火。双方同时表示,希望停火永久持续下去。>>> 2005年4月7日,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分别从克什米尔的印控区和巴控区双向对开,这是近60年来印巴克什米尔地区之间的首次通车,开启了印巴和平进程的新篇章。 2005年10月29日上午至10月30日凌晨,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巴印双方在伊斯兰堡达成协议,同意暂时开放克什米尔实控线5个检查站,以允许两边的居民共同展开震后救援行动 自己看着删掉点就是了 4.请详细介绍一下印巴战争影响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的主要障碍是克什米尔问题。 印巴两国为了该地区的归属问题曾打过三次大仗。 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秋季,印度半岛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成立了独立的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双方一直没有商定。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简称,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西北部,印巴分治前是英属印度最大的土邦之一,面积约为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00万,其中穆斯林占总人数的77。11%,印度教徒占20。 12%,余为锡克教徒和佛教徒。克什米尔地处亚洲心脏,周围分别与俄罗斯、中国、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1947年10月,克什米尔土王哈里·辛格宣布,该地区将归属印度,并已经和印度签署了正式合并协议。印度军队随后进入克什米尔地区,同受巴基斯坦支持的穆斯林武装展开激战。 这场冲突愈演愈烈,终于在同年底发展为印巴双方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 战争最终没有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不得不把该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 1948年8月13日和1949年1月5日,安理会两次决定克什米尔问题交由克什米尔人民自己来决定。但是,印度认为,克什米尔问题已经由1947年10月26日其土王与印度签署的协议解决,而反对由全民公决来决定其归属。 1949年7月29日,印度与巴基斯坦签署协议,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停火线。 第二次印巴战争 第二次印巴战争又称作“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印巴双方没有正式宣战就匆匆进入了战争状态。 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 随后巴基斯坦正规部队在8月14日也卷入冲突。 印巴两国军队在克什米尔停火线附近山地展开交战,印度军队在猛烈炮火支援下攻占了巴方控制线一侧的多处山岭。 进入九月份,巴基斯坦在停火线南部地区展开反击,并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 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坦克配合下,给印军以重创。 双方在战斗中动用了空军支援地面战斗并展开激烈空战。 随后,印巴战争陷入僵局。 9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一致要求印巴双方停火。 印度方面于21日,巴基斯坦方面于22日先后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决议。9月23日,印巴两国军队正式停火。 1966年1月,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 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是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 第三次印巴战争 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 7月,印度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 为了寻求国际支持,印度还于8月间同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从苏手中获得了坦克、装甲输送车和地空导弹等武器装备。巴基斯坦高度警惕印度的战争备战,也进行了相应备战。 到1971年11月为止,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毕。 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个军部、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 巴基斯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个步兵师,空军两个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 双方兵力对比,在东巴方向,印军占有明显优势,巴军处于劣势;在西巴方向,两军旗鼓相当,印军略占优势。 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印巴战争爆发。23日,巴总统叶海亚·汗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巴军全力抗击印军。 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 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 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 在东部方向,印军以3个师及8个营加强部队的兵力,分3路发动攻势行动,至12月9日攻占了阿舒甘杰、道德坎迪和昌德普尔3个重镇,打开了通往达卡的门户。 在西部方向,印军沿西南和西北两条轴线展开进攻,一路遇到巴军顽强抵抗,但由于印军占有兵力优势,至12月14日,西南一路印军攻陷重镇法里德普尔,对达卡构成威胁;西北一路印军则几度破坏巴军防御阵线,并经反复争夺占领了重要城镇波格拉,但未能向北发展进攻,因而没有完全实现作战企图。 在北部方向,双方在贾马尔普尔、米门辛格与坦盖尔进行攻防作战,结果,巴军未能守住阵地,丢失贾马尔普尔,退守坦盖尔地区,建立新的防御。 在三个作战方向的印军先后完成对达卡合围攻击的作战准备后,印军开始向达卡发起总攻。 印军第50伞兵旅首先在距达卡70公里的西北部重镇坦盖尔和距达卡30公里的东北要点纳西格迪实施空降作战,一举切断了巴军退路,向南直逼达卡。 12月15日,印军完成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达卡的合围,海、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联系。 在这种情况。 5.求印巴冲突的历史原因和现状印度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教派门类繁多,民族矛盾由来已久。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涉足南亚次大陆,英国殖民统治加深了印穆民族矛盾。印巴分治之前,国内党派之间争斗使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在决定印度民族独立时继续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不顾民族感情,随心所欲地划定印巴两国疆界,导致克什米尔问题悬而未决。半个世纪以来,克什米尔成了印巴两国争夺的焦点。印巴长期对峙局面难以改观。 印巴克什米尔争端可说是英国仓促撤离印度次大陆的一个悲剧性结果。印巴正式分立时,克什米尔邦的归属仍未确定,这就使得争端有了产生的可能。克什米尔王公宣布加入印度后,由于土邦归属原则的不明确性,加之印度在土邦归并问题上执行双重标准,巴基斯坦因而拒绝承认加入有效。从根本上说,导致克什米尔争端产生的原因是克什米尔在政治、安全方面对印巴两国的极端重要性,双方都不愿放弃,或说是不能失去。 纵观印巴两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矛盾纷争,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即克什米尔问题、恒河河水问题和东巴(今孟加拉国)问题。 第一、克什米尔问题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领宣布成立,领土包括西巴(今巴基斯坦国)和东巴(今孟加拉国)。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印度、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克什米尔地区,有500万人,其中77%是穆斯林,20%人口信奉印度教。据“蒙巴顿方案”规定: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规定可由当地人民自由选择。双方争执不下,于1947年10月发生武装冲突。在联合国的干预下,1949年元旦印巴停火,7月划定停火线,印度占据了该地2/3地区和3/4的人口。1965年9月,印度利用该地紧张局势,向巴基斯坦发动武装进攻,遭到巴基斯坦的反击,后通过联合国调解,印巴又宣布停火。 第二、恒河河水争端 印巴分治后,恒河上游归印度,下游归东巴,印方不顾巴方反对,在离恒河流入东巴边界20千米处修筑了一座大水坝,使恒河河水的的65%不能流入东巴,严重地影响了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印巴双方为此举行过多次会谈,均无结果。 第三、东巴问题 巴基斯坦自治领宣布成立时,东巴便是巴基斯坦领土的一部分。长期以来由于东巴是一块和西巴相距几千里之遥而且被印度三面环绕的“飞地”,其内政时常受到印度政府的干涉。1971年3月,印度议会通过了印度总理提出的关于“声援东孟加拉人民”的提案,公开表示支持东巴基斯坦的分裂活动,公开干涉巴基斯坦的内政。11月出兵进犯东巴,12月又出兵侵略西巴,印巴战争全面爆发。印军很快占领东巴首府达卡,在联合国的斡旋和干预下,印巴双方签定停火协议。后来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使印度对东巴军事占领及其傀儡政权合法化的提案,不久东巴宣布与巴基斯坦脱离关系,成立了独立的孟加拉国。 印巴分治及三次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使印巴两国成了敌对国。长期以来,令人遗憾的是两国都没有采取温和、克制的和平方式来化解积怨甚深的矛盾。相反,时至今日,两国仍将国民收入一大部分用于国防和核武器军备竞赛,这不但没有缓和两国之间的矛盾,反而使之愈演愈烈。国际社会对核武器试验的经济制裁,也将会影响到两国的经济发展。 6.形容矛盾的诗句1、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 2、宰相肚里能撑船;有仇不报非君子! 3、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4、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5、打狗还得看主人;杀鸡给猴看! 6、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7、车到山前必有路;不撞南墙不回头! 8、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条道走到黑! 9、礼轻情谊重;礼多人不怪! 10、人多力量大;人多嘴杂! 11、买卖不成仁义在;亲兄弟,明算帐! 12、一个好汉三个帮;靠人不如靠己! 13、人往高处走;爬得高,摔得重! 14、一口唾沫一个钉;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15、知识要有产权;俗话又说:不分享心里不安! 16、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17、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1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靠衣裳马靠鞍! 20、浪子回头金不换;狗改不了吃屎! 21、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开弓没有回头箭! 22、退一步海阔天空;狭路相逢勇者胜! 2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4、书到用时方恨少;百无一用是书生! 25、金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26、天无绝人之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7、出淤泥而不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8、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9、贫贱不能移!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30、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姜还是老的辣! 31、后生可畏;嘴上**、办事不牢! 32、有缘千里来相会;不是冤家不聚头!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34、得饶人处且饶人;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35、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话又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36、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37、小心驶得万年船;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38、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3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0、日久见人心;人心隔肚皮! 41、光阴似箭;度日如年! 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43、邪不压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44、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蒸馒头蒸(争)口气! 45、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46、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47、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4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虎屁股摸不得! 49、百事孝为先;忠孝不能两全!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朝有酒今朝醉! 51、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老婆孩子热炕头! 52、人定胜天;天意难违! 53、愚公移山;胳膊拧不过大腿! 54、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一失足成千古恨! 55、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56、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57、双喜临门;福无双进,祸不单行! 58、人挪活,树挪死;滚石不生苔,转业不生财! 59、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 60、明人不做暗事;兵不厌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