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涉及关于镇江的诗游金山寺① 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②。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③。中泠南畔石盘陀④,古来出没随波涛。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⑤,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⑥。是时江月初生魄⑦,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中似有炬火明⑧,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⑨,有田不归如江水。注释 ①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西北的长江边的金山上,宋时山在江心。 ②古人认为长江的源头是岷山,苏轼的家乡眉山正在岷江边。镇江一带的江面较宽,古称海门,所以说“直送江入海”。 ③苏轼登寺在冬天,水位下降,所以他写曾听人说长江涨潮时潮头有一丈多高,而岸边沙滩上的浪痕,也令人想见那种情形。④中泠:泉名,在金山西。 石盘陀:形容石块巨大。⑤归楫:从金山回去的船。 楫原是船桨,这里以部分代整体。⑥这两句的意思是:微风吹皱水面,泛起的波纹像靴子上的细纹,落霞映在水里,如金鱼重叠的红鳞。 ⑦初生魄:新月初生。苏轼游金山在农历十一月初三,所以这么说。 ⑧江中炬火:或指江中能发光的某些水生动物(古人亦曾有记载,如木华《海赋》:“阴火潜然。”曹唐《南游》:“涨海潮生阴火灭。” )或只是月光下诗人看到的幻象。原注:“是夜所见如此。” ⑨谢:告诉。如江水:古人发誓的一种方式。 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对子犯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苏轼认为江中的炬火是江神在向他示警,所以他说,自己如果有了田产而不归隐,就“有如江水”。由此可见,现在未能弃官还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 念 奴 娇 叶梦得 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1705· 《宋词鉴赏大典》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鬓。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叶梦得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 北固山有感而作 。此词步苏轼名作《 念奴娇·赤壁 怀》古词原作之韵,在构思和谋篇上与东坡之词有颇 多类似。 词的上片是借景抒怀。起句“ 云峰横起”,奇峰 突起 ,气势不凡。 下句“障吴关三面”,是写云峰分 布情景:云雾缭绕的山峰象屏障一样把古吴国所属地 区遮去了三面 。三面,是指东、西、南三面。 吴关,·1706· 《宋词鉴赏大典》泛指吴国辖境,此处指今江苏沿江一带。接下去“真 成尤物 ”,是作者对云峰的赞叹。 尤物,原意指尤异 的人物,一般是指女性,这里借指云峰的奇特可爱。紧接以下两句写从江干极目望去,回潮倒卷之处,水天浑然一体,无边际可寻。 这句是用韩愈《祭河南 张员外文 》“洞庭汗漫,粘天无壁”的下一句,很切 合词意,押“壁”字韵,可谓天衣无缝。一个“秋” 字点出时令 。 下面五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面说过,作者曾两次出知建康府,第一次到建康时不过五十岁 多一点,还不算老,“绿鬓人归”,回去时头发还是青 的;可是这次重返故地,已是过了花甲的人了,人虽 还活着,但已是满头白发,回想当年情景,有如大梦 一场 ,只有诗情未减,下笔仍象往日那样雄浑奔放。 作者在这里虽然感到年岁日增,精力已不如前,但并 无伤感情绪,还以“诗句犹杰”自豪,胸襟是很开朗 的。词的下片 ,则是作者看了眼前景物,思潮起伏,兴起了一系列的感慨。 首先他想到东汉末年崛起江东 的孙策,也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时而引吭高歌。当 时孙策正值英年,手握雄兵,有澄清天下之志。 可惜 他壮志未酬就短命死了 ,饮恨千秋。“万里”以下五 ·1707· 《宋词鉴赏大典》句,应是作者兴尽下山,回到自己座船以后的思想活 动。 他向西望去,万里浓云绵亘,此时北岸临江的瓜 步一带,夕阳正照着军营中的旌旗或明或暗,鼓角声 水调歌头 多 景 楼 陆 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2509· 《宋词鉴赏大典》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陆游词作鉴赏 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陆游三十九岁 ,以枢 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出任镇江府通判,次 年二月到任所。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 多影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固下滨大江,三 面环水,登楼遥望,淮南草木,历历可数。 这年十月 初,陆游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楼游宴时,内心感叹 而写下此词赋。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 2.下面的诗句写的是苏州园林中的什么景物第一首应该是狮子林的假山。 苏州园林中只有狮子林一假山闻名。 参考资料:元代诗人谭惟则的《狮子林即景》 第二首出自: 李鸿裔《怡园》 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 石幢一夕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叠石疏泉描述的是假山和人工泉,水芝既荷花。 伐碃崔度诏道措权胆护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鱼戏莲叶图”。 怡园,又名似园,俗称北亭子。 位于博山城东南,在后乐桥北,范公祠对面,是清初赵进美(字韫退,号清止,明崇祯进士,官至中方大夫)的别墅。据《谈龙录》载,赵执信(清初现实主义诗人)的祖父赵双美、叔祖父赵。 3.描写“镇江”或者赞美“镇江”的诗句有哪些1. 《题金陵津渡》 唐:张承吉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白话释义: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2. 《望鹤林寺》 唐:李绅 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凌霞曙莹销尘。 每思载酒悲前事,欲问题诗想旧身。 自叹秋风劳物役,白头拘束一闲人。 白话释义: 白鹤栖息在山峰下的青莲池中,江城的花开了,就像春回大地一般。 太阳高高升起就像个火球一样,照得紫凌霞曙莹销尘。每思载酒悲前事,欲问题诗想旧身。 自叹秋风劳物役,白头拘束一闲人。 3. 《夜归丁卯桥》 作者: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绿桥低水滥,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亩田。 白话释义: 诗人月夜归丁卯桥村舍,听见桥响犬吠,看见紫蒲红叶,归家的愉悦心情油然而生。 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轻松和满足。诗人自来就有回家的打算,心愿终于得到满足,摆脱了官场俗务得以归园田居。 4.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话释义: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何处望神洲?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末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白话释义: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 4.北宋时期,描写镇江景色的诗词大都集中在哪座山北固山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犹记烽火扬州路 堪回首佛狸祠下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金山 饮泠泉 文天祥(南宋) 扬子江心第泉南金来此铸文渊 男儿斩去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还有传说梁红玉击鼓抗金兵岳飞金山寺详梦 5.描写镇江山水的优美语句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 诗中山: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S226;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诗中河: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S226;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描写山水的句子 山水山水,让山与水交融,让灵动与沉稳结合,让智者与仁者相辅相成 山因水而巍峨,水因山而秀美;山有状而水无形,山有头而水无尽。山是静止的,水则奔腾不息;水是永恒的蔚蓝,山则色彩绚烂。 山水相依便有了大自然的明丽。 山水产生了文明,山水延续了生命。 当沉稳的山与灵动的水交织在一起,山庇护起水,所以有了清潭,有了池塘;水滋润了山,所以有了花草,有了绿树;所以山明水秀,所以水秀山明! 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多么美妙! 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尽了水的魅力,水的灵动,水的深邃,水的神韵。 那以水为画、以水为歌、以水为诗、以水为曲的作品,不胜枚举。“水调歌头”的词牌,演绎出多少耐读的诗篇;“高山流水”之琴音,倾倒了无数天下知音…… 而赞颂山的诗句,抒写山的散文,描绘山的画卷也不在少数。 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庐山之瀑布,衡山之烟云……让多少仁人志士倾倒,在青山之间留恋忘返。 水山水,有山有水才是好风光。 水有水的飘逸灵动,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单调的蔚蓝色;山有山的沉稳厚重,但一年四季却能以不同的色彩、风光展示山的美丽。活泼的有单调的一面,安静的有变换的色彩。 水,那么灵动清丽,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浑澎湃,充满了无限激情。有时人称柔情似水,有时又说咆哮奔腾,这就是水的个性。 瀑布的壮丽,波涛的汹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恒。 山,绵延绵亘;山,险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气势磅礴,让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丽,令人忆起娥眉…… 山,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贤,沉稳是他的天性,不露声色地诠释着生命的博大。 6.关于镇江的景色的词语描写山水美景: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练腾空 烟波浩渺 描写花草树木: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郁郁葱葱 古树参天 万木争荣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绿树成荫 描写日月风云: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银装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云雾迷蒙 风清月朗 春风化雨 暴风骤雨 风驰电掣 另外还有一些: 美不胜收 蔚为壮观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玉宇琼楼 美妙绝伦 巧夺天工 锦上添花 粉妆玉砌 别有洞天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练腾空 烟波浩渺 7.跪求一篇有镇江北固山景物、诗词、历史相结合的介绍性文章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②。 作者所游的(镇江)金山寺之景色[1]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③。 中泠南畔石盘陀④,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⑤,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⑥。 是时江月初生魄⑦,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⑧,飞焰照山栖乌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⑨,有田不归如江水。 翻译 我的家乡地处长江初始发生之源头, 为官出游却随江水滚滚飘然东入海。 听说此地大潮打起浪头足足一丈高, 即使天寒地冻还有沙痕印迹之存在。 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号称盘陀, 自古以来出没水中追随浪涛和江波。 尝试登上绝高山顶遥望万里外家园, 无论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 羁旅在外乡愁只恐难寻回家之归舟, 山上圣僧苦苦挽留欣赏山中之落日。 微微风里波涛万顷阵阵荡漾起细鳞, 半天晚霞空中恰似排排鱼尾血样红。 正当此时江中月亮刚刚还在初升起, 二更时辰月儿下山天空一片深漆黑。 静静长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火大明, 飞腾火焰照得山中栖息鸟儿纷纷惊。 惆怅失然归卧僧舍心中也莫能辨识, 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何处之事物。 江山弥幻而今如此为何还不回家园, 江神莫非责怪我的脾性警示太顽固。 感谢江神我得提醒但是实在不得已, 家中如有田地不回宁如奔逝之江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