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含有哲理的诗句

1.有哲理的诗句

一)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

(白求恩) (五)战争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六)雄心壮志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七)爱国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8、以身殉国,何事不为?(陆游)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10、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11、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12、锦绣河山好收拾,万民。

2.描写人生哲理的诗句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goshizhi09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25句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10.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1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6.言必信,行必果。1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篇二:人生哲理的古诗词人生哲理的古诗词1、【题目】题西林壁(苏轼)【诗词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

3.【含有哲理的诗句】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题目】琴诗(宋 苏轼)【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题目】拟古 (明 钱宰)【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题目】论诗 (清 赵翼)【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题目】草 (唐 白居易)【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哲理】说明世界上。

4.含有哲理的诗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这首诗是在一种复杂的情感背景上写成。显然它是一首警世之作,诗人发思古之幽情全是为了现在。这首诗的意境结构十分明显。除夕阳黄昏,春燕翻飞朝荒凉旧址的画面是实境外,其余对六朝繁华景象的联想、对历史变化的洞察与领悟、对现实的联想与对比、对大唐社稷誓的担忧以及诗人忠贞正直的形象和无边的思绪等等,均在虚境之中。这数层意蕴均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得来。由此可见虚境的开拓,才是意境创造的目的所在。意境便是这种虚实相生的产物。

那么虚境与实境的关系是怎样呢?一般来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中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我国文论历来十分重视虚境的这种重要作用。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说:“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初发取境偏逸,一首举体便逸。”这里说的“取境”,是指对虚境的提炼和设想。皎然认为,它在意境中处于核心统帅的地位。但是,虚境不能凭空而生,核心并不等于艺术表现的重心。在意境创造中,一切还必须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清人许印芳对此曾有很好的阐释。他说:

功候深时,精义内含,淡语亦浓;宝光外溢,朴语亦华。既臻斯境,韵外之致,可得而言,而其妙处皆自现前实境而来。

也就是说,再好的虚境,也要由实境而来。虚境与实境看似两个部分,但一到艺术表现时,工夫全要落实到对实境的描写上。这从上例《乌衣巷》 已可充分看出,它的意蕴层深的虚境,全是由诗人描绘的展现于眼前的荒凉的实境和诗人有意设置的历史陈迹,以及通过燕子故意勾起人们对历史的联想来完成。诗人采用反衬、对比、讽刺的艺术手法,也使实境具有了无限的蕴含力。所以一切都要在实境描写上见功夫。那么,怎样通过实境的描写完美地表达出虚境呢?古人也总结出了一条艺术规律,即“真境逼而神境生”。

5.含有哲理的诗句

1、诗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释义: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无关。

2、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出自: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释义: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只是匆匆过客,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3、诗句: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出自:元代张鸣善的《普天乐·咏世》

释义: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

4、诗句: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出自:唐代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

释义: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5、诗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出自:宋代朱敦儒的《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释义: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

6.关于人生感悟的诗句

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2,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茶。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4,智慧的代价是矛盾。

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5,世上的姑娘总以为自己是骄傲的公主(除了少数极丑和少数极聪明的姑娘例外)6,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7,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8,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9,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 所以我现在 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10,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

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11,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12,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

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 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13,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14,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轮回!!!! 我们都在轮回中!!!! 15,男人在结婚前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少,结婚后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多16,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17,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8,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19,《和平年代》里的话:当幻想和现实面对时,总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脚下20,真正的爱情是不讲究热闹不讲究排场不讲究繁华更不讲究嚎头的21,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 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22,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

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已。23,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24,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 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

所以不要后悔25,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1。放下爱恨,一切顺其自然。

2。为他人尽力,即为自己尽力;不帮助他人的人,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3。 我们为了控制执著,必须观照好感觉的大门。

4。在外面与朋友嬉游的时候,不要忘记家中孤独的老人。

5。含蓄是一种美,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6。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7。无聊的时候,最好到户外走一走,最糟糕的是一直看电视。

8。勿满足于眼前的小小成就。

你要问自己,我这辈子只有这样吗? 9。不知道自己缺点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想要改善。

10。漂亮的脸孔是给别人看的,而有智慧的头脑才是给自己利用的。

11。走路时,每跨一步,就如同把脚带到地面,我们要把快乐。

祥和。宁静带到地面。

12。我们不小心跌倒时,不要急著爬起来,既然已经摔倒了,就在原地享受一下摔倒的滋味。

13。在外面与朋友嬉游的时候,不要忘记家中孤独的老人。

14。所有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15。人的智慧并非来自研究伟大的学说,而是来自对平凡事物的观察。

16。真正止灭欲望后,生死束缚解开,随之而来的才是真正的平和。

17。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

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8。向不同行业的人吸收新知。

记住,要用请教的态度。 19。

执著我们视为可爱可喜的事物,即是种下苦因,因为没有任何事情能维持究竟的永恒。 20。

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时候,并没有眼泪,眼泪永远都是流在故事的结尾,流在一切结束的时候! 21。世界上有两种人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忏悔的人。

22。你若流泪,先湿的是我的心。

23。安静的心是最高的品质,它是没有分界的,是完整的。

纯洁无染的。它就是全神贯注。

觉察力。爱和最高的智慧。

24。生活如果能无我,生活的本身便是爱与美。

25。由于助人而受亲爱,由于柔和而有魅力,由于温和而为人所偏爱,由于有一切德而受尊重。

当前位置 : 信息资源网 >> 名言语录 >> 经典语录 >> 内容阅读 经典哲理语录一百句 26。 恨,能挑起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27。

7.蕴含深刻道理的 诗句

【题目】题西林壁(宋 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8.带有哲理的《古诗》

登鹳雀楼①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③。

题解:作者在这首诗中,运用极其浅显而朴实的语言,深刻地说明了两点哲理: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二、事无止境,希望达到更高的目标,就必须不畏艰难,勇于登攀。

一般说来,诗忌说理。但这是只是说,诗歌不能枯涩、生硬而抽象地议论。相反,形象化的说理,常能给读者以某种哲理的启示。便如王之涣的这首诗,巧妙地把道理和景物、情和事融为一体,水**融,使读者乍看并不觉得它是在言理,而细一玩味,却感到妙理无穷。象这样的说理诗,由于成功地运用了形象思维来阐示哲理,更为读者所喜爱,故能历传不衰。

注释 ①、此诗一作朱斌诗。鹳雀楼:清《一统志》;“山西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唐属河东道)府:鹳雀楼在府城西南城上。旧志:旧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云:“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雀:一作鹊。

②、此二句写景,言夕阳西下,黄河东流,景象壮阔。引起下文说理。

③、此二句因景悟理,言寄深远。穷:尽,尽目力所及。

9.哲理诗句有哪些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