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武当山的诗句有哪些1、《武当八景 其三 五龙披雾》 明代:史谨 万壑千厓晓雾消,琳宫弘敞映仙桃。路通绝顶青冥阔,凤哕朝阳紫殿高。 林下每看羊化石,松间时见鹤归巢。我今欲借登山屐,来访安期不惮劳。 译文:武当山沟沟壑壑,早上雾气消散,如同仙桃掩映着仙宫。山路直通云霄,凤凰在紫殿上冲着太阳。石林如同羊化为石头,松林见看到仙鹤归巢。我如今想借登山鞋,寻访安期仙人,不怕辛苦。 2、《题武当逸禅师兰若》 唐·戴叔伦 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 译文:我跋山涉水,不知所向何处,羞于见到在竹林里禅定的人。 3、《武当道中杂咏》 明:洪翼圣 门裂双岩容马度,天开一径许人通。 译文:门前裂开的双岩可以容一辆马车通过,天门开了一径,可容少许人通过。 4、寄武当山张隐君 明代:谢榛 辞官身寄楚天涯,石屋烧丹别是家。七十二峰春雪里,杖藜随意看梅花。 译文:辞退官职,寄情于天涯,在石头屋子炼丹,四海为家。武当山七十二峰沐浴在春天的积雪中,拄着拐杖随意看梅花。 5、送季景福链师游武当 明代:袁华 武当之山天与齐,子往访道穷扳跻。石乳春流飞肉鼠,日轮夜转闻天鸡。 身试水崖松下石,手援铁絙云中梯。归途傥遇白骡叟,为我问讯君毋稽。 译文:武当山和天一样高,我去访问你,跻身于羊肠小道。石峰群立,春水流淌,老鼠出没。太阳轮转,夜晚听到天鸡鸣叫。亲自试探山崖下的松石,亲手攀登云梯的铁栏杆。归途碰到了骑着白骡子的老翁,问我你身体还健康吗? 6、《建中癸亥岁奉天除夜宿武当山北茅平村》 唐 戴叔伦 岁除日又暮,山险路仍新。 译文:一年过去了太阳一样落幕,山上的险路径还是一样的无人经过。 2.写武当山的诗句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武当山,亦名 上山,又曰仙室。” 陈 抟(五代末宋初著名道士)“我爱武当好,将军曾得道。” 李方叔(北宋文学家)“观此(武当山)山形……岱宗能小天下,拟秀厚于恒嵩,埒清雄于衡华。” 朱 棣(明朝永乐皇帝)“武当山,古名太和山,今名大岳太和山。” 王世贞(明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山之胜,既以甲天下。”及“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南岩雄奇紫霄丽,甘泉九成差可当。” 徐霞客(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余髫年蓄五岳志,而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 袁中道(明朝文学家)“吾胸中已有粉本,大岳太和山,一美丈夫也。” 洪翼圣(明朝诗人)“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 张开东(明朝诗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 乐 醒(清朝诗人)“四大名山皆拱极,五方仙岳共朝宗。”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七十二峰朝天柱,曾闻一峰独说不。我登武当看倔峰,背身昂首云横处。” 杨廷保(著名建筑学家)“(武当山)是人世上的天堂,驾于五岳之上。” 考斯拉(联合国专家)“武当山自然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融会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的美景。对我个人来说,这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居住在都市和现代氛围中的人,提供了一个天然、宁静的场所。这次考察使我非常荣幸,而且深受感动。” 苏明塔加(联合国专家)“中国的伟大历史,依然留存在武当山。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派遣,我们到这里……确实对我个人来说,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体力上,都是一次无与伦比的经历。” 3.描写武当山的诗词七绝·游武当山 陈龙几 武当福地天生就, 琼阁仙山有美名。 雾绕云缠峰翠秀, 游人自在画中行。 七律·武当山记游 仇钱迟 福地仙山负盛名,磅礴百里倍姿雄。 群峰拱立威如虎,曲水蜿蜒势若龙。 宋殿明宫呈富丽,丹墙翠瓦望玲珑。 擎天一柱凌绝顶,遍览千山万仞穷。 七律·中国名山武当山 刘精华 擎天一柱万山朝,绝壁悬深岩耸霄。 雾罩云腾仙洞绕,飞流涧水曲歌谣。 鸟啼欢快互相语,鹤影蹁跹对舞飘。 宫观核心群建筑,内家拳脚武林骄。 4.形容武当山的句子七绝·游武当山武当福地天生就, 琼阁仙山有美名。 雾绕云缠峰翠秀, 游人自在画中行。七律·武当山记游(新韵)福地仙山负盛名,磅礴百里倍姿雄。 群峰拱立威如虎,曲水蜿蜒势若龙。 宋殿明宫呈富丽,丹墙翠瓦望玲珑。 武当山处于中国腹地,方圆四百里,高险幽深,飞云荡雾,磅礴处势若飞龙走天际;灵秀处美似玉女下凡来,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规模宏大 气势雄伟 山峦清秀 风景幽奇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 5.形容武当山的句子七绝·游武当山 武当福地天生就, 琼阁仙山有美名。 雾绕云缠峰翠秀, 游人自在画中行。 七律·武当山记游(新韵) 福地仙山负盛名,磅礴百里倍姿雄。 群峰拱立威如虎,曲水蜿蜒势若龙。 宋殿明宫呈富丽,丹墙翠瓦望玲珑。 武当山处于中国腹地,方圆四百里,高险幽深,飞云荡雾,磅礴处势若飞龙走天际;灵秀处美似玉女下凡来,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规模宏大 气势雄伟 山峦清秀 风景幽奇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 6.描写武当山的壮观诗句有那些1、武当八景 其三 五龙披雾 明代:史谨 万壑千厓晓雾消,琳宫弘敞映仙桃。 路通绝顶青冥阔,凤哕朝阳紫殿高。 林下每看羊化石,松间时见鹤归巢。 我今欲借登山屐,来访安期不惮劳。 译文:武当山沟沟壑壑,早上雾气消散,如同仙桃掩映着仙宫。 山路直通云霄,凤凰在紫殿上冲着太阳。石林如同羊化为石头,松林见看到仙鹤归巢。 我如今想借登山鞋,寻访安期仙人,不怕辛苦。 2、游武当别峰次姜可玉韵 元代:张仲深 夜深忽梦双鹤来,梦回但见山容开。 侵山故故入山去,雪埋老树深莓苔。 倚花问鹤鹤无语,劈琴刲鹤和花煮。 定知一食生羽翰,飞去蓬莱听风雨。 译文:夜深忽然梦到仙鹤飞来,梦醒只看到山色开朗。 心情愉悦上山,看到雪埋着树木的苔藓。依靠着花问仙鹤,仙鹤沉默不语。 焚琴煮鹤,也无不可。我已经知道这一生要逍遥仙境,飞去蓬莱仙岛听风雨声音。 3、和太傅邓公归游武当见寄 宋代:范仲淹 三提相印代天工,邓国归来耀本封。此日神仙丁令鹤,几年霖雨武侯龙。 酬恩定得祠黄石,谈道须期会赤松。莫虑故乡陵谷变,武当依旧碧重重。 译文:三次得到宰相封印,巧夺天工,封过归来,光宗耀祖。今天是神仙般的仙鹤,几年之后沐浴皇帝恩泽,就变成了侯爵。 报答皇恩一定要得到黄石仙人的指点,谈论道法需要遇见赤松子。不要顾虑故乡的沧海桑田变化,武当山依然一片碧绿。 4、寄武当山张隐君 明代:谢榛 辞官身寄楚天涯,石屋烧丹别是家。七十二峰春雪里,杖藜随意看梅花。 译文:辞退官职,寄情于天涯,在石头屋子炼丹,四海为家。武当山七十二峰沐浴在春天的积雪中,拄着拐杖随意看梅花。 5、送季景福链师游武当 明代:袁华 武当之山天与齐,子往访道穷扳跻。石乳春流飞肉鼠,日轮夜转闻天鸡。 身试水崖松下石,手援铁絙云中梯。归途傥遇白骡叟,为我问讯君毋稽。 译文:武当山和天一样高,我去访问你,跻身于羊肠小道。石峰群立,春水流淌,老鼠出没。 太阳轮转,夜晚听到天鸡鸣叫。亲自试探山崖下的松石,亲手攀登云梯的铁栏杆。 归途碰到了骑着白骡子的老翁,问我你身体还健康吗?。 7.描写武当山的古诗词有哪些,带上作者名字七绝·游武当山 武当福地天生就, 琼阁仙山有美名。 雾绕云缠峰翠秀, 游人自在画中行。 七律·武当山记游(新韵) 福地仙山负盛名,磅礴百里倍姿雄。 群峰拱立威如虎,曲水蜿蜒势若龙。 宋殿明宫呈富丽,丹墙翠瓦望玲珑。 擎天一柱凌绝顶,遍览千山万仞穷。 七律·中国名山武当山 擎天一柱万山朝,绝壁悬深岩耸霄。 雾罩云腾仙洞绕,飞流涧水曲歌谣。 鸟啼欢快互相语,鹤影蹁跹对舞飘。 宫观核心群建筑,内家拳脚武林骄。 七律·游武当山 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余随同事一起去十堰开会,闲暇游览道教圣地武当山,且天公作美,晨降大雪,此时此景对于在南方工作的我来说是极为少见,兴奋之余仍有记。 迎春踏雪武当游, 绝色风光一眼收。 金顶求签祈国富, 南宫拜道愿身遒。 莺飞草长山花漫, 路转峰回雾霭稠。 借得蓬莱忘俗世, 何须散发弄扁舟。 五绝·武当山 远望险峰连,白云系坳间 万山朝贡处,暗里隐神仙 七绝·北武当山 一峰傲立万山围, 半壁丹崖半翠微。 真武当年修炼处, 仙台自在白云飞。 七绝·游武当山 鬼斧神工武当山,意犹未尽不思还, 风光无限平地起,自然景观不一般。 如梦令·武当山 仙境峰峦缱绻, 千壑凝眸金殿。 幽谷喜迎尊, 食玉餐霞常幻。 惊叹,惊叹, 真武三丰尘断。 8.描写武当山景的文章从山脚下抬眼远眺,那一段红褐色的裸露山峰就是古武当山的主峰,由于距离比在山门时近些了,主峰更真切了些,在四周群山、植被的衬托下,没有了采石场的感觉,有了悬崖峭壁险峻、嶙峋的真切,感受到了它的挺拔、峻峭,有了风景的灵性。 它拔地参天,气势磅礴,最高处是五个形状各异的山峰,在靠北面的两座山峰间有一座长长的吊桥相连,顿时使山峰有了风景的亮点,激起了我们的攀登兴趣。书上说古武当山主峰是五个高大的仙人在聚会。 这时,武当山主峰似乎对我们有了吸引力,那是怎样的一个吊桥?山顶又有些什么呢?我们上山的脚步更快些了!不知不觉看到在山路右边树立着一块板状石头,上刻:磨石针。并有一箭头指向左边。 顺着箭头方向看去,在这条干涸的河沟对面横卧着一块巨石,上写“划剑石”。在沟底河床中央还有另一块巨石,上写:磨针石。 当时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就匆匆而过,但后来从《太》书中得知,磨针石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故事,没想到我们邯郸还是这个著名故事的发源地,但故事中的主人公不是我们所知道的诗仙李白,而是道教传说中的道教鼻祖――真武大帝。不管故事的主人是谁,但它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只有功夫深,功到自然成!那块“划剑石”在道教的历史中也非同寻常,相传为真武大帝上山前为坚定修炼意志,划地成河,与其母亲痛心疾首分别处。 路边的这条干河沟就是当年真武大帝拔出随身携带的宝剑,在他与依依不舍的母亲之间划开的河,将其母亲隔开在了河的对岸,辞别慈母上山修炼,终于功成飞天。看来道教故事同样感人,同样教育人。 不觉又到一座石板小房前,旁边立一块板状巨石路标,箭头左边指向:通天壁,右边指向:盘龙道。登顶心切,无疑选择“通天壁”离峰顶最近,直通山顶。 抬眼望去,红褐色的石砌登山台阶直通半山腰,台阶正好修建主峰前面一座低矮的小山山梁的脊背上,随山梁上下跌宕起伏。游人走在上面犹如在一条长长巨龙背上攀登,真是大自然的天造地设,更是古武当山人的慧眼独具,把攀登山峰的道路选在了这里,这也是古武当山旅游和攀登的灵性所在。 我们心想,顶峰就在上面,登完石梯,就该是山顶了吧!我们憧憬着峰顶,攀登的脚步油然加快。石梯坡陡路窄,明显比刚才的山路难走多了。 但在石梯上攀登的感觉多少有点儿像爬长城,石梯虽不及长城巍峨、雄伟、宽阔,但它那连绵起伏、波澜壮阔的气势也不比长城逊色多少。不一会儿,我们的脚步就变得越来越沉重了,在炎炎烈日下渐渐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 还好,石梯每上升一段就会有一段水平的歇脚路段。每当这时我们就大口喝水,大口喘气。 同时,我们也不失时机地回望我们走过的山路,感叹我们双脚踏出的奇迹,欣赏通天梯山梁四周的渐渐入画的风景。手中的DV,此时也正是记录我们攀登奇迹和古武当山绰约身姿的最佳时机。 此时,我们完全融入了山景,进入了旅游者的角色,在山门时那种丧气的感觉已完全消失了。一阶阶的台阶慢慢从我们的脚下离去,一阶阶的台阶连缀成了身后连绵上升的路,一阶阶的台阶把我们缓缓送入古武当山的胸怀。 山路两旁此时已是满眼苍翠,松树、柏树、山杨树、核桃树,株株入画;喇叭花、牵牛花、夜来香、野菊花在山风的吹拂下,摇曳飘逸,各色蝴蝶翩翩飞舞其间。近景入像,远景如画。 蓦然间,再抬头眺望主峰,悬崖峭壁,突兀而出,怪石林立,威武雄壮,更凸现出主峰的粗旷和阳刚,如巨人,如天神,一座神山的气质油然浮出!只有真武大帝才配入主此山!正如武当山的另一种释义:非真武不敢当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