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容易背的古诗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这是一首流行于敕勒族中的民歌,歌唱阴山脚下的草原风光:天像圆圆的大毡帐,罩住青青的大草原。天蓝蓝的,草原一望无际,风儿吹过,草儿低头,成群的牛羊就显露出来。 (1)敕勒:中国北朝时的游牧民族。 (2)穹庐:毡帐,即蒙古包。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蜒立上头。 注释:这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写景状物诗。那小小的荷池有一眼清泉,泉水无声细细地流着,好像泉眼十分爱惜它们,不愿多流一点似的。 树的影子映照在池中,好像很喜爱这晴天的柔和风光。鲜嫩的荷花在水面刚露出尖端,便有蜻蜒欢跃地飞来立在上面了。 (1)泉眼:泉水出口。 (2)细流:细小的流水。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这首家喻户晓的名篇,写的是清明节感怀: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下个不停。游人遇雨,行倦兴败,心境愁苦,很想找家酒店喝上几杯。 见到牧童,便满怀希望地问:“何处有酒店?”牧童应声指了指前方那杏花盛开的村子。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注释:这是一首构思别致的写风诗。 它从四种自然现象中,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1)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2)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2.如何背唐诗同意上面“火柴”同志的观点。我的孩子在刚出生时,我们就给她听各种磁带和 CD,有唐诗,也有其他的,比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什么的,还有音乐,她不听也没关系,就是作背景音,玩的时候就给她放,或者念给她听,不用讲,只让她听,相信孩子,他们全能记得住。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就会给你一个惊喜。 我女儿3岁半,已经会背《三字经》和好多唐诗,几百字的《春江花月夜》背得比我还熟。 “小草”说孩子过几个月就会忘,是真的,但稍一复习,马上就记起来了,这时孩子会格外高兴。 培养孩子背唐诗目的不只在唐诗,更大的作用是培养孩子学会科学记忆的能力和习惯,这些对以后有很大好处。别放弃,和孩子一起背,比赛,随时随地,让自己先爱上唐诗,当你在3月的早上起床时不自觉颂读出“春眠不觉晓”的句子时,孩子也会被你感染的。 唐诗真的挺好的,里面有太多乐趣了,千万别皱着眉头读。 3.背唐诗会扼杀宝宝想象力吗很多妈妈都以自己的宝宝小小年纪就会被唐诗而自豪,但你知道吗,宝宝过早被唐诗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 如今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学英语、背古诗几乎成了每个幼儿园孩子的必修课。 但在今天上午清华大学与英特尔联合举办的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上,专家却指出,这样的培养方式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在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提出了自己对目前国内教育的一些看法。 韦钰院士介绍,人的大脑有长达20年的发育期,脑的发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但现在很多教育方法并不符合脑发育的规律。例如:很多家长让孩子从三四岁开始背古诗,但这时候孩子并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也没有长期记忆的能力,这时候大量背诵古诗不会使孩子长大后文采飞扬,反而会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还有很多家长让孩子从一年级甚至更早开始学习英语,希望孩子的英语能达到“母语水平”,但想达到“母语水平”最重要的是要有语言环境,而并非越早学习成功率越高。 对“钱学森之问”,韦钰院士有自己的答案:中国的教育目前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缺乏科学的方法。 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学校已经把学生压成同一个模子里的产品,到了大学,只有少数“漏网之鱼”能被培养成创新人才。 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研究显示,幼年受到虐待和忽视的孩子,长大后犯罪率会高于常人,孩子在小时候受压抑的,成年后自杀和疾病率会更高。 而目前我国很多孩子的童年都在紧张的学习和压抑的心态中度过。 韦钰透露,专家们已经连续10年进行“做中学”的研究,20万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参与了实验。现在国家小学科学教育标准的修订版已经出台,正在等待审批。 预计明年9月,新标准将开始执行。目前小学科学课的设置是三至六年级,新标准执行后将从一年级就开始上科学课。 韦钰院士表示:中国的教育学研究方法需要变革,教育界应该与科学界合作,应该与国际合作。 。 4.宝宝背唐诗有什么作就智力的内容看,记忆力也是其中之一,通过背唐诗训练记忆力,就是益智的一个方面。 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 儿童的记忆能力很强,不仅对理解的东西,即使是不大理解,甚至不理解的东西也能很快记住,尤其对那些没有内在联系的记忆内容更能反映儿童的优势。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能吟”,就是对背诵唐诗后智力全面提高的明证。 智力内容中还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综合智力的表达能力。只有经过记忆、想象、思考等全面智力活动后,才能形之于语言。 只要正确引导孩子背诵唐诗,他们的语言将会大大地被丰富。 从生理上来看,因唐诗具有音乐性,节奏鲜明,对听觉器官是一种良性刺激,并通过大脑产生生理效应。 朗读诗句是一种口腔运动,而口腔运动具有健脑作用。 此外,反复吟诗达到相对平衡,血液循环加速,体内的生化代谢更加旺盛,能增加一些有益的激素及活性物质的分泌,这些物质能使血流量、神经细胞的,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兴奋趋于最佳状态,十分有益于体力和智力的发育。 5.为什么孩子从小就要背唐诗从今年9月份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由教育部直接编写),语文教材“有限的多样化时代”告终。 据报道:此次“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1到6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一年级就有古诗),增幅高达80%;总计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 由此可见,得古诗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考试。孩子识字不多,也不能完全理解诗词中的意义。 所以很多人一直在问:为什么从小就让孩子读唐诗宋词?其实答案很简单,第一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考试,尤其将来的高考。此外,最重要的还是自幼饱读诗书的好处也能在平凡生活里处处流淌,当看到美景时,其他人只会说“我的妈呀真美真好看啊!”,而你可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当读过的诗书融进了生活,如影随形,便可自然地发出感慨来,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如此。今年年初,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全民性的诗词热浪,让国民未泯的诗兴重新燃起。 节目中,16岁选手武亦姝获得冠军,不仅让人们见识到了古典美女的知性魅力,也让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人们的持续关注。与此同时,古典诗词普及的话题也引爆了话题。 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曾说过:“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合乎人的自然成长阶段的。小孩子实际上不需要多讲,应该利用他们记忆力强的优势,让他们多背诵。 好的作品,有很丰富的内涵,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上面问题的答案也自然而出了,让孩子读诗词,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为了让孩子开启诗意的人生,培养孩子高雅的格调,赋予孩子丰富的内涵,让他未来的人生道路熠熠生辉。让孩子读诗吧,读不懂没关系,没兴趣也没关系,找对方法,孩子就能立马爱上诗词!为您推荐《植物大战僵尸2――唐诗漫画》系列本套书以深受孩子喜爱的卡通形象引入,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唤醒孩子对于唐诗的兴趣。 每本书选取32首唐诗,皆以适合孩子诵读的诗篇,朗朗上口的启蒙诗作。伟大的诗人,优秀的诗作,生动的漫画,有趣的故事,给孩子提供了快乐愉悦的阅读体验。 本书的漫画故事以接地气的现实生活为代入,让孩子没有时间隔阂感,篇幅短小精悍,能让孩子有阅读专注力。所选诗歌全面覆盖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唐诗,对接语文课堂,并由此进行发散和延伸,为孩子们拓展唐诗知识。 作者介绍:笑江南――著名漫画团队,其创作的漫画作品数量已经达上百部,曾获台湾出版类最高奖――金鼎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国家精品动漫工程项目奖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旗舰店有售~淘宝店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天猫旗舰店京东店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官方旗舰店更多优质童书,尽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