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猜唐诗关于唐诗的谜语 1.一封信胜过万两银(打一唐诗句) 2.鸣禽馆里 (打一唐诗句)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打两唐诗句) 4.一见如故(打一唐诗句) 答案: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2处处闻啼鸟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4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诗古诗猜成语 桃花依旧笑春风 (孤芳自赏) 千里莺啼绿映红。(有声有色 ) 好雨知时节,当乃春发生。(风调雨顺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与伦比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鞠躬尽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独辟蹊径 ) 唐诗古诗猜名词解释 祝寿 = 但愿人长久(苏东坡《水调歌头》) 清唱 = 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内部文件 = 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根据谜语猜唐诗 1.机毁人亡(五言) 难于上青天 2.酒香不怕巷子深(五言) 曲径通幽处 3.切莫干涉"黄昏恋"(五言) 夕阳无限好 4.高见(五言) 一览众山小 5.放学路上别贪玩(五言) 意恐迟迟归 6.飞行交响乐(七言)此曲只应天上有 2.苏轼的唐诗谜语一行白鹭上青天 苏东坡和袁公济是同科出身的好朋友。 有一年,他们同在杭州做官,袁公济深知苏东坡是个全才,对联、猜谜也都是一把好手,一般的谜是难不倒他的。 有一次,他们在外踏雪赏景,这时路上的积雪已有一寸多厚了,袁公济便说道:“我有一谜,想请教,不知你能猜得吗?”苏东坡一听便说:“赏雪猜谜,也是一件雅事,请出谜面。” 袁公济说:“雪径人踪灭,打半句七言唐诗。” 苏东坡一听,不觉暗暗吃惊,心想到,天下猜谜那有猜半句诗的道理,而且半句是七言诗,三个字还是四个字呢?也许三个字、四个字都不是,而是七个字的一半(纵剖),或三个半字。 但是,尽管自己熟读唐诗,此时却无从下手。这时,他俩一路向龙泓寺走去,突然,路旁的树林中飞出了一群小鸟,排成了一线向着远天飞去。 苏东坡不觉心里一亮,再仔细一想,含笑点头,心里暗暗称赞袁公济的半句诗谜做得巧。但是,他却不想马上把谜底说穿,也想趁此机会难一难袁公济,便指着远远飞去的鸟对袁说:“公济,你看天上的景色,我现在也请你猜二条谜,谜面就是‘雀飞入高空’,也打半句七言唐诗。” 袁公济一时还没有理出头绪,反而被弄懵了。苏东坡又说道:“你猜出了我的谜,我也就猜出了你的谜了。” 过了一会,苏东坡便俯下身子,在雪地上竖直写了一句七言唐诗:一行白鹭上青天,并在“鹭”字的中间拦腰一划,然后说:“你的谜底是上半句——一行白路;我的谜底是下半句一-鸟上青天。”。 3.唐诗猜唐诗关于唐诗的谜语1.一封信胜过万两银(打一唐诗句)2.鸣禽馆里 (打一唐诗句)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打两唐诗句)4.一见如故(打一唐诗句)答案: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2处处闻啼鸟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4相逢何必曾相识唐诗古诗猜成语桃花依旧笑春风 (孤芳自赏)千里莺啼绿映红。 (有声有色 )好雨知时节,当乃春发生。(风调雨顺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高瞻远瞩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与伦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鞠躬尽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独辟蹊径 )唐诗古诗猜名词解释祝寿 = 但愿人长久(苏东坡《水调歌头》)清唱 = 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内部文件 = 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根据谜语猜唐诗1.机毁人亡(五言) 难于上青天2.酒香不怕巷子深(五言) 曲径通幽处3.切莫干涉"黄昏恋"(五言) 夕阳无限好4.高见(五言) 一览众山小5.放学路上别贪玩(五言) 意恐迟迟归 6.飞行交响乐(七言)此曲只应天上有。 4.猜古诗(包括绝句和唐诗)1;夭(打一贺知章七言绝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 2;乍(打一李白七言绝句)昨日之日不可留 3药丸(打一五言唐诗) ;粒粒皆辛苦 4;丢脸(打一七言唐诗)人面不知何处去 5;流星雨(打一苏轼词一句)乱石穿空 6;悄悄的说话(打一五言唐诗)不敢高声语 7;年终算总账(打一五言唐诗)花落知多少 8;武则天拒见外史(打一五言唐诗)后不见来者 9;张翼德查户口(打一七言唐诗)飞入寻常百姓家 10; 徐霞客(打一李白七言唐诗)一生好入名山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