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古琴有关的诗词1、《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3、《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 宋代: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是三更时分。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知音稀少,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4、《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译文: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辞归,天鹅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 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5、《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唐代: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译文: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2.求形容古琴的诗词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辩经纶。 3.求形容古琴的诗词《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李白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废琴》·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船夜援琴》·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夜琴》·白居易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清夜琴兴》·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对琴待月》·白居易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琴酒》·白居易 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 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听幽兰》·白居易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弹秋思》·白居易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 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听弹湘妃怨》·白居易 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听弹古渌水》·白居易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江上琴兴》·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常建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张山人弹琴》 ·常建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推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管。 《咏琴》·刘允济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 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 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琴歌》·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题僧房双桐》·李颀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声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慽慽。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张祜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琴》·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李益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 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僧院听琴》·杨巨源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听尹炼师弹琴》·吴筠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 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旅次江亭》·杨衡 扣舷不有寐,皓。 4.急古琴——代表中国文人音乐的乐器,始自先秦时期,至今已达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其音乐素以清、微、澹、远为主要的审美况味,其追求的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与超越物化层面之上而不受现实羁绊的精神境界,进以契入天地间的广阔、空灵与无限。如是,观唐朝白居易《清夜弹琴》诗所云:“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本性,恬淡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本应正始音,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沈沈。”可说是具为琴人追求形上思维的表征。 古琴音乐概分为琴歌、琴曲两类。琴歌,顾名思义,是以古琴所伴奏的一种艺术歌曲。 琴歌在古代称为“弦歌”,如《论语·阳货》所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又《琴史·声歌》说:“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 这段话相当契合《尚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说法,也就是说:“诗句是为表达思想情感而存在的,歌曲是配合语言的咏唱而形成的,乐器的演奏是依附于咏唱的,而音律的规范则是为了谐和乐器演奏的曲调。” (许健:《琴史初编》,页7)。所以琴歌艺术,是利用古琴弹奏的指法特点与乐器本身所呈现的音色特质作为伴奏,与诗词韵文等吟唱之声腔相互合拟,而体现出别具一格的韵致。 例如:用“滚、拂”指法抒发豪放激昂的情景,用低沈的“撮音”(即双音)渲染出庄严、静肃的气氛,用“绰、注、吟、猱”表现惊叹、愁思或哀怨的心绪,用“泛音”营造空灵、幽雅的意境……等。 琴曲者,即为纯以古琴独奏的乐曲。 其音乐是属单音音乐,且以旋律线性的呈现为其特色,可说是一种声音层面、听觉上的线型运动。因古琴独有特殊弹奏的指法与音色,故于弹奏与聆听琴乐时,往往会发觉其旋律及音韵若隐若现、或有或无,而此种所谓“希声”的美学,正是琴乐的神韵与风格所在。 在其疏密、断续等虚实相间的弹奏特色下,形成了琴乐特有的空间趣味与韵致,并且以最少的声音物象表现出最丰富的精神内涵,呈现无尽、无限、深微的境界,可谓除了实证老子“大音希声”哲理的具象外,亦深富禅理之“以简化繁”的妙趣!而庄子所云:“听琴者,勿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勿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琴乐对人身、心、灵之效应,实乃千江有水千江月,如人饮水而冷暖自知矣…… 人生的意识无限,心灵的内蕴无限,琴乐的声韵无限,禅艺的境界无限…… 更多古琴资料请查看: /xue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