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御纂医宗金鉴的介绍《御纂医宗金鉴》,90卷,清吴谦等编纂,清乾隆七年(1742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行19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板框23.7*16.4cm。乾隆四年(1739年)鄂尔泰、吴谦等奏请发内务府医书,包括地方官或购或抄的各地和私家秘藏与世传经验良方及私人献者,采其精粹,分门别类,汇为一编。乾隆帝允奏,敕令吴谦、刘裕铎等为总修官编纂医书,于乾隆七年完成,凡70册,首卷有乾隆四年、五年鄂尔泰等奏疏,次为乾隆七年弘昼等进书表文、凡例、纂修诸臣职名表等。此书共收医书15种,内容依次为《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种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钦定嘉名《医宗金鉴》。 2.御纂医宗金鉴外科乾隆版《医宗金鉴》这部书是乾隆皇帝钦定书名的一部医书,被《四库全书》收录。自成书以来,这部御制钦定的太医院教科书就被一再的翻刻重印,广为流传。据我所知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均有再版重印。《医宗金鉴》逐步成为当时全国医学教与学的必读书。由于广泛之需求,政府与商家刻本印刷十分频繁,至今其版本流传已有50余版,平均4-5年即有一次新版本问世,因此存世量极大,故市场价值不高。 这类东西有价无市。您这类藏品我建议您到各地老药堂去看看或者到专门的拍卖公司寻求帮助。请您知晓。 3.御纂医宗金鉴的内容简介《御纂医宗金鉴》90卷,是清政府组织太医院院判吴谦等编纂的一部大型医学丛书,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刊行,成为清代广为流行的医学教科书。 此书将中医内容分门别类,采精发蕴,编成医书15种。其中《订正仲景全书》(含《伤寒论注》和《金匮要略注》两种)在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和喀金匮要略》的原文之下,萃取历代注家之精论,逐条予以注释订正。其他还有:《*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令、《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幼科种痘心法要旨》、喀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 本书为古代医学丛书或全书中内容最为全备、简明、实用者。其内容广泛,涉及临床各种疾病的辨证治疗;论理深人浅出,颇多圆机活法,语言简明扼要,取材切合临床实际。故《四库全书总目》称赞其“有图、有说、有歌诀,俾学者既易考求,又便诵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