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有哪些关于读书的诗句1、《稼说送张琥》——宋代:苏轼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译文:我从小就有用功学习的志向,不料能早早地与您同科考中,不过您的成功,也不能说不早啊!我现在虽然想到自以为还很不够,但众人却已经胡乱地称颂我了。唉,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我能告诫您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2、《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宋代:苏轼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译文:分别十年来,你努力学习,读书破万卷,诗歌作得更好。 3、《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宋代: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译文:好书读多少遍都不多,熟读之后认真思索,自然会明白书中的真意。 4、《和董传留别》——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5、《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宋代:苏轼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译文:门外的东风把春雪吹洒在先生您的衣襟上,当您登上太行山头时一定会回过头来眺望三吴故乡。既然做了学官,就不应计较被派到了那艰苦的地方。 上党地势险要,历来被人称作天下之脊,先生志向远大,原来就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恰逢太平之时也是您不被重用的原因。 2.苏轼的与“读书”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____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2.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____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3.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____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4.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____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5.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____张俞《蚕妇》 6.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____刘方平《春怨》 7.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8.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9.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0.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1.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12.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____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13.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____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4.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____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5.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6.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17.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____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18.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____杜甫《哀江头》 19.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____高适《除夜作》 20.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____李商隐《春雨》 21.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____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2.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____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3.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____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24.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 25.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____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26.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____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27.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____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28.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高适《除夜作》 29.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____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0.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31.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____张籍《征妇怨》 32.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____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33.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____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34.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5.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36.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7.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38.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____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39.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____李颀《古从军行》 3.苏轼的与“读书”有关的诗句有哪些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____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____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____夏完淳《一剪梅·咏柳》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____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____张俞《蚕妇》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____刘方平《春怨》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____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____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____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____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____杜甫《哀江头》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____高适《除夜作》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____李商隐《春雨》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____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____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____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 ____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____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____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高适《除夜作》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____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____张籍《征妇怨》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____李清照《点绛唇·闺思》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____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____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____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____李颀《古从军行》。 4.苏轼的读书名言有哪些苏轼的读书名言有: 1、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 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3、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4、君子不重则不威 5、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鬬,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6、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 7、世事如今辣酒酿,交友自古春云薄。 8、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9、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10、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11、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还歌缓缓归。 1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5、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6、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17、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4]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4]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4]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主要作品: 古文 《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天石砚铭(并序)》、《策别课百官》六篇、《策别安万民》六篇、《策别厚货财》二篇、《策别训兵旅》三篇、《策断》四篇、《黠鼠赋》、《记游定惠院》(一作《记游定慧院》 诗歌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 5.苏东坡有关读书的诗词婉约的:水龙吟【宋】苏轼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③。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江 城 子苏 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 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 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 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