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量力而为的名言贪多嚼不拦。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襄敏公元宵失子》。本句大意是:贪图吃得多,往往嚼不碎。《二刻拍案惊奇·襄敏公元宵失子》载:一个贼为得到更多的钱财,拐骗了人家一个孩子,可是不便带走,中途又只好丢掉了。众贼道:“而今孩子何在?正是~了。”后多用来比喻一味追求数量,质量则受到影响,劝人要量力而行;还常用在学习上,说明学习知识不可一味求多,以免影响消化接受。 明代文学家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襄敏公元宵失子》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量力而行名言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年》。过:过失。鲜(xiǎn显):少。这两句大意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做事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按能力的大小决定做还是不做,做到什么程度,不超过力所能及的范围,这样,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而不易出现失误。否则,勉强行事,力不从心,就容易出现差错,导致失败。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做事要量力而行。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僖公二十年》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见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垢:尘垢。骐骥:千里马。这几句大意是:洗澡不一定非要到江海中去洗,主要的是能去掉身上的尘垢脏物就行;骑马不一定非要骑名马千里驹不可,主要的是能跑得快跑得远就行。此名句比喻办事要求实效,不要只务虚名,那种买东西不看实用价值,一味追求名牌、高档以满足虚荣心的人,可引为鉴戒。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外戚世家》 2.关于量力而行有个什么样的故事郑国的势力在春秋初期是比较强大的,很想向外 ^ 扩展。 后来,郑庄公以许国违逆周天子命令为由,联 合齐、鲁两国一同进攻许国。 这三个国家的军队在许国的都城下会师。 齐、鲁 两国是受邀前来的,并不是很尽力;郑国军队是进攻 最猛烈的。 许国国力微弱,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战争开 始没几天,都城就被攻破了,许国国君庄公乔装成百 姓,混在人群中出城,逃亡到卫国去了。 因为许国国君逃奔在外,所以齐国国君提议让鲁 国管理许国。这个提议被鲁隐公拒绝了。 齐国国君便接着提议:“攻打许国原是郑国谋划 的,现在既然鲁国不想接管许国,许国就理应划归郑 国。”其实郑庄公早就想把许国划人郑国,只是齐、鲁两国互相推让,碍于脸面,他也只得先推让一下。 吞并许国后,郑庄公将其划为东西两块,让许国 大夫百里管理东部地区,并让他辅佐许国国君的弟弟 许叔,要求他们关心许国百姓的疾苦。 郑庄公对大夫百里说:“给你们降下这场灾祸的 是老天,我只是被老天假借来惩罚许国的。 可是,自 己的亲兄弟我都管不好,让他长年在外流亡,又怎么 能长久地把许国治理好呢?” 郑庄公又命郑国大夫公孙获管理许国的西部地 区,名义上是帮助许国戍守,其实是为了监视许叔。 关于郑庄公的这一做法,《左传》是这样评价 的:“郑庄公于是乎有礼……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 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 人,可谓知礼矣。 ” 这段话的意思是:因为许国不行天道,所以郑 国前去攻打它,降服后就原谅了它,然后依据每人的 德行进行安排,说明郑国能够根据自身力量的大小行 事,这都是符合“礼”的啊! 从这番评论中可以看出,《左传》的作者并没有 看出郑庄公假装推让的事实。 3.表示“量力而行,不狂妄”的名言警句有哪些1、读能明达耕能富,成自谦虚败自骄。 ——林逋 2、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我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呢?因为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日渐提高。 ——李嘉诚 3、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谦虚的年轻一代。 ——巴甫洛夫 4、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高尔基 5、我表面谦虚,其实很骄傲,别人天天保持现状,而自己老想着一直爬上去,所以当我做生意时,就警惕自己,若我继续有这个骄傲的心,迟早有一天是会碰壁的。 ——李嘉诚 6、谦虚比骄傲有力量得多。 ——雨果 7、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 ——歌德 8、不谦虚的话只能这样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解。 ——富兰克林 9、缺乏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富兰克林 10、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富兰克林 11、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华罗庚 12、我喜欢天下一切平和、朴素、谦虚的人,无论个性是否相近,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三毛 13、谦虚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美德的护卫。 ——爱迪生 14、真正有知识的人的成长过程,就像麦穗的成长过程:麦穗空的时候,麦子长得很快,麦穗骄傲地高高昂起,但是,麦穗成熟饱满时,它们开始谦虚,垂下麦芒。 ——蒙田 15、谦虚,如果是卑己而尊人,就非常要不得。 谦虚应该建立在自尊而尊人上面。 ——徐特立 16、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谦虚的人的时候,你马上就已经不是个谦虚的人了。 ——列夫·托尔斯泰 17、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卢梭 18、谦虚的人不会去责难别人的骄傲。 ——拉罗什富科 19、美丽只有同谦虚结合在一起,才配称为美丽。没有谦虚的美丽,不是美丽,顶多只能是好看。 ——塞万提斯 20、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葛洪 21、当谦虚成为公认的好品德时,无疑世上的平庸之辈就占了很大的便宜,因为每个人都应该谦虚地不表现自己,世人便都类似了。 ——叔本华 22、谦虚的美德纯粹就是为了防范嫉妒而发明出来的武器。 ——叔本华 23、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 24、善良和谦虚是永远不应令人厌恶的两种品德。 ——斯蒂文生 25、真正以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 ——丁尼生 26、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 ——牛顿 27、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赫尔岑 28、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 ——普列汉诺夫 2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学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