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诗句

一、关于观音菩萨的诗句

1.行道观音赞 尽闻不住,业识忙忙。

空所空灭,遍界难藏。 特地经行往那方。

2.观音赞 杨柳枝头,琉璃瓶里。 一滴浑无,千波竞起。

步步金莲衬足生,何曾踏著自家底。 3.哑子观音赞 赞者舌秃,画者口哑。

篮里锦鳞,愈增高价。 4.观音赞二首 鳌翔海运,地迥天空。

一瓶净水,五浊恶风。 安得众生界具证圆通。

5、观音偈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

6、《观音诗》金沙池袅玉莲馨,殿阁阶墀尽水精。 云化路歧通万国,风飘舟楫济群生。

座妆珪璧霜犹暗,衣缀珠玑月不明。 若向险途逢八难,只劳心念讽持名。

7、《观音大士赞》足下青莲花半敷,倚岩危坐手轮珠。 普门真境难描邈,刚被人传入画图。

8、《观音大士赞》 过去正法明,现前观自在。 眼观诸音声,耳听众妙色。

二义俱寂灭,谁受此说者。 是说亦寂灭,谁为此说者。

能观及所观,能听洎所听。 返观观听者,是亦无所有。

大哉观世音,快说如是法。 是法不思议,听者亦希有。

我今以一毛,遍量法界空。 作此如幻言,赞是真实相。

扩展资料:观世音菩萨,在随类应化上是可以有男相和女相的。不过观世音菩萨本身的大菩萨相,是大丈夫相。

比如《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 唐代以前的观音,以大丈夫相居多,也现女相。

但到后来,特别是妙善公主的传说流行以来,汉地的观音形像越来越趋向女性化,如提到的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像,基本都是女身。一些学者,则直称观音为东方的女神。

佛教所说的慈悲和女性的某种内心特性具有类比性,女性所具有的慈忍柔和,表现为日常行为中即是爱,比如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是深重和无微不至的。 但是佛教认为:世间的爱是私我的慈悲,是慈悲的局限化;而慈悲是爱的无我扩大。

印顺法师认为这是观世音菩萨被塑造为女性的重要原因。 因为观世音菩萨的特殊表德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度一切众生,如慈母爱自己的儿女一样。

所以观世音应现女身,扩大无私的大爱,泛爱广大众生成为菩萨的平等慈悲。

二、描写观音的诗句

观音偈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西游记》这样描述:理圆四德,智满金身。

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

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

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

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欣紫竹,蕙**香藤。

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

三、描写观音菩萨的句子

杨柳观音:手持净瓶、杨枝的立像。是近现代最常见的图塑形象。在非正规殿堂与民间,几乎取代圣观音而成标准像。《西游记》第六回中,首次对观音菩萨作了正面的外貌描写。“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在这里,与其说观音被描写成一位法相庄严的女菩萨,还不如说作者是按照人世间美貌女子的形象塑造“她”的。这十分典型的女性形象,符合了唐代以后流传在民间的观音传说。第十二回也有相应的描写,着重强调了手里托着“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扫开残雾垂杨柳”,并指出这就是观音菩萨的“救苦原身”。

鱼篮观音:手提竹篮,或反手提鱼之像。第四十九回写:观音菩萨早上扶栏看花时,不见池中金鱼出来参拜,掐指一算,知道它在通天河成精,陷害取经人。于是连梳妆打扮都不顾,在林中削篾编篮。作者借孙悟空的眼光介绍她:“┉┉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因她没有梳妆,便少了一些神圣的灵光,却多了一些世俗的人情味,与百姓的距离近了起来。

持莲观音:坐莲叶上,手持莲花,常为清丽的少女面孔。第四十二回:观音菩萨令惠岸去李天王处求借天刀三十六把,“菩萨接在手中,抛将去,念个咒语,只见那刀化作一座千叶莲台,菩萨纵身上去,端坐在中间”,智擒了红孩儿。在第七十一回提到的骑观音和第十四回里“手搀孩儿”的观音老母形象,寺庙的观音造像中也时有出现。

四、描写观音菩萨的诗句

《观音诗》

年代: 宋 作者: 释契适

金沙池袅玉莲馨,殿阁阶墀尽水精。

云化路歧通万国,风飘舟楫济群生。

座妆珪璧霜犹暗,衣缀珠玑月不明。

若向险途逢八难,只劳心念讽持名。

《观音大士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师范

提起数珠呈伎俩,无端弄出孩童相。

何似月明霜满天,孤猿啼断千峰上。

《观音大士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

足下青莲花半敷,倚岩危坐手轮珠。

普门真境难描邈,刚被人传入画图。

《观音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如净

端坐圆通妙微相,众生眼里堆青嶂。

晓来窗外听啼禽,春风不在花枝上。

《观音大士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宗杲

过去正法明,现前观自在。

眼观诸音声,耳听众妙色。

二义俱寂灭,谁受此说者。

是说亦寂灭,谁为此说者。

能观及所观,能听洎所听。

返观观听者,是亦无所有。

大哉观世音,快说如是法。

是法不思议,听者亦希有。

我今以一毛,遍量法界空。

作此如幻言,赞是真实相。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