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窗的古诗词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冬夜》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雪》白居易 南风柱础乾,西照窗户明。——《晚雨》陆游 初才淅沥洒窗户,俄已湍泻鸣沟溪。——《后一日复雨》陆游 蚊声霭窗户,萤火绕屋梁。——《落月》元稹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龙阳县歌》刘禹锡 落叶虫丝满窗户,秋堂独坐思悠然。——《旅馆书怀》刘沧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咫尺山河道,轩窗日月庭。——《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陈子昂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青青河畔草》佚名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 2.形容窗户的古诗词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绝句(四首其三)(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瑶池(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含有“窗户”的古诗词有哪些1. 唐代:白居易 ·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 宋代:苏轼 ·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3. 唐代:王昌龄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4. 唐代:李白 · 《望月有怀》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5. 唐代:李商隐 · 《板桥晓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4.带“雪”字的古诗词,越多越好雪: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缴《四气诗》 1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补充: 1.孤舟蓑翁,独钓寒江雪。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大雪满弓刀 7.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10.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11.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12.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1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8.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2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5.写热爱读书的古诗词就句子吧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闲居书事》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对读书情有独钟,他写过多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有千古流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有劝人们读书要专一,切忌胡思乱想的《怜思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代诗人袁枚一首读书诗提醒了人们,读书要求理解,切莫囫囵吞枣:“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6.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一、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其—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己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球”的意思.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其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迢迢”“皎皎”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只从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其要表达的内容,还会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谈互文的具体应用.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同上)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下面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睛后雨》)这类互文中还有当句互文,即上半句的词语与下半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如:8.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19.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其中“烟”与“月”互补文见义.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1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上述当句互文只有这样理解才是其原意.互文除上述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如: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13.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同上)掌握了互文这种特殊的修辞方法,对理解文章内容是有一定好处的.。 |